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枕下远外侧入路的相关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 2 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测量。应用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区和前外侧肿瘤 10例。结果 枕骨髁为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 ,枕下三角为显露椎动脉的重要标志 ,枕下三角由三条肌肉形成 ,即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枕下三角内有椎动脉及肌支 ,椎静脉丛和颈 1神经。测量寰椎横突孔外缘至椎动脉入颅处距离 ,左侧 (16 .87± 2 .0 8)mm、右侧 (16 .79± 1.90 )mm。枕大孔区肿瘤 10例手术中 ,肿瘤全切 6例 ,次全切 3例 ,大部分切除 1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应了解枕大孔区的相关解剖参数和局部解剖结构 ,该入路优点能增加术野空间 ,最大程度上显露肿瘤组织 ,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牵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脑深部刺激(DBS)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采用DBS治疗67例(101侧)患者,其中帕金森病63例,特发性震颤2例及扭转痉挛、舞蹈病各1例。手术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7.3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DBS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有电极放置不准确需要重新调整2例,刺激电极与皮下导线连接处头皮切口破溃1例,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处皮下感染1例,记忆力轻度减退2例,情绪改变7例,肢体异动20例,睁眼困难1例;均未发生明显的致残性永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DBS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微创外科治疗手段,提高术者的手术熟练程度可降低其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脑深部刺激术(DBS)后全脑葡萄糖代谢(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功能影像学变化,探讨其评估手术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2月至2011年7月,18例接受丘脑底核(STN)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在术前1w和术后6个月进行脑部18-F—FDG—PET/CT。结果术前大部分PD患者FDG影像学表现符合PD相关模式(PDRP)。术后异常代谢区域代谢趋向正常改变:纹状体区、中脑、感觉运动区和运动前区皮层的异常高代谢有明显下降;双侧前额叶、扣带回和辅助运动区皮层的异常低代谢有轻度升高。结论FDG影像对PD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和手术疗效有指导意义,但目前尚不能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24.
25.
周晓平  刘涛 《中成药》2011,33(7):1213-1216
温病学家及现代医家对三甲散所治病症的独特病机认识与临床应用,其药效学研究目前主要表现为益智抗痴呆、保护脑组织、抗脑衰老作用;活血化瘀;抗肝纤维化及其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26.
加强血液透析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其工作性质直接影响到透析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感染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为使透析室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医院制定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7.
针刺结合龙氏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龙氏手法与单纯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方法按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采用龙氏手法结合针刺,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方法。通过观察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及疗效标准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3%,对照组为90.91%,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VAS、PPI、PRI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更有利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止痛。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调神通络针刺法和中风常规针刺法(简称常规针刺法),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设定随机数字表,按1∶1比例均匀分组,命名为A组(中风常规针刺),B组(调神通络针刺法)。观察疗效指标(3MS、CLOX1)以及安全性指标。对治疗结果采用意向性分析法(ITT)。结果对于轻度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调神通络针刺法能明显提高认知功能(p<0.01),而常规针刺组不能提高认知功能(p>0.05),调神通络针刺法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以上各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现象。结论调神通络针刺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9.
正确诊断脑肿瘤才能更好地对其处理和治疗。1H MRS是获得肿瘤生化信息的非侵袭技术,其对传统的影像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对于非肿瘤性病灶和不易手术切除而需放疗或化疗的肿瘤性病灶,无创伤并准确判断病灶性质的方法可取代不必要的活检。本文目的是总结当前1H MRS 的应用:(1)诊断病灶;(2)肿瘤分级; (3)观察治疗反应和肿瘤进展情况; (4)协助制订治疗方案;(5)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0.
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工程的发展,使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外科疗效有明显提高,近几年来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效果明显,手术安全,并发症低等优点,DBS在运动障碍性疾病手术中除合理选择颅内靶点外,手术后的DBS程控调节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