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醛固酮瘤(APA)与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APA与14例IH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IHA组相比,APA组血压较高,血钾更低,24 h尿钾排出更多.APA患者立位血醛固酮较卧位升高32例,下降的34例, 14例IHA患者立位血醛固酮均较卧位升高.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B超诊断符合率APA组为57.6%(38/66),IHA组为4/8,两组 CT诊断符合率均为100%.结论:APA较IHA血压更高,血钾更低,尿钾排出更多.立卧位试验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临床结果需结合CT结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小切口下兔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深板层内皮移植(DSEK)术后不同时间植片与植床的愈合情况.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供体组10只(20只眼),受体组20只(20只眼),右眼为实验组,行同种异体DSEK手术,左眼为正常对照组.术后裂隙灯定期观察角膜透明度;应用SL-OCT观察植片与植床的贴附情况及角膜厚度;分别于术后1、2、3、4、8周各取兔4只,制作角膜组织病理学切片,光镜下观察植片与植床的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1只眼由于植片严重卷曲未与植床贴附导致角膜持续混浊水肿,其余19只眼全部恢复透明.裂隙灯下见术后第1d角膜水肿严重,以后逐渐减轻,术后4周角膜完全透明.SL-OCT见各个时间点植片与植床均紧密贴附,术后第1d角膜明显增厚,以后逐渐变薄,至第4周角膜恢复到正常的厚度和形态.光镜下组织学观察,术后早期植片与植床界面清晰易辨,胶原纤维间缝隙增宽,排列紊乱.术后4周植片与植床的界面辨认不清,胶原纤维结构和排列基本恢复正常,角膜中央光学区无瘢痕形成.结论 DSEK术后,植片与植床能迅速达到无瘢痕的组织学愈合,该愈合对角膜透明度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了解和掌握漳州地区各种肝炎病人感染TTV情况及输血与感染TTV的关系。采用TTV套式PCR法对漳州地区病原分型为甲、乙、丙、戊、庚型肝炎病人和非甲~庚型肝炎病人 (包括有输血史和无输血史 )及临床分型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病人的血清进行TTVDNA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甲、乙、丙、戊、庚型肝炎和非甲~庚型肝炎病人TTV感染率分别为 10 .3%、2 5.9%、2 5.0 %、32 .4 %、2 6.3%和 36.8% ,各型间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患者TTV感染率分别为2 1.3%、2 5.4 %和 34 .4 % ,…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和供血员感染TTV的研究 ,证实血液透析是传播TTV的重要途径 ,为血液透析病人做好TTV感染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套式PCR法检测 10 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和 4 8例供血员血清TTVDNA感染情况 ,并对透析频率与感染TTV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0 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血清TTVDNA阳性 4 8例 ,感染率为 4 5.7% ,其中透析 3~ 2 5次感染率为 16.0 % ,2 6~ 4 5次感染率为 4 4 .2 % ,4 6次以上感染率为 67.6%。 4 8例供血员血清TTVDNA阳性 7例 ,感染率为 16.4 %。尿毒症血液透…  相似文献   
105.
胰岛素抵抗而非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相关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872例受试者根据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各分成6组.SBP1<120mmHg(1mmHg=0.133kPa);SBP2120~129mmHg;SBP3130~139mmHg;SBP4140~159mmHg;SBP5160~179mmHg;SBP6≥180mmHg.DBP1<80mmHg;DBP280~84mmHg;DBP385~89mmHg;DBP490~99mmHg;DBP5100~109mmHg;DBP6≥110mmHg.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血压水平的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不同血压水平的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差异无显著性.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BMI对血压有明显影响,但FINS和PINS对血压无明显影响.(2)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SBP、DBP与BMI、WHR、PINS、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HOMA-IR和年龄等多变量正相关.但控制BMI的影响后,偏相关分析表明,SBP、DBP与PINS无相关性.(3)以平均血压(MBP)与HOMA-IR、IAI、BMI、WHR、FINS、PINS、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年龄作回归分析,能进入该方程的变量为年龄和BMI.回归方程为MBP=49.062+0.475×年龄+0.947×BMI.结论(1)影响血压的因素众多,主要取决于年龄和BMI.(2)IR较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更加密切,高胰岛素血症可能不是致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健康老年人补充小剂量甲状腺激素(TH)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从健康老年人 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每日口服甲状腺片10mg,对照组每日口服Vit.B1 30mg,连服6个月,所有受试治疗前后均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高灵敏促甲状腺素(M-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反T3(rT3)和血脂包括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poAl)的水平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服用甲状腺片后,治疗组TH水平有明显升高,TC、TG、LDL-C的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HDL-C、apoAl的水平有轻度的升高。治疗组服药后与治疗组服药前及对照组服药前后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TH补充治疗可升高老年人血清TH水平和降低血脂水平,并可望有益于老年人高脂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狼毒大戟多糖(EFP-AW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分泌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加入EFP-AW1,使终质量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 mg/L,再加入Con A,培养60 h后,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狼毒大戟多糖EFP-AW1对Con 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将5种不同浓度的EFP-AW1分别加入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再加入Con A,培养48 h后,收集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EFP-AW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50、100、200 mg/L的狼毒大戟多糖能够促进Con 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5),并能够提高脾淋巴细胞产生IL-2和IFN-γ的水平(P0.05)。结论:狼毒大戟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8.
109.
近年来,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方面的里程碑性进展,但对EGFR突变阴性者疗效欠佳,且部分病例存在获得性耐药,因此,寻找新的分子靶点成为NSCLC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棘皮动物微管结合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with the 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EML4-ALK)是在肺癌患者中发现的新型融合基因,其与EGFR及v-Ki-ras2大鼠Kirsten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基因(v-Ki-ras2 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突变不共存,且含有该融合基因的肺癌患者具有特定的临床特征,提示该基因是肺癌特异性较高的分子标志物.除此之外,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ALK-TKI对EML4-ALK阳性的NSCLC患者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基于以上两点,EML4-ALK可能成为继EGFR之后的又一分子靶点,其分子特点、临床特征、检测方法及临床试验等多方面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将EML4-ALK融合基因的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0.
超微粉碎技术是指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的方法,将物料颗粒粉碎至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微粉的过程[1]。中药材其药用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细胞在完整无损的情况下,有效成分只有通过细胞壁释放出来才能被利用。中药超微粉既保留了传统饮片的优点,又具有一般颗粒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殊的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活性等,因此它将为中药的现代化生产、应用、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将为中药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2]。目前开发出来的超微粉中药有300种应用于临床,本文拟对中药超微粉应用中的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