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3.
热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热疗在非小细胞性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非小细胞肺癌89例随机分成两组,单纯放疗组43例,热放疗组(热疗+放疗)46例,放疗采用采用三维适形治疗(3D-CRT)方案,热疗应用Vicous MTC-3D体外微波肿瘤深部热疗机治疗.结束后进行近期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毒副反应的评价.结果 放疗加热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且不增加副反应,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从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4.
45.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1].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微波消融联合介入治疗肝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肝肿瘤患者分为MWA组和MWA+TACE组。其中MWA+TACE组44例和MWA组38例。中位随访时间组MWA+TACE组(19.0个月±12.56)个月(1~36个月),MWA组(16.67±13.12)个月(1~36个月)。结果局部复发率:MWA组12例(31.6%);MWA+TACE组9例(20.5%)。生存率:治疗后MWA组1、2、3年总生存率为72.4%、43.6%、23.6%;MWA+TACE组1、2、3年总生存率组MWA为84.1%、54.2%、33.4%。结论 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联合介入(TACE)技术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升高,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易行、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疼痛缓解率和生存期。方法对23例胰腺癌患者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110-160Gy。计划靶体积包括临床靶体积加1cm外周。每颗粒子活度为0.4-0.5mCi。中位植入粒子28颗(11-50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进行质量验证。结果术后随访1-13个。疼痛缓解82.6%(19/23);术后1个月9例疼痛完全缓解、部分缓解10例、无变化4例。中位生存时间7.8个月(3-13个月)。其中3例死于肝转移;13例死于恶病质状态;4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3例健在。3例出现胰瘘,6例粒子移位至肝,无症状,未予处理。无出血、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植入治疗胰腺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微创、易行。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与放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年 1月 -2012年 1月本院采用微波消融联合 TACE治疗的单发肝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其中 42例行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42例行肝脏局部放射治疗.结果 微波消融联合 TACE治疗 42例肝癌中,肿瘤 〈3 cm者 5例 CT显示全部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 ;肿瘤 3~5 cm者 14例,CT显示 11例 (78.6%)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肿瘤 5~10 cm者 23例,CT显示 16 例 (69.6%)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2%、69.4%.放疗组 42例肝癌中,无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5%、26.1%.结论 微波消融联合 TACE是治疗肝癌在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及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初探天津地区不同孕前BMI双胎孕妇妊娠期增重趋势和各妊娠期推荐增重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天津市分娩且有完整产检的1 346例健康双胎孕妇数据,按照孕前BMI分为体重不足组(BMI<18.5,n=117)、标准体重组(18.5≤BMI≤23.9,n=783)、超重组(24.0≤BMI≤27.9,n=320)、肥胖组(BMI≥28.0,n=126)。绘制各组孕妇的妊娠期体重增长曲线,按P25~P75计算不同组别双胎孕妇妊娠早、中、晚期适宜增重范围,分析孕前BMI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结果 孕前BMI与年龄呈正相关(r=0.06,P<0.05),与分娩孕周呈负相关(r=-0.12,P<0.001),双胎之间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69,P<0.001)。四组孕妇妊娠期适宜增重范围分别是:体重不足组20.27(17.00~24.24)kg,标准体重组20.95(16.64~25.66)kg,超重组16.94(13.39~20.62)kg,肥胖组16.44(11.29~21.79)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前BMI与双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初步得出我国北方城市天津不同孕前BMI双胎孕妇在妊娠早、中、晚期的适宜增重范围及增重速度,为现有指南中缺少的孕前体重不足组双胎孕妇的妊娠期增重范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