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透明质酸注射液20 mg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第2天开始予以三花膏外敷治疗适量均匀覆盖患侧膝关节,3天更换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近期疗效及随访6月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近期临床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观察组患者远期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与中药外敷以及联合护理干预治疗KOA的近期及远期的疗效均较确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膝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2.
3.
语言是人类交往信息的重要工具。在护理工作中语言的正确使用尤其重要,护士用语言把知识和感情传给病人,同时又通过语言从病人那里得到信息;用语言给病人以安慰,启发,增强治疗信心。反之,语言不当的表达和信息的错误传递,可导致医疗效果弱化和护患关系紧张的现象,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护士应重视语言的学习与修养。下面谈谈作者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十多年来所观察到的以及病人意见反馈中所领悟到的一些护息语言交流技巧。1重视与病人谈话时的姿态、音量、注意礼貌性用语1.1与病人谈话不仅是为了了解病情,而更多的是了解病人,要… 相似文献
4.
训练急诊护士掌握气管插管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训练急诊护士掌握气管插管术的体会浙江省义乌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吴海玉气管插管术是医院内常用的急救技术操作之一,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方法,在急诊科多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道阻塞、窒息,以及呼吸衰竭和循环骤停的复苏,1983~1992年我院急诊量达31万人次,... 相似文献
5.
护理事故隐患是指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有可能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危险源。众多医疗事故的发生,其原因与管理人员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治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1 存在问题护理事故隐患能否得到及早发现和整改,与护理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表现有以下方面:a.安全观念淡薄,思想麻痹,存有侥幸心理;b.对差错事故的预防缺乏综合治理措施。如基本功的训练、岗前培训、在职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安全知识及法制教育等;c.质量管理凭直观经验的传统方法。质量检查图于形式,任务观点。针对上级的… 相似文献
6.
7.
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失败原因分析及技术改进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分析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方法1994年7月至2003年5月,临床应用逆行岛状皮瓣160例对其中15例于术失败者进行了分析。结果静脉回流障碍是引起逆行岛状皮瓣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9例),其中,发瓣完全坏死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4例;皮瓣的蒂部扭转或受压是术后皮瓣坏死的另一重要原因(3例)。结论吻合皮瓣远端浅静脉可改善逆行皮瓣的静脉同流,切断并结扎皮瓣蒂部浅静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仅依靠逆行岛状皮瓣蒂部的两条伴行静脉能够保证皮瓣的静脉回流。 相似文献
8.
猴头健胃灵胶囊其检验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 ,其中鉴别 (一 )项为猴头菌所含蛋白多糖类成份的鉴别反应。但是在检验中发现其鉴别项尚有改进的余地。为此 ,我们反复进行了实验 ,使鉴别反应明显 ,便于观察。标准中鉴别 (一 )项的叙述为 :取本品内容物 1 g ,加水 5ml,在 50℃~ 60℃的水浴中加热约一小时、滤过、滤液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 1 0ml,置水浴中加热 1 0分钟 ,放冷、滤过 ,取滤液少许 ,加一倍体积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同上法操作 ,应无沉淀生成。另取滤液少许 ,加盐酸 2ml,煮沸 2 0分钟 ,放冷 ,再加过量的氢氧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栓素(TXA2)和前列环素(PG I2)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0例择期行肝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第一肝门阻断前20 m in静脉滴入5%葡萄糖盐水100 ml;实验组在5%葡萄糖盐水100 ml中加入UTI每kg 1.2万U。分别在肝门阻断前、肝门阻断末及肝门再开放60 m in时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浓度。结果两组患者血浆TXB2,6-keto-PGF1α和TXB2/6-keto-PGF1α浓度均增加(P〈0.05),但实验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肝门再开放60m in后TXB2,6-keto-PGF1α和TXB2/6-keto-PGF1α己降到或低于肝门阻断前水平(P〈0.05)。结论血浆TXA2/PG I2比值升高,可能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之一。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抑制TXA2/PG I2比值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了解乌司他丁对重症胆管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术期肝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n=34),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分别给予乌司他丁20万U+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于注药后1h内进行采血检测各项特异性检测指标。术中全程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随时记录各项数据并统计。结果观察组HR较术前明显降低,HR改变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LT和AST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一、三、五天尿中-γGTP和NA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Scr术后第一、三、五天两组间比较差著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重症胆管炎伴中毒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提高患者机体对手术耐受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