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外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受侵的部位常意味着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指发生于脑和脊髓的结外NHL ,是少见的恶性肿瘤 ,分别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和恶性淋巴瘤的 5 %和1%~ 2 %。早在 1974年即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1] 。临床上 ,PCNSL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或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 (AIDS)的患者 ,后者HIV感染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且常发生于AIDS晚期。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异常PCNSL在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上均有差别。健康人群和AIDS患者中PCNSL的发病率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03.
上海“6.25”事故受照人员照后5.5年内对淋巴细胞微核的随访观察蒋本荣姚波实践证明,淋巴细胞微核(MN)检测是除染色体畸变分析外早期估算辐射事故受照剂量的又一个可靠的生物学方法,但对受照机体MN变化的长期随访观察报道尚少,为了解其远后效应及意义,我...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总结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CT)治疗白血病的经验。方法 对 7例白血病患者进行非清髓性预处理 ,预处理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环孢素A、环磷酰胺及阿糖胞苷 ,4例患者加用氟达拉滨 ,随后施行HLA配型完全相合同胞供者的NASCT。术后采用环孢素A及甲氨蝶呤或环孢素A及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结果 全部患者的造血功能均获得快速重建 ,中性粒细胞于术后 9~ 12d恢复到 0 .5× 10 9/L以上 ,血小板于术后 11~ 2 8d恢复到 30 .0× 10 9/以上。 7例中 ,4例完全植入 ,3例嵌合性植入。 2例发生急性GVHD ,其中 1例死亡。结论 NASCT治疗慢性白血病疗效肯定 ,并发症少 ,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辅助电子线照射预防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2例患者(120个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照射的临床资料,照射中位总剂量15.0Gy(10.0~30.0Gy),分2~10次照射.RTOG评分标准记录照射反应.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结果 照射结束时,10例患者出现1级急性皮肤反应.1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伤口裂开,致伤口延期数天愈合.所有患者中位随访56个月(24~95个月),全组5年局部控制率78.6%,耳垂局部控制率95.7%.均无晚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照射可有效预防复发,尤其是耳垂瘢痕疙瘩.  相似文献   
106.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诊治的14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最为常见病因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占总病例数的72.14%。其余病因如泌尿结石、胆石症、胰腺炎、心肌梗死、盆腔炎均较为少见。急性腹痛患者的病因复杂,临床医师应重视其诊断,避免出现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07.
Aurora激酶A(AURKA)是Aurora激酶家族成员,其参与有丝分裂进入、中心体成熟和分离、双极纺锤体组装和稳定以及染色体的凝集和分离。AURK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与有丝分裂类似,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以及其与有丝分裂的异同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从AURKA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定位与活化,及其在调控纺锤体形成、纺锤体组装检查点活化以及动粒-微管附着纠错等方面进行综述,对比AURKA在有丝分裂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异同,为今后进一步揭示细胞分裂调控机制以及癌症和生殖等相关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药物诱导的早熟凝集染色体环 (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s ring,PCC-R)分析方法在辐射事故受照射者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方法:山西太原辐射事故发生后16 h收集5名受照射者 (1、2、3、4和5号)的外周血,及1号受照者照射后23 h的骨髓细胞和24 h的外周血,采用冈田酸 (Okadaic acid,OA)诱导的PCC方法计数PCC细胞中的PCC-R,以新建立的PCC-R剂量-效应曲线 (1~20 Gy)估算生物剂量。照射后31 d对4名受照射者 (2~5号)的PCC-R频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常规染色体双加环 (dic+r)、胞质分裂阻滞微核 (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i,aCBMN)分析及物理方法对PCC-R法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最严重受照射者1号的外周血培养仅获得极少量的PCC细胞,而骨髓培养获得了一定数量的PCC细胞。以骨髓细胞PCC-R频率对1号及以外周血PCC-R频率对2~5号进行剂量估算的结果分别为12.4、3.6、3.2、1.7和1.5 Gy。2~5号受照者照后31 d PCC-R频率与照后16 h相比下降幅度分别为51%、69%、69%及44%。结果与用dic+r、CBMN分析及物理方法估算的剂量接近,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结论:经实际应用证明,药物诱导的PCC-R法简便、快速,新建立的PCC-R剂量-效应曲线准确、可靠。该法更适用于较高剂量照射的生物剂量估算,且应在照后尽早取血,最好在1个月之内。  相似文献   
109.
镇静催眠药在临床使用较多,但对其引起心律失常关注不多。随着应用此药的增多,致心律失常现象亦增加。现就1996年1月-200年7月镇静催眠药致心律失常126例心电图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乳腺癌BRCA1蛋白表达与DNA定量分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柳州地区人散发性乳腺癌BRCA1蛋白及mRNA表达与DNA含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检测2 5例正常乳腺上皮和增生上皮及5 0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表达及DNA情况。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 0例乳腺癌中的2 0例乳腺癌组织BRCA1mRNA表达。结果 在乳腺正常上皮、增生上皮和癌中BRCA1表达及DNA含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 . 0 1) ;BRCA1表达与DNA含量呈负相关(P <0. 0 1) ;BRCA1在不同肿瘤大小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 >0 . 0 5 ) ,但在不同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5 )。DNA分析中,DI值和>5C %值总体分布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但在不同肿瘤大小、不同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5 )。结论 乳腺上皮中DNA含量增加,BRCA1表达下降,对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作用。检测BRCA1表达及DNA含量在散发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判断生物学行为、预测预后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