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应用不同解剖结构基础救治颌面部火器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颌面部战(创)伤救治水平和伤员生存质量。方法 在先进行应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对火器伤下颌骨不同部位、不同条件的骨缺损,采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Ⅰ期(或早期)植骨;对颌面部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伤例.采用带血管神经及肌蒂的组织瓣转位,或游离组织瓣移植,进行功能性修复。结果 伤后Ⅰ期(或早期)植骨的成活率为91.5%(54/59).游离软组织瓣移植功能重建率为90.7%(88/97)。结论 新的手术方法设计以应用解剖学为基础.提高了临床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 8 -甲氧基补骨脂素 (8-Methoxypsoralen ,8-MOP)、全反式维甲酸 (AllTransRetinoicAcid ,ATRA)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克隆细胞株 (The 3rdCloneofMucoepidermoidCarcinomaCellLine - 1,Mc3)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果 :EGFR表达分别为 :对照组 (+ + ) ;8-MOP组 (+ ) ;ATRA(+ ) ;8-MOP与ATRA联合用药组 (+ )。结论 :处理以后的Mc3细胞的成瘤性及浸润播散能力可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在口腔科门诊的拔牙病人中常常由于紧张、害怕、焦虑、疼痛、看见出血以及由于病人体质弱,休息不好,接受拔牙手术等原因,在拔牙过程中而出现晕厥。在1987—1993年的六年间,我科门诊拔牙出现晕厥症状者53例,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14.
带血管的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一期修复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大的下颌骨肿瘤常可突破口腔粘膜,当手术切除肿瘤后,则造成骨和粘膜较大范围的缺损,修复困难。我院自1991年以来,设计了带血管的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一期修复2例下颌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的骨与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16.
我院自1979年10月至1983年6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组织游离移植,修复11例不同原因的体表慢性感染病灶,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20~56岁。诊断:左手背、小腿局部放射性烧伤溃疡3例,左胫骨慢性骨髓炎伴溃疡1例,右侧头顶、小腿、腮颊区鳞癌溃烂感染3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术后复发及外伤粉碎  相似文献   
17.
现代高科技战争医疗卫勤保障探析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为探讨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医疗卫勤保障,本根据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从建立与高科技战争相匹配的医院卫勤保障模式;夯实科技练兵,提高高科技武器伤救治水平,立足现实,更新装备,加快与外军接轨的步伐三个方面阐述了设想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 ,许多作者对下颌区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与功能重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是 ,对于下颌区缺损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 ,而分类对于下颌区缺损的重建又有重要的意义。现代观念认为 :对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不仅要求恢复下颌区骨组织的延续性 ,而且要求从质量上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 ,不仅要求修复其骨缺损 ,而且要求进行功能重建〔1~ 3〕,达到最佳的美容和最佳的远期效果 ,从而提高病员的生存质量。学者们对下颌区缺损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科学的测量和客观而又简单地记录 ,并对下颌区复合组织缺损进行分类以及对缺损…  相似文献   
19.
20.
颌面部处于暴露部位,在高爆武器普遍使用的现代战争中,致伤机会较多。据近代几次战争的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和俄国的颌面战伤占全身伤的4.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颌面战伤占3.4%;在抗美援朝中,我军的一组资料中报道颌面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