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5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225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333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298篇
内科学   654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55篇
特种医学   3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28篇
综合类   2204篇
预防医学   1050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979篇
  9篇
中国医学   797篇
肿瘤学   20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目的 评价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双肓、对照、临床研究,择期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00例,年龄18~64岁,体重50~ 100 kg,ASA分级Ⅰ~Ⅳ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100):对照组(C组)和氨甲环酸组(T组).麻醉诱导后T组静脉输注氨甲环酸负荷量10 mg/kg(输注时间20min),然后以10 r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大出血及二次开胸止血情况.记录围术期异体血使用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T组术后总引流量、大出血发生率、二次开胸止血率降低(P<0.05),异体浓缩红细胞、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输入量和使用率均降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具有血液保护作用,可显著减少术后出血与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估Roche公司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和BioMerieux公司mini-VIDAS免疫分析系统降钙素原(PCT)测定结果间的可比性、相对偏差及其临床可接受性。方法参考EP9-A2文件,共收集40份新鲜临床血清样本,其PCT浓度覆盖检测系统的测定范围。用2种检测系统同时测定标本,以cobas e601检测系统作为比较方法,对mini-VIDAS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及相对偏差评估。结果两检测系统PCT测定结果间相关系数r=0.996,直线回归方程为Y=1.137X+0.636,在2.00 ng/mL和10.00 ng/mL水平处的相对偏差分别为45.50%和20.06%。结论两系统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不能被临床所接受,需采取适当的校正措施。  相似文献   
993.
对15例血管球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皮损均表现为皮下红蓝色小结节,其中甲下5例,指腹2例,上肢3例,大腿内侧2例,肩部1例,腰部1例,膝外侧1例。1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疼痛,其中5例甲下皮损对冷刺激更敏感。15例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分为四种类型,其中经典型2例,黏液型4例,球血管瘤型8例,球血管肌瘤型1例。免疫组化示15例肿瘤细胞SMA、CD34 均阳性。15例均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诉肿块及疼痛复发。  相似文献   
994.
对10例(男6例,女4例)经病理证实的倒置性毛囊角化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76岁,平均48.6岁。9例患者无症状。6例患者的病变发生于面部。10例患者皮损均表现为单发的丘疹(5例,50%)或结节(5例,50%),临床上很难与其他角化性病变以及恶性肿瘤相鉴别。本组病变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表皮均有向内增生和鳞状涡。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与分析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情况,旨在为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筛查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按照既往流产次数的不同分为流产2次组(n=42)和流产≥3次组(n=56).对两组患者均进行...  相似文献   
996.
热射病是一种以严重高热(>40℃)和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紧急疾病,存在发病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快速降温是治疗热射病的首要目标。本综述总结了目前比较常见且应用较广的快速降温技术,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对这些技术做了比较评估,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特定情况下选择最佳方案对热射病患者进行降温处理。水浸技术(1~17℃)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核心体温,是目前对热射病降温最有效的降温手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和腹腔镜治疗不同直径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和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87例行原发癌切除的发生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 = 45)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n = 42)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和患者死亡情况,并对死亡与存活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其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病灶灭活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38%(P < 0.05),观察组大、中、小病灶灭活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草转氨酶(GO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观察组ALB、GPT和GO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9.05%(P < 0.05);观察组术后2年内死亡率为15.56%,低于对照组的26.19%(P < 0.05),两组患者不同直径病灶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死亡与病灶大小、术前癌胚抗原(CEA)、肝外转移、TNM分期、组织分型、转移灶数目和转移灶发现时间等因素相关(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CEA(OR^ = 2.117,P = 0.021)、肝外转移(OR^ = 1.897,P = 0.015)和大病灶(OR^ = 8.787,P = 0.007)是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不同直径直肠癌肝转移较腹腔镜治疗效果好,术前CEA、肝外转移和大病灶是影响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和必可酮气雾剂联合治疗儿童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分别给予84例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儿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每次0.3-0.4mg/kg,2次/d,同时常规吸入皮质激素必可酮气雾剂,3次/d,每次吸入100μg,持续2wk后改为50μg,持续治疗3mo后复查并进行评分.结果:胃食管反流症和支气管哮喘在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别为: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治疗前3.9分±1.0分、治疗后1.6分±0.7分;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治疗前4.2分±1.0分、治疗后2.4分±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应用奥美拉唑和必可酮气雾剂联合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具有显著疗效,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内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例晚期食管癌导致的食管管腔梗阻的患者行内镜下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粒子治疗,每个植入点植入5~6粒,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及梗阻缓解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13例治疗前吞咽困难分级示Ⅱ级5例、Ⅲ级8例,治疗后Ⅱ级5例全部转为工级,Ⅲ级8例中转为Ⅰ级、Ⅱ级各3例;13例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病情稳定4例,2例无缓解,平均有效率为84.6%。[结论]晚期食管癌管腔梗阻的患者行内镜下植入5-FU缓释粒子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深入了解截瘫患者直接照顾者照护过程的真实体验及需求,为提高截瘫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选择17名截瘫患者直接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提炼主题。结果截瘫患者直接照顾者的照护体验包括以下7个方面:极度震惊和无法接受;心存侥幸;持续的身心疲惫;羞耻感;经济负担过重;缺乏经验;渴望社区服务。结论截瘫患者直接照顾者的体验受疾病进程的影响,且其社会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医护人员及社会机构除了关心患者外,还应主动关心其直接照顾者,帮助他们解决照护过程中的需求和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