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2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家兔两种急性鼻窦炎模型的制备方法,进行优良比较。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2只,随机分成窦口堵塞+窦腔注入肺炎链球菌组(A组,18只)、鼻腔置入Merocel高分子膨胀海绵+鼻腔注入肺炎链球菌组(B组,18只)及空白对照组(C组,6只)。A、B组动物分别于术后1、2、3周每组各处死6只;空白对照组于1周后处死。获取实验侧上颌窦、筛窦窦腔分泌物行细菌学检查,并将上颌窦、筛窦完整取出,全组织包埋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上颌窦分泌物细菌学培养结果示A、B两组家兔原发致病菌与机会致病菌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两种建模方法的成功率均为100%,B组造模方法可同时产生筛窦炎,且B组家兔上颌窦黏膜病理改变轻于A组,病理半定量化结果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置入Merocel高分子膨胀海绵+鼻腔注入肺炎链球菌的建模方法,具有人类鼻窦感染的病理生理特征,是一种更理想的急性鼻窦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喉外伤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喉外伤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平时多见于利刀或交通事故引起的外伤,伤情十分危急,若处理不当可失去抢救生命的机会,或造成慢性喉狭窄。因此,在抢救时除尽力挽救生命外,还应考虑喉的生理功能,以防后遗症的发生,现将我科收治资料完整的38例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的治疗喉部疾病的微创外科技术--喉内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从德国STORZ公司新引进的国内首套喉内镜手术系统,治疗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喉部炎性假瘤、喉部血管瘤等55例病人,并随访2-14个月。结果:55例病人,发音恢复正常者51例,发音功能明显好转者4例。术后1个月动态喉镜检查见所有病人声带粘膜光滑,声带活动及闭合良好,粘膜波正常。结论:喉内镜手术视野广、直接、清晰、照明度高,使手术在微创的前提下彻底清除病灶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特别是可以避免对喉部良性肿瘤、癌前病变、声带微小癌及喉狭窄等多种喉部疾病采用喉裂开术,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the plasma and erythrocyte(RBC)lipoperoxidation rates,the contents of antioxidant vitamin E(VE)and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tionenzyme SeGSHP_x of plasma and RBC in the patients with burn were determinedon the 1st,3rd,5th,10th and 15th days after bur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compared with healthy subjects,the contents of Iipoperoxide were increased,and thelevels of VE and the activities of SeGSHP_x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changes became more significant with the time elapsing,and the most significantchanges were on the 10tb days postburn.In the meantime the percentages of RBCspontaneous hemolysis and the activities of SeGSHPx were increased,and thecontents of VE in RBC were decreased markedly.The regularity of the changes inthe lipoperoxidation rates of plasma and RBC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in thecontents of VE in them.The degrees of the changes in the LPO and VE contentsand the SeGSHPx activities in plasma were in relation to the extents of burn.Onthe 53th,65th and 85th days during recovery postburn,the changes were stillsignificant compared to the healthy subjects,although they had a tendency torestore.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的日趋普及和提高 ,为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率过于缓慢的患者提供了频率支持。而术后潜在的护理问题以及发现与正确处理 ,也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成功的关键。结合我院 1998~ 2 0 0 0年对 7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术后护理实践 ,对术后患者存在有以下潜在性护理问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 ,故根据这些潜在护理问题 ,制订出护理计划并实施 ,为治疗、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有效时机。1 潜在的心输出量减少  潜在的心输出量减少与以下几种危险因素有关。①起搏器功能异常。②电极导管移位 ,常发生在术后 1~ 7天 ,电极移位…  相似文献   
17.
莫永炎  邵紫韫  陈瑗  周玫  张宝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70-2571,F003
背景:星形细胞对神经元有提供营养、支持及调节突触活性作用,但它对神经元发育的影响还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Sprague Dawley大鼠大脑皮质星形细胞对:PC12神经元突起生长发育的作用。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方法:以培养的星形细胞与PC12神经元按不同细胞数目比例(50:1~1:1)共同培养,并用其制备的条件培养液培养PC12细胞。主要观察指标:用快速灵敏的MTT比色法测定PC12神经元的细胞活力,用光学相差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①星形细胞条件培养液可增强PC12细胞活力(MTT测定的A值由0.255&;#177;0.012提高到0.510&;#177;0.036,P&;lt;0.001),却不能促使:PC12神经元突起的生出。②当将星形细胞与PC12细胞按30:1~1:1的比例共同培养时,既可提高PC12细胞折光性和光晕又可促使其突起的生长;但按50:1~40:1的比例共同培养时,只观察到提高PC12细胞折光性和光晕,而无促使其突起生长发育的作用。结论:PC12神经元细胞活力的提高与星形细胞分泌到条件培养液中的可溶性因子有关,而PC12神经元突起生长发育可能是和与星形细胞的直接接触以及二者的细胞数目比有关。  相似文献   
18.
云芝多糖防止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致巨噬细胞泡沫样变和预防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陈瑗,周玫(第一军医大学自由基医学研究室,广州510515)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受到氧化修饰有关已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1~9]。体内与As发生有关的内皮细胞(EC)、平滑肌细胞以及巨噬细胞(MP)等都能对LDL进行氧化修饰。氧化的LDL(OLDL)是造成早期内皮细胞损伤和进一步病理变化的关键性因子,它不但直接损伤EC,而且诱导....  相似文献   
19.
一起沙门菌爆发的菌株鉴定和分子溯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1起沙门菌爆发的菌株鉴定和分子溯源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上海市黄浦区1起食源性沙门菌爆发病例的菌株,使用3种不同产地沙门菌分型血清进行菌株比对鉴定,测试菌株耐药性并对部分菌株进行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MLST)。通过Pluse Net China非伤寒沙门菌数据库聚类分析上海市与重庆市爆发菌株的脉冲凝胶电泳(PFGE)图谱。[结果]发生在上海市黄浦区某工地爆发的1起食源性菌株,经血清学和MLST鉴定为汤卜逊沙门菌ST26型;菌株对6种抗生素(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氯霉素、萘啶酸、磺胺异恶唑)的耐药率均为100%。2007年重庆市报告多起食源性爆发案例中的C群沙门菌,经鉴定亦为汤卜逊沙门菌ST26型,与上海市的菌株间存在高度遗传同源性。[结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泰国S&A的沙门菌分型血清的H因子"c"和"k"间存在交叉凝集。2007年上海市黄浦区发生的食源性爆发病例可能为输入性汤卜逊沙门菌ST26型的多重耐药克隆株引起。  相似文献   
20.
侵袭型鼻腔鼻旁窦真菌病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皮质激素使用增多,鼻真菌病患者有所增加。但是侵袭型全鼻腔、鼻旁窦真菌病向颅内、眶内扩散者报道较少,一旦发生,临床进展迅速,预后不佳。我科于1998至2000年间收治了急性胰腺炎真菌侵袭全鼻腔、鼻旁窦,并向颅内扩散和糖尿病并发真菌侵袭鼻旁窦向眶内扩展患者各1例,应用鼻内镜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