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目的总结微电极导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初步经验,探讨帕金森病的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4例临床表现为混合型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单纯双侧PVP13例,单纯一侧PVP另一侧Vim7例,一侧PVP另一侧同期PVP加Vim4例.术毕、术后1周进行临床疗效观察,UPDRS综合评分对比.结果术毕所有患者的肢体活动灵活性立即得到改善,肢体震颤基本消失.3例术前药物所致“异动症”术后立即消除.术前和术后1周UPDRS评分开状态为61.56±19.65和27.03±10.42,下降56.09%;关状态为89.54±70.45和35.56±10.21,下降60.29%,差异显著.结论微电极导向技术的应用在多靶点毁损治疗中,对准确定位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24例患者毁损术中,通过微电极记录均记录到清晰的苍白球腹后部和丘脑Vim核的放电波形以及出边界时波形消失的改变,保障了靶点定位准确.在PVP手术中,出苍白球腹后部边界后,均明确发现光线照射双眼后所诱发的视束反应电位,对避免视束损伤起重要的指导作用.术后没有发现视野改变.微电极导向多靶点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能够较好控制帕金森病的双侧症状,并且并发症轻微,长期疗效有待于病例数的积累和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82.
局部脑皮层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皮质发育畸形的一个亚型,其下又有众多分类方法,最常用的是Palmini和Tassi等提出的2种根据组织病理学的分类系统.FCD与胚胎发育早期神经元的增殖、移行、组织等过程密切相关,并且有许多基因和蛋白包括细胞骨架系统相关蛋白、多耐药基因和多耐药蛋白转运体等,均参与了FCD异常细胞的发生,诱发癫痫和导致了癫痫的难治性.目前对FCD引起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可以首先尝试使用抗局灶癫痫的药物治疗,其次再考虑行局部病灶的手术切除.根据目前资料,尚不能正确估计两种治疗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83.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是一种微侵袭性的神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新技术,在治疗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和功能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在临床应用较多的有γ-刀和等中心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  相似文献   
484.
脑动脉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破裂出血后的死亡率较高,通过建立脑动脉瘤的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了解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对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帮助。脑动脉瘤动物模型制备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法、介入制作法、血流动力学诱导法、药物诱导法及胰蛋白酶注射法等,本文着重介绍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485.
目前临床开展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原理尚不清除。而正电子放射断层显像术(post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能从生化、代谢、血流灌注、化学递质及神经受体等方面对帕金森病人的大脑局部代谢、突触前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多巴胺D受体进行显影,从而对脑深部电刺激(DBS)的治疗方法进行功能性的研究及评价。目前,关于DBS影响局部脑组织代谢方面的研究较少,而DBS是否伴有多巴胺代谢的改变也尚在研究中。本文对上述问题作一简要综述。1PET概述PET是目前影像学检查的先进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486.
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自膨胀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颈动脉狭窄17例,疾病症状表现为反复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预扩张球囊通过狭窄部位扩张后回撤,自膨胀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回撤外鞘将支架释放,对10例患者应用不可脱卸球囊进行再扩张。结果:支架定位准确,13例患者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管径,3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1例减少70%,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5-13个月(平均9.3个月),无1例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DSA随访10例患者无再狭窄(6-12个月),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7.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其中的4例宽颈假性动脉瘤先植入冠脉孔支架覆盖动脉颈,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另1例窄颈假性动脉瘤单纯行GDC填塞。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治疗,动脉瘤填塞均在95%以上,1例宽颈假性动脉瘤行支架结合GDC治疗后复发,经再次填塞GDC后治愈,1随访5-18个月,载瘤动脉通畅,临床效果优良。结论:从本组资料看,窄颈和宽颈假性动脉瘤可分别采用GDC栓塞和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88.
利用凝胶图象光密度分析系统(GDAS)对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鉴定、纯化生产过程进行质量跟踪控制,减少了生产步骤,优化了提纯工艺,使rhG-CSF产品含量>98%,批间差异<0.15,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89.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手、头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势性和运动性震颤。药物对et有一定的疗效.但难治性et对药物不敏感。随着丘脑毁损术、丘脑深部电刺激术等立体定向技术在et治疗中的应用.et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显著提高了et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0.
本文报告一例罕见的双侧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并对血肿形成机理进行讨论,强调CT扫描的重要性和局限性。患者,男性,45岁,因头部坠落伤1小时而急诊入院。入院检查:呈嗜睡,无定侧神经系统障碍。头颅平片示骨折线从颅顶部中1/3处向两侧颞骨延伸,左侧骨折线已延伸至颅底部。半小时后病人处昏迷状态,瞳孔不等大,左侧大于右侧,右侧肢体偏瘫。CT扫描显示左顶颞部硬脑膜外血肿,右侧有少量渗血。急诊作左额颞顶开颅,清除由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引起的硬脑膜外血肿。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