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对日本希森美康(Sysmex)CAT000全自动血凝仪(SYSMEXCA7000)与法国STAGO两台血凝仪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其预期偏倚是否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以确保向临床提供一致的检测结果。方法根据NCCLS的EP9-A2文件,对纤维蛋白原进行比对,每天留取8份临床标本,以STAGO血凝仪为比较方法,以SYSMEXCAT000为实验方法,对检测结果计算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对两系统之间的预期偏差进行评估。结果当N=40时.Y=0.9854X-0.155,r^2=0.9937,当N=79时,Y=0.9923X-0.1611,r^2=0.9969,Fbg在中、高医学决定水平处均为Bc〈1/3Ea,在低医学决定水平处Bc〉Ea。结论SYSMEX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明显低于STA测定结果,但其预期偏倚可以被接受,因而基本可以向临床提供具有一致临床意义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分期手术治疗3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乳房外观评价积分,以及血沉、泌乳素水平。结果:中医分期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治愈率为100%(30/30),扩创缝合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为(10.57±1.06)d。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及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房外观评价优于治疗前(P0.01);血沉、泌乳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全部降至正常范围。结论:中医分期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疗效良好,且能维持良好的乳房外形。  相似文献   
73.
目的:以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优化防己中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含量,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及超声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Design expert 10预测得到汉防己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36.07,超声时间为57.12 min,提取率为13.53 mg/g;最佳提取汉防己乙素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2.49%,料液比为1∶37.71,超声时间为59.38 min,提取率为8.71 mg/g。结论:该研究为防己中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提取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穿刺针改良缝合技术和Fast-Fix 全内技术在缝合修复半月板纵行撕裂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 年7 月至2017 年7 月行半月板缝合修复手术的半月板纵行撕裂患者,穿刺针改良缝合组91 例,Fast-Fix 组77 例.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26.7±7.6)岁与(27.9±6.1)...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 RB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在孕晚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患中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入院进行产检诊治的84例正常孕妇,22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晚期孕妇(含83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02例子痫前期孕妇,36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测定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RBP及Hcy。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RBP(34.43±8.22mg/L)及Hcy(5.88±2.08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RBP(29.96±4.98mg/L,P<0.05)和Hcy(4.74±1.11μmol/L,P<0.05),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血清RBP及Hcy值随着疾病进展而变化,重度子痫前期(RBP 38.72±10.77mg/L,Hcy 6.87±3.28μmol/L)>子痫前期(RBP 34.31±7.87mg/L,Hcy 5.96±1.85μmol/L)>妊娠期高血压(RBP 32.73±6.67mg/L,Hcy 5.37±...  相似文献   
76.
陈刚  付维力  唐新  李棋  李箭 《中国骨伤》2015,28(7):638-642
目的:研究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的326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病例按损伤类型分组,对性别、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至就诊时间、合并损伤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不同类型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个体化因素及合并损伤情况.结果: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男性占73%,30~50岁是发病高峰(59%),患者多于伤后1个月内就诊(62.6%);受伤原因以交通伤为主(59%);合并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最多(46.9%),其次为内侧副韧带(29.8%)和后外侧角(26.1%);后交叉韧带实质部损伤较止点撕脱骨折多,发生合并损伤的概率也较后者高(P<0.05),受伤原因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止点撕脱骨折与单纯实质部损伤在发生率和就诊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交叉韧带损伤以实质部损伤为主,合并损伤率较高,以ACL损伤最常见;止点撕脱骨折以胫骨侧为主,多由低能量暴力导致,合并损伤较少;实质部损伤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多有合并损伤;单纯止点撕脱骨折发病率较单纯实质部损伤高.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研究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断裂伴发的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147例经确诊为单独PCL断裂的患 者,将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关节松弛度、致伤原因、侧别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半月板和软骨 损伤的发生率、分布和严重程度作为应变量,利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CMH(Cochran-Mantel-Haenszel)检 验和分类资料两属性的相关分析确定影响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危险因素,然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 危险因素。结果:半月板总体损伤率14.3%,不同性别、年龄、侧别、病程及关节松弛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软骨损伤主要集中在内侧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及关节松弛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变量均不能被认为是影响半月板及软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PCL断裂可伴发严重的关节软骨损伤和少量的半月板损伤,可能会导致髌股关节和内侧胫股关节退变加剧, 早期恢复关节稳定性可能避免软骨进一步损伤,延缓退变。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评估与只使用脓毒症常规治疗相比,使用常规治疗联合内毒素吸附治疗腹腔内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5家医院的腹腔内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19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联合内毒素吸附治疗的试验组8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11例。以治疗后第3天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变化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评价治疗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的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的变化以及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患者28天死亡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OF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的更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SOFA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28天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也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腹腔内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中,内毒素吸附治疗联合常规治疗相较于常规治疗,有降低患者SOFA评分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目前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研究来验证内毒素吸附治疗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50例肿瘤患者用PICC导管,从上肢的浅静脉穿刺置管于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导管末端46例位于上腔静脉内,4例插入右心房。置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继发感染。结论:PICC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并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