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特点和局限性,为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总结了近一年来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肺癌34例,并对原发灶与纵隔转移病灶各自对介入治疗的敏感性进行探讨。[结果]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肺癌原发灶的有效率为61.76%;对纵隔转移灶有效率为11.7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纵隔转移病灶的疗效远较原发灶疗效差,对此组患者应探索一种综合治疗手段,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并探讨顺铂(cisplatin,CDDP)或奈达铂(nedaplatin,NDP)同步放化疗(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y,RCT)对中晚期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在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对确诊为中晚期CC患者72例给予同期RCT治疗,其中36例接受CDDP化疗(每周40 mg/m2,直至外照结束时停止),共3个月,作为对照组,另外36例采用NDP化疗(每周40 mg/m2,直至外照结束时停止),每周1次,共5周,作为观察组。按照UICC指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判定标准评价2组患者近期疗效,并随访1年生存率、1年转移率和1年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为94.4%(34/36),对照组为72.2%(26/36),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400,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1年转移率和1年复发率分别为91.7%(33/36)、5.6%(2/36)和8.3%(3/36),对照组为86.1%(31/36)、25.0%(9/36)和33.3%(12/36),2组一年生存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移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258/6.821;P<0.05);观察组Ⅲ~Ⅳ级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NDP同期RCT治疗中晚期CC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程度和发生率均更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3.
PBL(Problem-based leaning)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模式,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自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了PBL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发展,目前PBL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1],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它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Learing,LBL)"相比,在设计理念、实施方式、评估体系、实际效果等方面均有着根本区别[2]。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有人致力于用肿瘤雌激素受体以预测转移性乳癌对细胞毒类化疗的反应,但其结果各不相同。本文旨在测定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77例病人作了雌激素受体测定,并接受辅助化疗。病人均作改良式乳癌根治术,并进行了随访。组织学均证实有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病例以硬癌为多见。测定标本均取自原发肿瘤。雌激素和黄体酮的受体水平是用每毫克肿瘤组织蛋白质所含受体的毫微微克分子来表示。雌二醇值  相似文献   
95.
在食管癌病人中术前了解转移性淋巴结,对拟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是最重要因素之一,淋巴造影对确定淋巴结的转移范围和监测治疗效果颇为有用。由此可改进有效的淋巴结切除。过去虽有不少报道采用甲状腺内或纵隔内注射造影剂以及纵隔镜及气管镜检查等方法,但都不能正确显示纵隔内转移淋巴结。作者设计经光纤支气管镜穿刺进行纵隔淋巴造影术,可以显示上纵隔转移淋巴结。此法简单、安全,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4个病例,讨论血管造影检测到颈部血管丰富肿块的意义及其与甲状腺癌的关系。[病例报告]例1:女性,44岁,因反复脑血管意外发作而作全脑血管造影,发现甲状腺左叶有一个4cm 大小的血管丰富肿块,由甲状腺上、下动脉供血,并显示有动静脉分流伴早期静脉引流现象,主要回流入左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97.
病例报告 [例1] 住院号141140,女性,57岁。因大便习惯改变三年和大便带血一周于1974年6月10日入院。体检发现直肠前壁距齿状线4cm处有直径2cm“息肉”一枚,质硬,表面有糜烂。6月15日作“息肉”切除。病理检查见肿瘤以大上皮样细胞为主。核仁明显,核分裂相易见。胞浆淡红色,含有黑色素颗  相似文献   
98.
胰岛素瘤的外科治疗(附42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瘤的定位及其多发性、异位性、隐匿性肿瘤的发现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率,对近24年来华山医院外科治疗的42例胰岛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胰岛素瘤是胰岛细胞瘤中最常见者,胰岛素瘤的诊断不难,多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症表现,但术前定位不易,主要依靠B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和CT检查,术后复发率较高(23.8%),主要原因为肿瘤残留。7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其中5例探查发现胰岛素瘤,切除肿瘤后治愈。术前不必过多致力于定位诊断,术中充分显露胰腺,过细的触摸胰腺各个区域是发现肿瘤的主要手段。如不能发现肿瘤,力争做术中B超,术中门静脉置管,分段取血测定胰岛素峰值位置,可指导手术,减少盲目性胰体尾切除。肿瘤完全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和生长融素联合治疗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转归作用。方法 经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25ml/kg建立鼠ANP模型.测定血清IL-8、IL-6、TNF-α、淀粉酶、内毒素和白蛋白;胰腺、肝、心、肺和肾病理观察及细胞超微结构观察.TNFα-mRNA分子转录水平的RT-PCR分析及TNFα的免疫组化原位观察,探讨生长抑素和生长澈素治疗作用。结果 ANP的发生和发展伴有炎性介质的明显升高,与ANP和MODS的发展呈正相关。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对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和TNFα-mRNA过度表达有协同作用、同时亦表明肝脏在ANP中对预防宿主多器官衰竭有重要作用。结论 TNFα-mRNA的高度表达在ANP的进展中至关重要,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的联合治疗对防治MODS的发生和防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鸦胆子油乳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鸦乳是鸦胆子提取物,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其有广谱抗肿瘤活性,70年代曾应用于临床,由于乳粒过大,出现不良反应多,易产生油水分层等问题以后应用减少。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应用新一代鸦胆子油乳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34例,与同期对照组32例肝癌作比较,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症状改善,化疗副反应优于对照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