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介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和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180例中男性116例,女性64例;年龄19~79岁。其中152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28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结果共切吸腰椎间盘172个,胶原酶溶解腰椎间盘36个。痊愈和显效为770%,总有效率为920%。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果肯定,可作为保守治疗无效且有适应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效果。方法:据有机磷中毒史和临床表现,尽快给予洗胃、导泻和灌肠清除胃肠道毒物,常规应用阿托品和复能剂,清除血液中毒物。常规输氧,昏迷者予气管插管加呼吸机控制呼吸。同时用纳络酮纠正呼衰。结果:本组轻中度患者均抢救成功出院,重症32例,抢救成功29例,死亡3例。结论:尽早合理使用阿托品和复能剂,迅速达到阿托化后,改为间歇给药维持,用药3~5d,至病情好转后停药。或在达到阿托品化后即给予静滴氯磷定亦会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3.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克  杨勤  向燕 《西南军医》2005,7(2):47-48
PET/CT是一种完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依赖型设备,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用于PET/CT显像是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细胞代谢、细胞受体活性和细胞核内的核酸合成与细胞基因的改变,从而达到早期分析和判定组织病变。没有必须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PET/CT是无法发挥临床作用的。目前临床使用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分为血流灌注型显像剂、  相似文献   
84.
屠仁枫  李旭霞  吴风云  陈教  温正暖  周克 《新中医》2021,53(23):154-158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阿片类止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8 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比较2 组疼痛缓解情况、疼痛程度、爆发痛发作次数、盐酸吗啡片解救爆发痛剂量、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疼痛控制满意率。结果:试验组疼痛缓解率85.29%,高于对照组61.76% (P<0.05)。与同组治疗第1 天比较,2 组治疗第3 天、7 天、10 天、14 天疼痛数字评分法(NRS) 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第3 天、7 天、10 天、14 天比较,试验组同期NRS 评分均较低(P<0.05)。与同组治疗第1 周比较,2 组治疗第2 周爆发痛发作次数、盐酸吗啡片解救爆发痛剂量减少(P<0.05);与对照组治疗第2 周比较,试验组治疗第2 周爆发痛发作次数、盐酸吗啡片解救爆发痛剂量均较少(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15-PAL 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EORTC QLQ-C15-PAL 评分均较低(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低于对照组41.18%(P<0.05)。试验组疼痛控制满意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阿片类止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可提高疼痛缓解率,有效减轻疼痛程度,减少爆发痛发作次数及盐酸吗啡片解救爆发痛剂量,降低不良反应,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疼痛控制满意率。  相似文献   
85.
86.
^18F-FDG PET延迟显像技术在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延迟显像对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肺癌患者和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分别进行^18F-FDGPET早期头部至盆腔显像和注射后3h胸部延迟显像,测定两次显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UV),并计算^18F-FDG的储留指数(RI)。结果肺癌组延迟显像SUV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肺癌组的砌也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对于早期显像SUV〉2.5的肺部结节,以RI〉20%为阈值,延迟显像对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0%、80.0%和86.7%。结论^18F-FDGPET延迟显像有助于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结合应用SUV及RI两项指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7.
食管恶性狭窄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Frimberger(1983)报告采用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获得成功以来 ,食管内支架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晚期食管癌所致食管狭窄和食管气管瘘等严重并发症的治疗现状[1] 。但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有效地处理也值得重视。我院从 1997年 7月以来置入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患者 4  相似文献   
88.
PET/CT对肿瘤放疗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克  骆建  吴平  陈治明  杨勤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0):1018-1020
目的:探讨PET/CT对肿瘤放疗策略的影响。方法:对189例恶性肿瘤进行放疗前^18F-FDG全身PET/CT检查,应用标准摄取值(SUV)进行评价,病灶区SUV≥2.5为阳性。结果:PET/CT检查后,56例放射策略发生变化,其中14例(25.0%)改行其他治疗,12例(21.4%)将根治性放疗改为姑息性放疗,18例(32.1%)改变了照射靶区,12例(21.4%)调整了放疗剂量。结论:PET/CT为恶性肿瘤放疗前的全面评估和决策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临床信息,其功能显影和解剖影像同机融合的突出优势,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或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在肺结节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7例有肺结节性病灶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31岁~86岁.应用18F-FDG行全身或局部PET/CT扫描,依据PET图像、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及标准化摄取值(SUV)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7例肺结节性病灶中,18F-FDG放射性摄取值(SUV)≥2.5的32例,<2.5的15例.PET/CT显像诊断肺癌27例,可疑肺癌8例,良性病变12例.手术及穿刺活检后病理诊断:肺癌31例,肺结核9例,炎性假瘤6例,慢性肉芽肿1例.结论:PET/CT显像在肺结节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PET—CT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T/CT在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病理和临床综合检查确诊的178例恶性肿瘤患孝行^18F—FDGPET/CT全身或局部显像,其中头颈部肿瘤15例,肺癌59例,恶性淋巴瘤21例,骨转移瘤55例,脑瘤4例,结、直肠癌4例,转移性淋巴结20例;分析其PET/CT表现,测量兴趣区标准化摄取最大值(SUVmax),勾画生物靶区,评价肿瘤放疗疗效。结果17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新发现淋巴结转移37例;淋巴结伴远处器官转移25例;调整肿瘤的分期62例;勾画生物靶区68例;评估肿瘤放疗后疗效45例:判断放疗后肿瘤残留或复发32例。结论PET/CT在放射治疗应用中具有定性分期准确、勾画生物靶区、判断肿瘤残留、复发和评价疗效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