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食管结核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结核是一种少见疾病,国内至今仅见报道14例,本文报告3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例1,男,37岁。吞咽梗阻伴胸骨后疼痛、烧灼感一月余。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食管吞钡X线检查,正位见气管分叉处食管壁稍有扩张,偏左侧约有2.5×4厘米之卵圆形负影,其内可见一小钡点。侧位  相似文献   
82.
患者男,46岁.大便带血1年余,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收入本院,无其他伴随症状.无家族遗传性疾病,无明显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肠镜示十二指肠水平部黏膜轻微隆起,触之易出血.肠腔内未见肿物.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全身麻醉下行十二指肠肿瘤及部分十二指肠切除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红细胞密度与天龄的相关性,不同密度红细胞所对应的平均天龄。方法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分离方法,将全血红细胞分为6个不同密度的红细胞部分。测定不同部分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通过各部分丙酮酸激酶活性与全血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的比值(Ratio)推测各部分红细胞平均天龄;测定各部分红细胞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PS)表达阳性率,来反映红细胞密度与衰老(天龄)的相关性。结果根据红细胞比值,各部分红细胞平均天龄由低密度至高密度依次为11.5、466、3.87、4.6、80.5、102.2 d。随着红细胞密度的增加,PS表达阳性率也逐渐增高。结论不同密度的红细胞代表不同的细胞天龄,采用密度梯度分离方法可以分离出不同天龄段的红细胞,为进一步研究红细胞天龄与功能的相关性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84.
患者资料男性患者,41岁,因"外伤致左大腿剧烈疼痛伴畸形2 d"入院。患者为抗击疫情社区工作人员,于2020年1月27日下午受外伤后倒地,伤后感左大腿剧烈疼痛,伴左下肢畸形,感左下肢麻木,不能自行站立,无意识障碍、昏迷等。伤前2 d起开始低热,最高达37.5℃、偶有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及恶心呕吐等不适。既往史:发现椎管狭窄2年余,此外自诉有20年吸烟史。个人史:否认近期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在社区工作中有发热患者接触史,自诉不清楚有无接触确诊病患。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可,查体合作,体温38.0℃、心率10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1/88 mmHg(1 mmHg=0.133 kPa)。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脏无杂音及异常搏动,腹平软无压痛,肺听诊少许湿罗音。专科查体:左大腿缩,外旋畸形,无血肿、皮肤破损及骨外露。左大腿触痛明显,中下段可扪及骨折端,骨擦感阳性,腘动脉及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强度同对侧。左下肢因疼痛拒绝活动,骨折段可被动畸形活动。左下肢因疼痛无法检测肌力,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85.
周武  李振鲁 《山东医药》2011,51(45):3-3
患者50岁,因阴茎、龟头反复红斑、浸润、增生4年,于200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4年前,患者龟头处无明显诱因地出现片状红斑,逐渐增大累及冠状沟,并出现局部浸润、增生,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结核和其他传染病史,否认有冶游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86.
目的脊柱血管瘤是一种常见椎体良性肿瘤,目前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椎体血管瘤的价值。方法脊柱血管瘤共26例,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1岁;肿瘤来源为:胸椎23椎,腰椎6椎,胸椎合并腰椎3例;在CT引导下对病变椎体经皮穿刺进入椎体并注入骨水泥。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段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以及远期疗效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有效率为96.1%。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VAS评分显著降低,由术前的(7.74±1.19)分降至术后6个月的(0.20±0.17)分,且活动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控制脊柱血管瘤引起的疼痛,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
88.
89.
目的分析浙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基因型与患者血清中HBV DNA水平及HBeAg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2年3月161例就诊的HBV DNA阳性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型特异性引物PCR方法对HBV进行基因分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量HBV DNA含量(拷贝/ml)和ELISA方法检测HBeAg;对HBV DNA含量进行对数转换使其符合正态分布后,运用χ2检验分析基因型与HBeAg阳性率的关系,t检验分析B、C基因型患者HBV DNA水平的差异。结果 161例患者中,B型41例,占25.5%;C型118例,占73.3%;BC混合型2例,占1.2%。C型患者HBV 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5.84±1.40)log10拷贝/ml和64.4%,高于B型的(5.49±1.33)log10拷贝/ml和53.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南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基因型HBV DNA水平与HBeAg阳性率均高于B基因型,肝硬化的发生与C基因型HB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高压电磁场对暴露人群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研究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的脑电图的特征;结果高压电磁场暴露人群脑电图异常明显高于非暴露人群对照组,且有明显脑电图特征;结论高压电磁场对暴露人群脑部产生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