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分析超大囊型囊虫病的影像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超大囊型脑囊虫病的影像特点.5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1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其中增强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经临床治疗证实15例,所有患者血或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实验(IHA)阳性.结果 脑实质型11例,脑室型2例,脑膜型3例,混合型6例;单房囊性病变8例,多囊或含分隔病变14例;囊径(长径)最短5 cm,最长8 cm,平均5.9cm,椭圆形7例,不规则形15例.观察到头节者7例,囊内出现液-液平面者3例.囊周围脑实质伴水肿者4例.结论 超大囊型脑囊虫病少见,结合影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多数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室性早搏(气血两虚型)患者132例,随机平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6例,对照组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弱激光血管外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小时总心搏数和早搏总次数、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72%,治疗组有效率为89.4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24小时总心搏数和早搏总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焦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阳虚水泛型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根据患者病情酌情给予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含量。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为9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后LVDD及血清CRP、NT-proBNP含量均明显降低,LVEF及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均接受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资料。记录65例患者经血管造影检查后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结果,以确诊结果为参照,计算缺血性脑卒中检出率。结果 6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顺利完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缺血性脑卒中检出率为90.77%(59/65)。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检出率,但仍存在误诊、漏诊,可能与操作者主观判断、患者特异性差异有关,应引起临床影像学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15.
CT检查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SLEE) 在CT检查时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诊断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的资料,所用病人均行CT检查,并分析其CT 表现.结果 主要CT 表现:(1)弥漫性低密度灶(3 例),部位不定,单发或多发,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占位效应较轻;(2)局限性低密度灶(4例),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及脑干;(3)轻度脑萎缩(2例),均呈弥漫性.结论 CT可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脊柱复合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脊柱复合畸形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结果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硬膜囊扩张,脊柱裂11例,脊髓栓系8例,脊髓纵裂及皮下脂肪堆积各6例,腰背部皮毛窦5例,椎管内脂肪瘤及脊膜膨出各3例,脊髓空洞及椎管表皮样囊肿各1例。结论MRI能较全面显示椎管内外病变特征,是诊断脊柱复合畸形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CT诊断脑脓肿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脑脓肿的CT表现及临床,全部病例均做CT平扫和增强。结果病灶位于顶叶9例,额叶6例,额顶叶2例,颞叶1例,枕叶1例,幕下3例。平扫显示患处灰白质交界区局限性片状低密度影,轻度占位效应,增强环状强化17例,结节状强化5例。结论脑脓肿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是诊断脑脓肿首选方法,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及MRI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HP)颅脑CT及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确诊的IHP患者的颅脑CT及MRI表现,并对病变部分显示情况对比。结果CT表现为脑内多发对称性钙化,CT值50.3~434.0 Hu,MRI T1WI呈稍高或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CT示:双侧苍白球钙化12例,双侧尾状核钙化10例,丘脑钙化10例,小脑齿状核钙化10例,两侧额、顶叶多发钙化6例。结论MRI所显示的病变在CT上均可显示,早期钙质沉积的显示MRI可能优于C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