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口腔科学   168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6篇
药学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在综合比较以往各学者在舌再造与修复效果优缺点的基础上,自1978年以来先后采用了三角胸皮瓣、额瓣、前臂游离皮瓣和胸大肌肌皮瓣四种支瓣,对17例舌大部切除和全舌切除的舌癌忠者进行了修复与再造,使忠者的吞咽,语言和咀嚼功能恢复等,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自1987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瑞典Brancmark系列及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种植体研究组研制的MDIC螺旋式骨融合种植体系列制作全口种植固定义齿。并就其适应证、种植术时机、种植术前的修复计划、修复准备、修复过程及方法作了简要介绍,最后讨论了修复中的注意事项,评价了修复效果及有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37例颌面部嗜伊红细胞淋巴肉芽肿的发病,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中的经验,结合有关文献,作如下分析。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女性7例,男性30例。发病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者为75岁,不同年龄都可发病。本文18~35岁的有15例(40.5%)。发病部位,腮腺区23  相似文献   
34.
医生技术因素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明确医生技术因素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前瞻随机的设计方法,将患者分别分配到学员组和医生组,术后7d来复诊,并记录患者拔牙创异常出血、张口受限和干槽症等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最后做相关的统计处理。结果:学员组患者的拔牙创异常出血和张口受限并发症明显高于医生组,但在干槽症的发病率上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应该提高医生的拔牙操作技术,争取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5.
小儿下颌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小儿下颌骨骨折较为少见。其伤因、骨折部位及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成人不完全相同。本文结合73名住院病例,分析讨论小儿下颌骨骨折的特点,以供临床工作参考。一般资料统计受伤年龄:见表1。5岁以下者19例,6~10岁者38例,11~14岁者16例。以6~10岁居多。  相似文献   
36.
用模态分析法建立人颅颌面骨骼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用模态分析法建立人颅颌面骨骼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方法 以新鲜人尸体颅骨为实验模型,划分37个测点。采用脉冲激励测试技术中1点测量多点敲击的方法,以力锤激励颅骨,同时测量激励和加速度响应曲线。通过数据采集仪将信号送入工作站中进行传递函数分析,建立频向函数矩阵并求出系统的模态参数,进而建立颅颌面骨骼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对模型进行互易性和可靠性检验。结果 洋颅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振动以一阶模态振型为主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伤口液中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创伤愈合中血管再生过程的刺激作用。方法 采用改进的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以TKY-04型雷管为爆炸源,复制颌面部爆炸损伤,选用聚乙烯醇(PVA)海绵收集伤口液,双抗体夹心酶(ELISA)法检测VEGF和bFGF含量。结果 VEGF含量在伤后第1周的内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38.
探讨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等几种主要细胞外基质在颌面部火器伤损伤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取24例杂种犬,采用7.62mm制式枪弹,建立颌面部火器伤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颌面部火器伤损伤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FN进行观察。结果 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以及FN分布在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阳性率较高,尤以炎性细胞聚集区最为明显。Ⅲ型胶原主要在创伤早期  相似文献   
39.
撞击部位对下颌骨不同结构受力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颌骨骨折可以发生在非外力作用部位,但下颌骨不同部位的骨折危险性与撞击作用部位有何种相关关系,尚未见报道.作者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了下颌骨不同部位在撞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40.
骨折后正常骨结构与骨血运均被破坏 ,二者在修复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骨血供改变直接影响着骨折愈合的过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是体内发现的最为有效的血管生成因子 ,它对新生血管形成的多个环节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 ]。本实验应用外源性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rhb FGF)治疗兔下颌骨骨折 ,观察其对骨折局部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rhb FGF/胶原复合物膜的制备超净工作台内将 rhb FGF(珠海东大生物制品公司 ) 8μg用0 .3 ml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与牛胶原蛋白 I型 (北京革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