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38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总结原发性食管腺癌(PEAC)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生物学特征及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外科治疗的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PEAC占同期手术病理证实1613例食管癌的2.2%.按1997年新的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标准,Ⅰ期3例,Ⅱa期14例,Ⅱb期8例,Ⅲ期11例.手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7.5%,16.7%,0(P<0.01),其总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26.9%.手术5年后死于转移癌占77.8%.结论PEA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影响PEAC手术后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为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外侵程度和手术方式.提高早期PEAC的发现率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改善术后远期疗效档  相似文献   
62.
记忆合金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记忆合金腔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 ,并观察长期置入体内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记忆合金支架在变形后 ,用自制的双腔气囊导管置入气管内。定期行纤维内窥镜及影像学检查 ,并对置入气管内 2个月、10个月、14个月后脱落取出的支架表面进行了电镜观察及年腐蚀率测定。结果 :全部 10例患者在支架置入后 ,呼吸困难均立即缓解 ,良性疾病者长期携带支架效果满意。长期置入体内的支架 ,记忆特性没有任何改变。合金的年腐蚀率测定结果远小于Ⅰ级的指标 (3× 10 - 3mm year)。 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严重气管狭窄的患者 ,记忆合金腔内支架能起到减症治疗的目的。长期置入体内的支架仍显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估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结果 :10 8例患者中食管腺癌 2 2例 (男∶女 =3 5∶1,Ⅱ期 15 4 % ,Ⅲ期 76 9% ,Ⅳ期 7 7% ) ,贲门癌86例 (男∶女 =4 6∶1,Ⅰ期 2 9% ,Ⅱ期 7 1% ,Ⅲ期 74 3% ,Ⅳ期 15 7% )。30例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食管癌中位生存期是 3 75个月 ,贲门癌是 9 36个月。根治性切除 (2 6 1个月 )显著高于姑息性切除 (7 1个月 ,P <0 0 5 )。姑息手术者 (7 11个月 )与未治疗者 (11 2 9个月 )无明显差异 (P =0 35 3)。转移淋巴结的数目超过 6个 (P <0 0 5 )或阳性率超过 6 5 6 % (P <0 0 1) ,中位生存期显著缩短。结论 :手术只能显著改善根治性切除的食管和贲门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64.
微创小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微创小切口手术在普胸外科应用中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优缺点。1999年7月至2001年6月施行的124例小切口开胸术(MT)中,采用后外侧小切口82例,腋下小切口17例,前外侧小切口25例。行肺叶切除46例,全肺切除8例,楔形切除27例,纵隔肿瘤切除术13例,肺大Pao结扎及胸膜摩固定术13例,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术2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1例,探查术9例,其他手术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胸痛轻微,恢复快,切口较为美观,说明MT在普胸外科是安全可行的手术,与常规切口开胸手术相比便伤明显减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5.
术中超声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术中超声(intraopertive ultrasonography,IUS)在肺癌手术中检出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能力及其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对28例肺癌患者进行了IUS研究,并和术前CT进行对比,逐区记录纵隔和肺门所发现淋巴结的个数、大小、部位,并分别根据各自标准预测其是否为转移。每例手术均行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清扫,切除的淋巴结均做记录并送病理检查。结果:①CT和IUS的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73.9%(119/161)和86.3%(139/161),P=0.005。②IUS以几何尺寸、声像特征为标准,CT以几何尺寸为标准,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73.7%,88%,66.7%(P=0.149);特异度分别为78.3%,66.7%,75.8%(P=0.666);准确度分别为68.4%,81.8%,64.7%(P=0.174)。结论:IUS是肺癌手术中探查和发现纵隔淋巴结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37例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67.5%的病人无症状,均在原发瘤术后随诊作X线胸片或胸透时发现,部分病人有咳嗽,咯血,胸闷和胸痛。本组手术死亡率5.4%,住院死亡率2.7%,术后1、3、5和7年生存率分别为91.8%,43.3%,36.8%和21.4%,讨论了肺转移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作者认为对肺转移瘤外科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67.
电视胸腔镜在肺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eoseopic surgery,VATS)是对胸腔内疾病进行分期、诊断和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作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已逐渐成为诊断治疗肺癌的一种新方法。我科自1994年1月至2002年8月,经胸腔镜对35例肺癌患者实施了手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冷冻术用于胸部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50例全麻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125,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对照组(n=125,未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术后观察并记录镇痛药物用量、疼痛评分(VAS)及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后镇痛药物用量、VAS评分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冷冻肋间神经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肺癌在我国是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可以对肺癌进行功能显像,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因此应用普遍.随着PET药物和显像技术的发展,它在肺癌诊断、肺癌分期、肺癌疗效监测和肺癌预后判断等过程中也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18F标记RGD多肽的自动化合成方法,并探讨标记物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情况。方法在研究了自动化制备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18F—SFB)的基础上,通过向18F—SFB乙腈溶液中加入RGD多肽、无水DMSO和无水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充分反应得到18F-氟苯甲酰基(FB)-C(RGDyK),即18F—FB—RGD的粗产品,经HPLC系统梯度分离和固相萃取得到纯品18F—FB—RGD,研究其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和竞争实验。结果18F—FB—RGD的标记率为(33.6±3.5)%,合成时间约为110min,放化纯大于98%。荷瘤小鼠注射18F—FB—RGD后30,60,90和120min,肿瘤摄取放射眭分别为(3.43±0.15)、(2.61±0.14)、(211±0.13)、(1.79±O.18)%ID/g,肿瘤/肌肉放射性比值为4.26±0.69至5.80±0,78。用RGD阻断后,肿瘤摄取放射性明显下降,阻断后60min,阻断组放射性摄取[(0.46±0.21)%ID/g]为非阻断性组[(2.87±0.59)%ID/g]的1/6。结论18F—FB—RGD是一种有希望的肿瘤显像剂,用国产模块可自动化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