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特种医学   3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颅内深静脉MRV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人颅内深静脉的MRV的表现.材料和方法对120例正常人进行T1WI、T2WI、T2WI-FLAIR、DWI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疾病后用3D-PC法进行颅内深静脉MRV成像.结果大脑大静脉(VOG)、大脑内静脉(ICV)、基底静脉(BVR)、丘纹静脉(TSV)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85%、97.5%.VOG按照构成情况分为5型Ⅰ型,由左右ICV和左右BVR构成(83例);Ⅱ型,由左右ICV和单支BVR构成(19例);Ⅲ型,由左右ICV构成(10例);Ⅳ型,由单支ICV和左右BVR构成(6例);Ⅴ型,由单支ICV和单支BVR构成(2例).大脑深静脉的引流BVR引流至VOG 106例,引流至ICV 4例;ICV 120例均引流至VOG;VOG 120例均引流至直窦;直窦引流至窦汇65例,引流至右侧横窦39例,引流至左侧横窦16例.结论MRV是显示颅内深静脉解剖形态的有效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诊断要点。方法通过报告1例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病例并复习文献,总结该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特点为多发对称性趾(指)骨发育畸形、多发异位骨化、多发性骨软骨瘤。MRI能早期发现异位骨化前软组织肿胀及其内信号异常,CT可发现相关部位软组织内的骨化及软组织肿胀,在病变急性期后X线可整体反映病变部位、形态及钙化情况。结论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诊断应早期发现,其早期诊断应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影像学表现进行,避免进行诊断性穿刺或手术诱发异位骨化。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Philips Intera Achieva 1.5T MR椎动脉流量、流速的正常值.方法 对63例正常椎动脉行MR相位对比法(2D-QFLOW序列)扫描,采用流动分析软件,对椎动脉血流定量测定.结果 63例受检者中30例为等势椎动脉,33例为非等势椎动脉,30例等势椎动脉血流测量结果:左侧椎动脉平均流量(1.74±0.54)ml/s,右侧为(1.60±0.47)ml/s(P>0.05);左侧椎动脉平均流速(13.53±3.10)cm/s,右侧为(12.82±3.36)cm/s(P>0.05);左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38.99±6.81)cm/s,右侧为(36.78±6.72)cm/s(P<0.05);椎动脉相位速度图与心动周期的关系为正弦波关系,等势椎动脉管径宽度与流量呈正相关,与流速成负相关.结论 建立Philips Intera Achieva 1.5T磁共振等势椎动脉流速、流量等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64.
环椎后桥的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椎后桥的发生率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取2005-09—2006-04来我院行颈椎检查者795例,其中男402例,女393例,年龄8~85岁,均有颈椎X线正侧位、斜位CR片,按照有临床症状(临床组,527例)、无临床症状(对照组,外伤、查体,268例)分组,分析环椎后桥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与环椎后桥的关系。结果795例中,环椎后桥65例,占8.2%,其中男34例(34/65),女31例(31/65);完全型骨桥32例(32/65),不完全型33例(33/65)(P>0.05),年龄18~82岁,平均50岁。对照组发现环椎后桥18例(18/268);临床组发现环椎后桥47例(47/527)(P>0.05)。结论环椎后桥在本组中的发生率为8.2%,环椎后桥发生率与有无临床症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5.
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人及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评价DW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正常人、33例肾上腺肿瘤行常规MRI及DWI检查,观察肾上腺的信号强度及测量肿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1)在DWI像上正常肾上腺表现为均匀高信号.(2)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转移瘤均表现为高信号,中心坏死区呈低信号,髓脂瘤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肾上腺囊肿表现为低信号.(3)肾上腺囊肿、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分别为(2.896±0.114)×10-3 mm2/s、(2.009±0.08)×10-3 mm2/s、(1.903±0.076)×10-3 mm2/s、(1.861±0.073)×10-3 mm2/s.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囊肿与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分别为(2.114±0.109)×10-3 mm2/s、(1.327±0.132)×10-3 mm2/s(P<0.05).结论 DWI对肾上腺肿瘤性质鉴别有重要价值,是对常规MR检查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6.
有孔型椎基底动脉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发育异常,关于其影像学表现国内外报道较少[1-2].笔者回顾性分析22例有孔型椎基底动脉患者的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对其发生、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7.
膝关节骨髓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作为分子水平上观察组织结构的无创性检查新技术,已逐渐应用于骨骼系统[1-6],为骨髓病变的早期异常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方法.目前,国内外已有DWI应用于骨关节的报道[7-9],而关于膝关节疾病的DWI尚未见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软骨粘液纤维瘤的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证实软骨黏液纤维瘤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7~28岁,平均年龄16.5岁。全部病例术前拍摄X线片,其中1例CT平扫检查。结果:胫骨5例,股骨1例。5例发生于干骺端,1例位于骨干。病变均沿骨管轴生长。5例表现偏心性、膨胀性分叶状溶骨破坏,1例呈圆形。病变髓侧硬化边明显,2例皮质侧破坏,4例可见明显的分隔。6例均未见钙化存在。结论: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高分辨率CT表现.方法 收集98例经临床确诊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高分辨率CT资料,其中男55例,女43例,年龄33~87岁,平均67.04岁.全部病例使用东芝公司或飞利浦公司的螺旋CT机,在工作站做1~2 mm层厚的高分辨率重建.结果 98例发现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纤维化损害.按照肺损害特点,可将其分为轻度损害28例,中度20例,重度50例.按照病变HRCT特征可分为渗出活动型70例(71.4%),静止稳定型28例(28.6%).24例做治疗前后HRCT比较,发现治疗后好转11例(45.8%),未见变化5例(20.8%),病变进展型8例(33.3%).结论 HR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分度、分期及治疗后随诊观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