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中国发现基因3型戊型肝炎病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对中国华东地区分离出的2株基因3型戊型肝炎病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探讨其分子起源和传播问题。方法收集华东某地区13个养猪场的133份猪粪便标本,利用巢式RT—PCR技术扩增戊肝病毒基因组的开放读码区2(ORF2)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区(RdRp,ORF1),并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戊肝病毒RNA检出率为43.61%(58/133)。其中,在同一个养猪场检出的2份阳性标本与23条戊肝病毒基因3型全长序列在ORF2和ORF1区的同源性分别为77.10%~92.64%和77.49%~91.14%,被划分为基因3型。另外12个养猪场的56份阳性标本均为基因4型。同时发现,某些日本分离的基因3型病毒株比其他基因3型株更接近本次分离的病毒株。结论这是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发现基因3型戊肝病毒。同时证明在一个较为局限的群体中基因3型和4型病毒可以共存。  相似文献   
12.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丽菲  夏宁  梁瑜祯 《医学综述》2006,12(9):544-546
干细胞具有多重分化活性及高度自我更新潜能。在特定微环境下,能定向分化为具有成血管活性的内皮细胞,在治疗没有流出道的下肢缺血性疾病中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综述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2在胰岛β细胞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组织对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所产生的生理效应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状态。胰岛素作用是通过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的正常传导来完成的。最近转基因鼠的研究表明,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受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的调节。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目前已知至少有两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29名年龄90~113岁的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和307名作为相应年龄对照的长寿家庭成员.并以当地非长寿自然人群153人作为对照组.进行ApoE基因分型。分别比较长寿老人与各组人群的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①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ApoE基因型频率中以ε3/3最高.其次是ε2/3和ε3/4.而ε2/4和ε4/4频率最少。长寿老人组与其亲属年龄对照的ApoE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相比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②长寿组与当地自然人群对照相比呈显著性阳性关联(P=0.001,P=0.04)的为ε2/ε2(5.34%;0%)和ε3/ε3(79.39%;68.63%)基因型。这两种基因型携带者在长寿人群中占85%以上。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巴马长寿现象有关联。巴马地区长寿相关基因为ApoE ε2/ε2、ε3/ε3基因型。其中ε3/ε3纯合子是最主要的长寿关联基因。  相似文献   
15.
测定51例正常人及118例中医虚证患者(阳虚58例、阴虚36例、气阴两虚24例)血T_3、T_4、TSH、γT_3、T_3/γT_3,发现虚证患者T_3、T_4、T_3/γT_3均比正常人降低,γT_3、TSH比正常人升高.其中阳虚患者改变最明显,阴虚患者最轻,气阴两虚患者处于两者之间.阳虚各脏腑之间,阴虚各脏腑之间则无显著差异.阳虚患者T_3<0.77nmol/L,T_4<39nmol/L,T_3/γT_3<0.5者病情危重,经治疗1~2周上述指标仍不回升者常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夏宁 《医药导报》1999,18(5):327-327
我院应用丽珠肠乐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5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7年7~11月住院及门诊病例126例。入选标准:年龄2岁以内,病史≥2天,发热或不发热,每日腹泻次数7次以上,大便性状为黄绿色或稀水样,大便常规白细胞小于等于2个/高倍视野,未见红细胞及吞噬细胞,临床诊断婴幼儿腹泻。按照1992年腹泻诊断分型标准为轻至中度,营养状况正常。根据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68例。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丽珠肠乐,年龄小于7个月,每次…  相似文献   
17.
背景:如何获取高质量的种子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先决问题。 目的:改良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培养对象,观察性实验,于2006-12/2008-03在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新西兰家兔,体质量2 kg左右,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方法:以胶原酶胰酶序贯消化法获得血管内皮细胞、快捷贴壁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细胞化学法对两者进行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第2代和第6代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指数。 结果:培养的种子细胞符合各自特征,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第2代和第6代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20.87±2.05)%和(9.75±1.76)%。 结论:胶原酶胰酶序贯消化法和快捷贴壁法可以较稳定地获取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第2代的内皮细胞较第6代更适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血管。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合并急性甲亢性肌症(ATM),国内报告甚少,现将近年所见5例报告如下。例1 女,36岁。心悸、多食、消瘦已半年,音嘶及进食时呛咳三个月,发热、咳嗽、吞咽困难一周,于1984年5月15日急诊入院。体检:T39℃,体重24kg,恶液质,神清,咽反射消失,左声带不能外展,甲状  相似文献   
19.
报告用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测定30例初诊甲亢病人及配对30例健康人血清及头发Cu、Zn、Se、Cr、V、Li、Sr、Ge,以探索甲亢与此8种元素的关系,结果甲亢组血清Cu、Sr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e、V、Li、G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Zn、Cr无显著差异(P>0.05).头发除Z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外,其余7元素与血清结果相同.血清与头发相应元素含量的相关系数测定,甲亢组Se、Li、Ge有显著相关(r>0.39、p<0.05),对照组V有显著相关(r=0.42,p<0.05).其余元素均无相关(r<0.2,P>0.05).用条件Logistic回归选入方程分析表明高血Cu比正常血Cu发病可能性大,低发Zn发病可能性高。经t检验发现血及头发8种元素与T_3浓度无显著关系(t<1.9,P>0.05).血Cu、发Cu、Ge与T_4浓度有显著关系(t>2.1,P<0.05).其余元素无关系(t<2.0,p>0.05).血清Zn、Li与甲肿程度有显著关系(t>2.5,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E钙黏素(E-C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状况.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106例胃癌组织及其邻近小凹上皮中E-C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 在慢性胃炎小凹上皮、胃癌邻近小凹上皮及胃癌组织中E-C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为0(0/15),22.6%(25/106)和50.0%(53/106),三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ing浸润型胃癌E-C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62.7%,37/59)和Laurén弥漫型胃癌E-C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64.5%,40/62)分别明显高于Ming膨胀型胃癌甲基化率(34.0%,16/47)和Laurén肠型胃癌E-C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29.5%,13/44),二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基化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亦有关(P<0.05).结论 E-C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胃癌组织中普遍存在,它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胃癌E-C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