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具有激素依赖性、侵袭强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近年来旁分泌成为EMs的研究热点。旁分泌效应产生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和外泌体参与EMs的形成,具体可能通过介导炎症与免疫反应,促细胞增殖与抑制凋亡,促血管新生,分化或转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等途径参与EMs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常见的旁分泌因子及外泌体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为EMs的防治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2.
正清风痛宁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有大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行关节腔注射,对照组予口服双氯酚酸钠。观察患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限F)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一个疗程后,患者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平均晨僵时间和CRP均值时间较对照组均有较明显改善。结论我们认为关节内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大关节炎症状病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治疗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别对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概括、常用药物、合理疗程及耐药机制和对策等方面予以归纳。  相似文献   
104.
夏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6):819-820,822
目的:研究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 HD )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武汉市第五医院心内科诊治的CHD患者100例为CHD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触珠蛋白(HPT)、前清蛋白(PA)水平,分析CHD组患者CRP、SAA、HPT、P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CHD组患者血清CRP、SAA、HP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P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RP、SAA和 HPT 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AP)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 PA水平明显低于SAP和U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患者血清CRP、SAA和 HPT 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患者,PA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CRP、SAA 和 HPT 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A 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为CHD发病情况、临床类型、病变程度及病情改善等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对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均无手术指征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A组)和联合治疗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放疗3 000 cGy/10次,B组在放疗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75 rng/(m2·d),口服,从放疗开始至结束共服用14 d.治疗结束2个月后通过MRI检查评估两治疗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2个月后A组和B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6.67%(20/30)和76.67%(23/30),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率为90%(27/30),明显高于A组70%(21/30)(P<0.05);B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两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较A组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未能提高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短期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较单纯放疗明显,但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6.
内镜超声检查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而其诊断主要依赖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常规内镜检查。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hrasonography,EUS)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在IBD的诊断中亦发挥重要作用,其可清晰显示IBD肠壁各层次结构的改变及黏膜下脉管样结构,探查肠道及肛管周围组织,发现肠道周围肿大淋巴结及直肠、肛管周围并发症,并可利用超声多普勒功能探查病灶及周围血供情况,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IBD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7.
应用小探头超声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小探头超声(MPS)检查,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前后肠壁层次的变化,并初步评估MPS在判断UC活动度及预测缓解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学检查证实为UC的患者40例,确诊后即予口服巴柳氮钠8周(6.75g/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学改变、MPS检查(Fujinon SP702,15MHz)和组织学检查结果。MPS观察指标为全肠壁厚度、各层次间分界、黏膜下层厚度、黏膜下层中扩张血管数和病灶周围肿大淋巴结数。结果:共36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其中组织学证实达缓解者26例(72.2%),症状缓解者31例(86.1%)。MPS检查亦有明显好转,黏膜下层厚度在活动期较缓解期厚[(2.96±0.73)mm比(2.12±0.35)mm,P<0.01],并伴黏膜层-黏膜下层、黏膜下层-肌层分界不清,但缓解期全肠壁厚度与活动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4±0.64)mm比(3.62±0.61)mm,P=0.15]。部分活动期患者可检出肿大淋巴结(20%),病情缓解后仍不消退;所有患者均未发现病理性扩张血管。结论:MPS有助于观察肠壁层次结构的变化,对判断UC患者的缓解及预后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结肠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结肠直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能否判断恰当的肿瘤切缘、做到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和无肿瘤残留的完整切除成为手术是否达到根治的标准,也成为衡量一种手术方式是否值得开展的准则。以往诊断结肠直肠癌主要依靠钡剂灌肠、结肠镜和CT等检查,对准确判断肿瘤侵犯肠壁深度的能力有限,而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y uhrasonography, EUS)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结肠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9.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为主三联一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幽门螺杆菌 (Hp)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根除Hp是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新型化合物枸橼酸铋雷尼雷丁 (ranitidinebismuthcitrate,RBC ;商品名 :瑞倍 )既具有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 ,又有铋盐保护胃黏膜及杀灭Hp的作用。本研究比较以RBC和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的短程三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和安全性 ,试图为Hp根除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对象和方法一、实验对象本研究为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入选标准年龄为18~ 75岁 ,…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在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导致的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29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观察组159例:IGRT放疗+外用三乙醇胺乳膏,三乙醇胺乳膏从放疗第一天开始使用,至放疗结束后一周。对照组137例:单纯行IGRT放疗。结果:使用了乳膏的患者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时间明显延迟。33.96%(54/159)的患者在放疗第三周开始后发生放射性皮炎,而未使用乳膏的患者为21.90%(30/137)。从放疗第二、三、四、五周观察统计可见,使用乳膏后,发生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也明显减轻,未使用乳膏的患者发生Ⅲ-Ⅳ级放射性皮炎的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在放疗期间因放射性皮肤损伤导致放疗中断,观察组有1例,对照组6例,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放疗结束后恢复阶段,使用了乳膏的患者恢复明显较对照组快,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乙醇胺乳膏可有效减轻放射性皮炎发生的严重程度,可有效延缓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时间,可减少因放射性皮炎引起的非计划性放疗中断发生率,可加快放射性皮炎的恢复速度,增加患者放疗的依从性,减少因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