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伽玛刀在松果体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的探讨伽玛刀对松果体区肿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5例共31个病灶,治疗前肿瘤平均体积为54cm3(0092~293cm3);KPS平均为7923分(50~100分);射点数1~8个(平均42个);周边剂量10~225Gy(平均1486Gy);周边剂量曲线30%~90%(平均439%);中心剂量1444~5625Gy(平均3618Gy)。结果19个月内有1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期为55个月,治疗后平均肿瘤体积缩小至44cm3(0~267cm3)。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者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或改善,KPS平均为8692分(50~100分)。结论定位诊断明确的松果体区占位病变,如果其体积在伽玛刀治疗的允许范围内,首选伽玛刀治疗是明智的,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2.
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228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1.0TMRI和Gamma-Plan计划系统联网定位,Leksell-B型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治疗,治疗周边剂量12~35 Gy,平均21.3 Gy(NFA:15.9 Gy;FA:27.6 Gy),中心剂量24~70 Gy,平均46.6 Gy(NFA:31.8 Gy;FA:50.3 Gy)。 结果:116例随访4~67个月,平均27.4个月,113例(97.4%)肿瘤生长得到控制。98例(84.5%)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肿瘤体积增大3例(2.6%)。分泌功能腺瘤伽玛刀治疗后内分泌症状改善率89.8%,激素水平正常化为49.7%。并发症6%。结论: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这两种受体在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观察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AngⅡ受体AT1和AT2的表达,并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探讨AngⅡ受体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结果在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中可见AT1和AT2受体表达,阳性染色信号较强。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显示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T1和AT2受体密度分别为10·69±2·15和4·9±1·05fmol/106个细胞。在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AngⅡ可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AT1受体阻断剂Valsartan明显抑制该作用,而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则明显增强该作用。结论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表达AT1和AT2受体,AngⅡ通过激活AT1和AT2受体对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产生相反的作用,Ang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可能影响瘢痕的形成和成熟。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注射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肉毒抗毒素血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8例A型肉毒毒素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液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等,评估对症支持及抗毒素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经对症支持及抗毒素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预后良好,远期随诊无不适症状。结论:病史、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有助于肉毒毒素中毒的早期诊断,越早行对症支持及抗毒素治疗,对预后越有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VSD)联合抗菌敷料对人工真皮移植术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及肉芽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到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人工真皮移植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VSD并且联用藻酸盐辅料进行处理。对两组患者的创面外观形态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创面面积,VAS评分,以及创面组织中Cyclin D1、TGF-β1水平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随访3个月,观察组在随访期间未出现溃疡复发,对照组出现5例溃疡复发。观察组患者的瘢痕增生较轻、皮肤具有较好的弹性且较完整。经治疗,两组创面面积均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上皮组织和肉芽组织的覆盖面积、覆盖率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  相似文献   
76.
角蛋白在头皮中的分布及其在干细胞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角蛋白(Cytokeratin,CK)在头皮及毛囊结构中表达分布情况。方法:将头皮病理切片和游离培养的毛囊使用不同类型角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角蛋白的分布情况。结果:CK15主要分布在毛囊隆突部,部分毛囊外根鞘最外层也有一定的表达;CK19主要分布在汗腺、毛囊外根鞘最外层和皮肤的基底层;CK16在表皮层和毛囊外根鞘均有阳性表达;CK10主要分布在头皮表皮的基底上层和皮脂腺腺泡的最外层。结论:不同类型角蛋白在头皮和毛囊结构中具有明显差异性,CK19和CK15阳性表达细胞可能具有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77.
Spitz痣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26岁,于出生后即被发现左足背外侧生长一黄豆大淡褐色丘疹,始无明显增大,未予任何处理,近2年开始明显增大,无痛无痒,无破溃出血,因影响外观并怀疑恶变来本科求诊。专科检查:左足背外侧踝关节下方可见一隆起包块,黑褐色,大小1·8 cm×1·5 cm×0·5 cm,表面粗糙,界限清楚,无破溃。临床处理:适当扩大切除病变组织,在病变两侧设计旋转推进皮瓣闭合创面。镜下观察:肿物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少量巨细胞所构成,细胞增生活跃,呈巢状或漩涡状排列,细胞大小不一,部分细胞呈多边形,多个核仁,未见黑色素沉着。病理诊断:Spitz痣。讨论Spi…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外伤后眶骨畸形伴眦角移位的二期修复方法. 方法 1998年6月-2007年7月,收治外伤后陈旧性眶骨骨折畸形伴内、外眦韧带断裂移位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13~46岁,平均21岁.车祸伤29例,拳击伤6例,木棍击伤2例.伤后至该次手术时间3个月~8年.眶颧骨折11例,鼻眶筛骨折15例,合并眶颧、鼻眶筛骨折8例,额骨骨折3例.第1次接受整复手术3l例,第2次手术6例.手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下睑睫毛缘切口及口内龈颊沟切口入路,根据骨折畸形错位程度分别将骨折截断复位或对凸起处凿除磨平、凹陷处充填固定,重建正常眶缘结构:自体骨或Medpor眶内容充填薄片修复眶下壁,矫正眼球内陷畸形:充分松解内眦韧带与邻近组织的瘢痕粘连,根据眶内侧壁骨折有无移位情况,选择钢丝直接固定或骨折片复位后行内眦韧带固定术. 结果 36例术后切口I期愈合,1例因合并上颌窦炎引起重建眶下缘的肋骨感染致手术失败.其中2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未见植入物移位、排斥脱出及感染等并发症.12例眼球内陷患者有2例矫正不足.18例内眦韧带断离眦角移位的患者有3例矫正不足.其余患者外观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对3例自体骨和Medpor移植患者行CI检查,显示固定良好. 结论 外伤后眶骨骨折伴眦角移位的畸形后期修复应重视骨折复位与填充,同时兼顾眦角移位修复和眼球内陷矫正,全面考虑,综合治疗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原(AGT)及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基因的表达。方法将增生性瘢痕皮肤的标本分为增生期和成熟期两组,并提取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的总RNA,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对AGT及AT1和AT2在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进行病理学检测和观察。结果在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均有表达。在增生期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与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在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的表达减弱。与AngⅡ受体基因的表达相类似;AGT在增生期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增加,在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减弱。结论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AngⅡ的AT1和AT2的基因表达增加,AngⅡ可能通过AT1和AT2调节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成熟。  相似文献   
80.
人毛囊外根鞘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表明 ,外根鞘的隆突区可能存在毛囊干细胞[1] ,利用干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和多能分化特性可以修复创面 ,提示外根鞘细胞在创面愈合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利用鼠尾胶原作底物 ,分别采用组织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了外根鞘细胞的培养 ,获得成功。材 料 与 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