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基于自发呈报的不良反应(ADR)数据,分析阿奇霉素(AZM)致ADR的分布和特点,估算ADR发生风险,为其临床安全使用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调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AZM导致ADR的上报数据,采用MedDRA术语集(主要采用SOC、HLT和PT)对ADR描述进行双人标化,定性分析ADR发生特点,定量估算ADR发生风险,根据公式:I=n/[N/(DDD×d)]×100%,假设药品采购量与销售量相等,即N表示5年药品使用量(g),DDD为0.5 g·d-1(静脉)和0.3 g·d-1(口服),疗程为5 d,通过风险比(RR)分析静脉与口服途径ADR发生差异。结果:最终纳入分析ADR报告1 411例(共计2 746例次),5年总采购量为18 471 715.25 g。女性804例(56.94%),主要用药原因为抗感染治疗(95.75%)。ADR主要累及的器官系统为胃肠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系统和全身性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共收到40例严重ADR,其中6例(15.00%)的患者为儿童,27例(67.50%)的怀疑药品剂型为注射剂,ADR表现主要包括皮疹、速发过敏反应性休克、恶心、肝功能异常和输注部位疼痛等,未收到死亡病例。静脉组ADR发生风险显著高于口服组(RR=111.95,[99.66, 125.75]),但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证实。结论:基于北京地区5年ADR监测数据,AZM所致ADR主要发生在胃肠道、皮肤及全身或给药部位,严重ADR较为罕见,安全性良好,静脉途径的ADR发生风险显著高于口服途径。应积极探索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42.
铜针治疗体表海绵状血管瘤16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手法触摸盲视下留置铜针治疗105例体表海绵状血管瘤,63例采用在探头频率为7.0MHz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铜针留置术,5-7d为一疗程,间隔一月重要治疗,通常治疗2-3个疗程。盲视组一年后复发15例,复发率为14.3%,超声引导一年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3.2%,铜针治疗体表海绵状血管瘤操作简便易行,超声引导下铜针留置术治疗绵海状血管瘤较盲视法操作更安全,对于组织深部及位于大主干血管,神经等重要器官周围的海绵状血管瘤尤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3.
骨烧伤后常规的治疗是在烧伤的外露骨表面钻孔,等长出肉芽后再植皮修复.今年1~6月间我科成功原位再生修复(未经植皮愈合)1例左胫骨严重烧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重度烧伤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QOL)进行研究,了解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三家三甲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重度因工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湿润暴露疗法组(研究组)和其他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其他组间治疗绝对禁忌。采用中文版生存质量量表(SF-36)调查患者治疗后两年内的生存质量指数。结果共纳入334例患者,其中研究组166例,对照组168例,平均随访(9.30±1.80)月。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出院时除精力(VT)外,其余七个维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生存质量调查,两组患者生理职能(RF)、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和精神健康(M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和情感职能(RE)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暴露疗法能提高重度烧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5.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医院药学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截至2020年2月18日全国发布或发表的指导原则、防控策略与诊疗方案,重点对医院药学部分进行分析和提炼,为疫情期间我国医院药学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46.
角蛋白19在Ⅲ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Ⅲ度烧伤创面原位再生修复过程中不同活组织角蛋白19(K19)表达特征的研究,探索Ⅲ度烧伤创面原位再生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有Ⅲ度烧伤创面的青年患者10例,在原位再生修复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分别切取活组织,应用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免疫组化法,以K19单抗检测表皮干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同时取供皮区的正常皮肤以及慢性溃疡组织作对照。结果 (1)正常皮肤组织只有表皮基底细胞层和附属器的部分细胞表达K19;(2)伤后3—6d,10例患者的痴下活组织均未发现K19表达阳性细胞;(3)肉芽样组织有部分细胞表达K19;(4)早期再生组织检测结果示:在再生表皮的中部,即位于基底膜与颗粒层之间有大量的K19表达阳性细胞,且分布广泛而有规律;(5)晚期再生组织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皮肤类似;(6)入院前慢性皮肤溃疡组织中无K19表达阳性细胞。结论 Ⅲ度烧伤创面经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加rhEGF治疗后K19表达阳性细胞可以从无到有产生并不断增加,以实现Ⅲ度烧伤创面的原住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对110例特重度烧伤病人诊断治疗经验总结,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病人的救治水平。方法:在尽力抢救每一个特重度烧伤病人的同时不断摸索和总结严重烧伤病人的系统救治方法。结果:110例特重度烧伤病人,治愈108人,死亡2人,治愈率98.2%,有伤残者4例,伤残率3.6%,伤后12小时内入院并充分接受SPI治疗者(A组)与伤后12小时以后入院并未能充分接受SPI治疗者(B组)比较,并发症的总发生例数(P<0.05)、创面愈合时间(△P《0.002)和死亡加伤残率(P<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特重度烧伤病人的冶疗难度很大,伤残率较高,不能单靠某一种方法或某一种药物治愈,必须具备系统观念(systematic idea)、预防观念(preventive idea) 以及治疗个体化 (individualize) 观念 (简称为SPI观念),同时灵活运用烧伤知识和临床经验,方可提高特重度烧伤病人治愈率,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48.
角蛋白19在皮肤癌组织中表达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角蛋白19在皮肤鳞癌和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选择皮肤鳞癌标本6个和皮肤基底细胞癌标本4个,分别切取癌组织各一块,同时切取正常皮肤组织2块作对照,应用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卯白素(SP)免疫组化法,以小鼠抗人角蛋白19型的单克隆抗体来检测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细胞。结果:正常皮肤组织只有表皮基底细胞层和附属器的部分细胞表达角蛋白19:1级鳞癌组织中无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细胞,但有部分细胞核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而且细胞分布较紊乱,并有许多角化珠;Ⅱ级皮肤鳞癌有局灶性的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细胞,这些细胞分布紊乱,细胞核大小不等,形态各异;Ⅲ级皮肤鳞癌和基底细胞癌组织内有大量的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细胞,且分布紊乱,其核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结论:角蛋白19在皮肤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与皮肤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角蛋白19表达越强,分化程度越高,角蛋白19表达越弱,甚至不表达。  相似文献   
49.
中药合剂在大鼠烧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对烧伤炎症反应的调理作用。方法: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烫伤组和烫伤后中药合剂喂服组(中药组),烫伤组和中药组制备成III度30%总体表面积烫伤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于伤后6 h,1,5,10,20 d时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IL-8,IL-4和IL-10含量。结果:烫伤组和中药组血清中各指标伤后明显升高,中药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8)分别在不同时相点低于烫伤组,而抗炎因子(IL-4,IL-10)分别在不同时相点高于烫伤组。结论:中药合剂对烧伤炎症反应具有明显调理作用,且为双向性调理。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超声检测颈动脉中膜厚度(IMT)与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的联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68例高血压患者IMT,根据IMT结果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26例以及增厚组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PP、PPI的差异,并对IMT与PP及PP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增厚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P、PPI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知,IMT与PP(r=0.452,P=0.003)及IPP(r =0.398,P=0.008)呈均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斑块硬化与脉压及脉压指数具有密切关系,通过联合检测可提高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对临床防治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