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7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2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29篇 |
内科学 | 7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123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22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戊型肝炎流行区病毒感染的特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在新的抗体检测试剂基础上了解普通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特点。方法 利用戊型肝炎病毒多聚化重组抗原组装的抗HEVIgGELISA试剂 (E2 IgG)对山东某地社区普通人群的戊肝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本地人群各个年龄组共 2 ,998人中抗HEVIgG抗体总阳性率 (年龄性别标化 )为 14 1% ,男性标化阳性率为 16 2 % ,女性为 11 9%。 2 0岁以下人群戊肝感染率不足 1% ,自 2 0岁起男性和女性分别以每年接近 0 9%和 0 8%的速度平稳上升。戊肝感染者中男性与女性的平均抗体水平基本相同 ,基本上随着年龄的上升 ,人群中感染者的平均抗体水平也缓慢上升。随机选取的 10份E2 IgG阳性血清与抗原的反应均被抗 HEV单克隆抗体明显阻断。结论 该地区为戊肝流行区 ,感染主要发生在成年之后 ,以每年接近 1%的新感染率稳定上升。中小学生中戊肝抗体阳性率极低 ,学校内戊肝暴发的预防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数量及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2例T1DM患者(DM组)及20位健康人(NC组)体内PDC的比例及数量;用免疫刺激序列(CpG ODN-2216)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与之共培养,通过检测PBMCs产生的干扰素α(IFN-α)水平评估PDC的功能: 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外周血PDC的百分比和数量均显著下降(P<0.01);PDC经CpG ODN-2216刺激后产生IFN-α的能力也明显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经CpG ODN-2216刺激后IFN-α的产量与PDC数量呈正相关(r=0.439,P<0.05). 结论 T1DM患者体内PDC数量和功能异常,说明PDC可能参与了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进程;PDC产生的IFN-α减少,可能使患者对感染的控制能力降低而易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降低HEV中和性单抗 (mAb) 13D8的鼠源性 ,表达其单链抗体 (scFv)。方法 :从分泌 13D8鼠mAb的杂交瘤细胞中 ,通过RT PCR克隆mAb的VL、VH 基因 ,并进一步组装成VH linker VL 型的scFv片段。将scFv片段克隆到pTO T7载体中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用ELISA、Westernblot检测scFv的活性。结果 :SDS PAGE表明 ,13D8的scFv在E .coli中得到高效表达 ,表达量达菌体总蛋白的 2 6 .8%左右 ,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 ,表达的 13D8的scFv能与HEVOFR2区中一段重组蛋白(NE2 )特异结合。竞争ELISA表明 ,scFv与原鼠mAb识别的为同一表位。结论 :成功地表达出具有免疫学活性的 13D8的scFv。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病毒(HEV)衣壳蛋白是否存在除主要免疫优势中和表位aa459~606以外的其他中和表位.方法 通过对几株单克隆抗体及其表位的性质进行分析,对比位于主要免疫优势表位区aM59~606和位于该表位N端序列aa394~458区域的数个表位的中和活性.结果 发现位于aa423~437的表位对应的单抗具有潜在中和活性,不同于已知的HEV中和性表位(aa459~606),该表位是一个线性非免疫优势表位.结论 HEV ORF2 aa423~437为新的潜在的线性非免疫优势中和表位,该发现丰富了对HEV衣壳结构的认识,为HEV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的针对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真核系统表达抗HBV preS1嵌合抗体4D11并分析其活性。方法通过RT-PCR方法从分泌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的鼠源单克隆抗体4D11的杂交瘤细胞中克隆出抗体基因的重链可变区(VH)、轻链可变区(Vκ)序列,并分别克隆到含有Υ1重链和κ轻链恒定区序列的pcDNA3.1-AH和pcDNA3.1-Ak质粒中,共转染人胚肾细胞变种(293 F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竞争ELISA、阳性血清阻断及血清中preS1的检测实验来分析其活性。结果轻重链基因在细胞内正确组装成嵌合抗体分子并分泌至细胞外,具有结合活性。嵌合抗体可以很好的与病毒preS1结合,对阳性血清的检测效果与鼠单抗一致。结论成功的利用293 FT细胞表达了4D11嵌合抗体,抗体保留了原鼠单抗的特异性和活性,为探讨乙肝抗体的治疗提供了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7.
基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价值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治疗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珂立苏(Calsurf)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生后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RDS)患儿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1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21例在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使用珂立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及胸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应用珂立苏后皮肤迅速转红,用药6 h后PaO2、a/APO2、PaO2/FiO2均明显提高,PaCO2下降,pH上升,用药24h、3d,PaO2和a/APO2仍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胸部X线显示治疗组肺野透亮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治疗后,治疗组存活19例(90.4%),对照组存活12例(57.1%),2组存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快速、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肺通气、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从外周血快速筛选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抗体的方法,从疫苗免疫者外周血中筛选出相应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分选型流式细胞仪获得外周血中HEV 衣壳蛋白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通过单细胞RT-PCR 的方法获得抗体序列,并进行重组表达,最后对获得的人源单克隆抗体进行初步性质鉴定。结果:成功筛选到识别HEV 衣壳蛋白的6 株人源单克隆抗体,6 株抗体均具有抗原结合活性,4 株抗体具有中和活性。结论:成功获得HEV 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单克隆抗体序列,并进行真核表达,对抗体的性质进行初步鉴定,为后期研究疫苗免疫的人体内的抗体演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噬菌体抗体库的固相筛选条件,为筛选方案的设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多种针对HEVNE2蛋白的特异性噬菌体人源抗体和非特异性噬菌体人源抗体,对噬菌体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时间、抗原包被的浓度、洗涤强度和洗脱方式等多种筛选的条件进行初步探索。结果:阳性噬菌体抗体与抗原反应1min,就可较好结合,洗涤次数为20~30次、洗涤液的pH为5时,筛选得到的阳性率最高。包被抗原的浓度对筛选的阳性率没有明显影响,用10mg/L抗原竞争洗脱60min,可得到较高的阳性率。结论:噬菌体抗体库的筛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各个条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多样性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多样性良好的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以RT-PCR和半巢式PCR扩增重链可变区VH基因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以重叠延伸PCR将VH、VL组装成scFv基因,并将其克隆入噬菌粒载体pCANTAB-5E中。以pCANTAB-5E电转化大肠杆菌TG1,构建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测序分析抗体基因的家族信息和多样性,并用多种抗原对其进行筛选。结果:获得了库容为2×108的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分别用5种抗原对其进行筛选,均可获得特异性噬菌体抗体的富集。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多样性良好的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可用于制备具有应用前景的人源抗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