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51.
某三级传染病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某三级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对该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且上报登记的81例职业暴露者的职业分布、暴露源、途径和程度、暴露后处理及随访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1例职业暴露者以护士(62.96%)和医生(30.86%)为主;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占暴露总人数的79.01%;暴露途径以输液过程针刺伤(45.68%)和手术过程锐器伤(29.63%)为主;暴露后均及时进行检测和预防用药,未发生因职业暴露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结论加强对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完善预防体系,可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危害及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2.
脑室持续外引流常用子脑室内或后颅窝病变和颅内压增高的危重病人,能暂时缓解病情和解除梗阻性脑积水的应急措施。目前我科应用本校制造的脑室引流装置,经20多年的临床使用,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便于消毒,可避免颅内感染。现将我们使用体会介绍如下: 一、脑室外引流装置脑室引流瓶为玻璃球形装置,瓶的上端有一小通气孔。瓶内有“”状细管,可防止引流出来的脑脊液倒流,又可观察脑脊液压力和引流情况。细管接头外接橡皮管与脑室引流管相连。瓶底另一接头接消毒密封瓶以贮藏脑脊液。(见图)  相似文献   
553.
刘建民  赵文元  赵瑞  卢以成  周晓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223-225,F0003
背景:颞叶癫痫的发病与海马神经元丢失死亡有关,但其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具体方式和详尽机制还不清楚,难以确定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Caspase-3)激活及神经元凋亡的必然联系。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中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 设计:开放性实验。 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 材料:实验于2002-06/2003—06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选取出生24h内的SD大鼠10只,雌雄不拘。Caspase-3流式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BD公司,PCR引物由上海皓嘉公司合成。 方法:①将24h内新生SD大鼠断头取脑,解剖出双侧海马,制备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细胞模型。通过全细胞膜片钳对细胞模型放电情况进行检测。以培养8d并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癫痫样放电模型组,以培养8d但未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记录电位变化。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法克隆大鼠全长caspase-3 cDNA.并加以标记;采用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基因表达和神经元凋亡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①Caspase-3基因cDNA的克隆结果。②Caspase-3原位杂交检测结果。③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结果: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产物经12g/L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约800bp DNA片段区带,与预期值一致。DNA序列测定显示所得克隆的开放阅读框架长843bp。②杂交显示空白对照组海马阳性染色神经元少于10%,神经元突起饱满,形成广泛的突触联系。癫痫样放电模型组无镁处理3h后,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无镁处理12h后,有较多强阳性染色神经元,基本保持有神经元突起,但突起变得菲薄。③流式细胞分析显示。无镁处理6h后凋亡细胞开始明显增加,单位时间内凋亡细胞数不尽一致。 结论:癫痫样放电可以启动caspase-3表达,继而介导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554.
脑动脉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破裂出血后的死亡率较高,通过建立脑动脉瘤的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了解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对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帮助。脑动脉瘤动物模型制备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法、介入制作法、血流动力学诱导法、药物诱导法及胰蛋白酶注射法等,本文着重介绍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555.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程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2月用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STN)治疗帕金森病61例,其中单侧30例,双侧31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61例PD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1.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45.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脑深部刺激(DBS)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调节参数,丘脑底核(STN)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靶点。  相似文献   
556.
X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X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效果。方法 :X刀治疗脑转移瘤 5 8例 ,共 78个病灶 ,肿瘤周边剂量平均为 19 73Gy ,一般以 70 %~ 10 0 %等剂量线覆盖肿瘤周边 ,2 8例患者配合全脑放疗。结果 :随访 3~ 2 6个月 ,CT和MRI随访 47例 ,证实肿瘤治疗后完全消失 (CR) 2 0例( 42 6% ) ,大部分消失 (PR) 8例 ( 17 0 % ) ,部分消失 (MR) 8例 ( 17 0 % ) ,无变化 (NC) 6例 ( 12 8% ) ,增大 (PG) 5例 ( 10 6% ) ;脑水肿反应严重 3例。临床随访 5 0例 ,死亡 36例 ,平均存活期 12 0个月 ;生存 14例 ,已平均存活 9 5个月。X刀术后颅外病变稳定者生存期比颅外病变活跃者长。对部分患者应配合全脑放疗。结论 :该技术治疗脑转移瘤近期效果较为满意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7.
周晓平 《光明中医》2010,25(11):2106-210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位主要在滑膜、软骨、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内在病因为肝肾禀赋异常,素体肝热者,风湿热邪易入侵,表现为风湿热型痹阻证;素体肾寒者,风寒湿邪易入侵,表现为风寒湿型痹阻证,素体肝热肾寒者,表现为寒热错杂证。  相似文献   
558.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临床特征、乳腺X线摄影(MG)及MRI表现鉴别非肿块型乳腺癌与乳腺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90例非肿块样强化(NME)乳腺癌或乳腺炎患者为开发组, 另前瞻 性招募同一医院159例乳 腺NME病变患者为验证组。对开发组临床、MG及MRI资料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非肿块型乳腺癌与乳腺炎的独立相关因素并建立临床-MG、临床-MRI-及临床-MG-MRI-模型,于验证组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诊断效能,以SHAP分析评估临床-MG-MRI模型中各参数的贡献价值。结果 共纳入549例549处NME病变,含408处乳腺癌及141处乳腺炎病灶,开发组含305处乳腺癌及85处乳腺炎,验证组含103处乳腺癌及56处乳腺炎。年龄、绝经状态,MG所示可疑钙化,MRI所示病变大小、分布、脂肪抑制T2WI信号强度、内部强化特征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均为鉴别非肿块型乳腺癌与乳腺炎的独立相关因素(P均<0.05)。临床-MG-MRI模型在开发组的曲线下面积(AUC)(0.91)高于临床-MG(0.79)及临床-MRI模型(0.87)(Z=2.341、5.067,P均<0.05),在验证组的AUC为0.90。临床-MG-MRI模型中,年龄、病变大小、可疑钙化和病变内部强化特征对于鉴别非肿块型乳腺癌与乳腺炎的贡献较大。结论 联合应用临床特征、MG及MRI表现能有效鉴别非肿块型乳腺癌与乳腺炎。  相似文献   
559.
高渗盐溶液对脑外伤及合并休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颅脑外伤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有一半以上的创伤性死亡与颅脑外伤有关。休克和颅内高压可加剧继发性脑损伤,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不同浓度的高渗盐溶液可以有效地复苏失血性休克,并能显著降低颅内压,对合并或不合并休克的颅脑外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60.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及MRI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T)后残余小病灶病理完全缓解(pCR)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NAT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患者为建模组,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为外部验证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及NAT前、后MRI影像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残余小病灶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图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结果:HER2阳性,Ki-67高表达和较低的早期信号强化率是乳腺癌NAT后残余小病灶pCR的独立预后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在验证组中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0.95,95%CI 0.85~0.99)和校准能力(C指数=0.93,95%CI 0.88~0.98)。结论:基于临床、病理及MRI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乳腺癌NAT后残余小病灶pCR上显示出较好的预测能力,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