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9年6月25日我科在全麻下应用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经胸行膈疝修补术。术中应用电钩和双极抓钳充分游离疝囊,并将膈肌缺损完全缝合。手术时间140min,术中未出现损伤肺、心脏及胸主动脉等副损伤。术后第7天顺利出院。随访11个月,无胸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独有的3D监视术野和灵活的仿人手设计显示出其在胸部微创手术领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2.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及其进展,供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尖牙牙体缺损采用纤维桩和铸造桩修复后的牙本质应力大小及应力分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上颌尖牙模型,用ANSYS软件对铸造钴铬合金桩核、玻璃纤维桩核修复后的牙本质应力数值及分布情况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铸造钴铬合金桩与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后,牙本质的唇侧应力峰值均大于舌侧,牙本质Von Mises应力峰值均位于根颈1/3牙根表面,且Von Mises应力值从根颈1/3向根尖1/3呈递减趋势。玻璃纤维桩的Von Mises应力峰值、拉应力峰值、压应力峰值均小于铸造钴铬合金桩(P0.05)。结论:三维有限元分析可较好模拟牙体应力分布,玻璃纤维桩有助于缓解尖牙牙体缺损处所承受的应拉力,降低患牙折裂风险。  相似文献   
64.
维药刺山柑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药刺山柑提取及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BF)形成及清除作用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维药刺山柑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辅助治疗耐药性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醇提法获得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并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的萃取获得不同极性的萃取物;使用96孔板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BF模型,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维药刺山柑不同提取物/萃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F形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维药刺山柑提取物对成熟BF中活菌数的影响,评价其对成熟BF的清除作用。结果维药刺山柑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52.50、50.00、45.00、46.25 mg/m L。当浓度分别为26.26、23.13、25.00、22.50 mg/m L时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可在早期阶段干扰金黄色葡萄球菌BF的形成,致活菌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倍MIC浓度的正丁醇萃取物抗菌活性明显,与青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浓度醇提物及正丁醇萃取物24 h清除BF的作用较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还可以抑制并有效清除金葡菌成熟BF,其高浓度抗菌活性与青霉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在体外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BF形成的作用,并且能通过破坏已形成的BF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为临床辅助治疗耐药性金葡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5.
背景:迷走神经刺激(VNS)治疗儿童药物难治性癫(DRE)国内年龄适应证为3岁以上,目前临床在超年龄适应证应用VNS治疗DRE婴幼儿,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很少。 目的:评估VNS治疗DRE婴幼儿术后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及疗效相关因素。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癫中心行VNS的DRE婴幼儿,且VNS术后规律程控随访至少1年、程控期间刺激电流参数>1 mA。排除VNS期间接受新增抗癫发作治疗(癫外科手术治疗、生酮饮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因各种原因而导致VNS程控关机、中断的患儿。以患儿家长癫日记所记录的所有发作类型的频率作为主要评估依据,行随访有效率(末次随访点较VNS植入前3个月发作频率减少≥50%)和癫发作减少率、考察临床信息及程控参数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主要结局指标:VNS术后有效率和癫发作减少率。 结果:符合本文纳入排除标准的VNS治疗DRE婴幼儿25例,男16例(64%)、女9例。癫起病年龄中位数4.9月,癫病程中位数1.7年,VNS治疗前每月发作中位数555次。VNS电极植入中位年龄2.3岁。病程中曾应用抗癫发作药物(ASM)3~10种,VNS治疗前3个月应用ASM及其他治疗1~4种,能明确DRE病因12例(48%),病程中曾诊断癫综合征18例(72%),存在4、3、2和1种发作形式分别为4、5、6和10例,25例VNS治疗的DRE患儿均存在发育迟缓。VNS术后随访中位数2.4年。VNS术后1年癫发作率最高增加1 367%,最低减少100%,中位数减少52.8%,VNS术后2年癫发作率最高增加1 712%,最低减少100%,中位数减少59.5%。末次随访时有效率为64%,无发作率为20%(5/25),最长随访2年5个月无发作。VNS术后1年、2年有效率均为60%(15/25,9/15)。VNS术后1年15例有效病例中1例在VNS术后2年转为无效;VNS术后1年10例无效病例中2例在术后2年转为有效。未观察到围术期相关不良反应及设备相关不良反应,4例在程控时出现刺激相关不良反应,其中2例为一过性咳嗽,2例为咽部不适,均可在短时间内耐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有效组(16例)和无效组(9例)临床信息、末次程控参数和术后ASM调整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DRE婴幼儿VNS治疗随访1和2年有效率均可达到60%,且安全性较好;VNS治疗DRE的年龄下限仍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能预测痴呆晚期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建立适合住院重度痴呆患者死亡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痴呆患者144例,按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81例和死亡组63例。对影响痴呆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先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痴呆患者死亡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校准度及辨别能力检验。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较长(P<0.05),痴呆起病较晚(P<0.05),痴呆病程较短(P<0.05);存活组患者受教育程度较高(P<0.05),既往合并高血压比例较高(P<0.05)。存活组的肺部感染、发热、白细胞异常、电解质异常、血糖异常、肝肾功能异常和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00),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00),总蛋白水平低于死亡组(P=0.012)。存活组吃饭、穿脱衣、上厕所和行走能力高于死亡组(P<0.05)。肺部感染、血红蛋白值、既往合并高血压、行走、起病年龄和白细胞异常,为重度痴呆患者死亡预测风险因素。预测模型拟合度好。结论:肺部感染、低血红蛋白值、高血压、行走、起病年龄和白细胞异常,为重度痴呆患者死亡预测风险因素,其中高血压和血红蛋白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67.
吴晔  温良  金心 《中国现代医生》2013,(33):94-96,F0003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角回动脉搭桥术(STA—AAGbypass)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9例实施颞浅动脉-角回动脉搭桥术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资料。包括术前及术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的脑血管情况、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显示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术中所见、随访结果。结果术前DSA显示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和(或)闭塞,后循环和(或)颈外动脉和(或)对侧前循环部分代偿,术中多普勒检测颞浅动脉-角回动脉吻合处血流通畅。术后DSA示颞浅动脉-角回动脉吻合通畅,CTP各项参数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3~20个月,无新发脑缺血事件及死亡。结论颞浅动脉-角回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术前及术后需DSA全面评估颅内外血管情况及CTP评估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以国产自体血回输机回输自体血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血液回输机对43例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并在术前、术后24 h进行血常规及凝血四项检查.结果 43例患者自体血回输总量达54 050 ml,平均每例回输血量为(1 257.98+740.72)ml.术后血小板有所下降(P<0.05),但凝血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国产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降低输血的并发症,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安全的节约用血方法,且对凝血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9.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病,有文献报道胆红素结晶沉淀所致组织损坏不仅见于神经系统,在其他组织中也较多见,且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本文通过同步检测3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血、尿a2微球蛋白(a2-MG)含量,探讨a2-MG对新生儿黄疸早期肾功能损害评价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0.
第十一届国际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大会(IATDMCT)于2009年10月3~8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在本届大会上,世界各国从事治疗药物监测与毒理学研究的学者们,交流和分享了近年来本研究领域的各项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