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研究筋骨草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和比色法,检测筋骨草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抗AChE活性的作用。结果:筋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木犀草素对AChE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筋骨草中木犀草素为其抗阿尔茨海默病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乌蕨总黄酮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及热力学性质。方法:采用静态法,考察HPD系列和XAD系列共12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乌蕨总黄酮的吸附及解析特性,确定最佳吸附树脂。根据不同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及Freundlich方程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通过相关系数的分析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并计算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结果:HPD300的吸附效果最好。其吸附焓变ΔH>0,吸附熵变ΔS和吸附自由能ΔG均小于零。结论:HPD300吸附乌蕨总黄酮的过程为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同时,吸附过程为非自发过程,范德华力克服放热过程吸附主动进行。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2年的疗效。方法对初治的慢性乙肝32例(慢性乙肝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10例(肝硬化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1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应用ADV治疗2年,治疗前和治疗后每3个月检测Au等生化指标及HBVDNA等病毒学指标。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基线水平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ADV治疗1年和2年时,3组ALT的复常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时慢性乙肝组HBVDNA水平下降的中位数为5.9log10 U/ml,肝硬化代偿期组为6.2log10 U/ml,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为2.9log U/ml。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在治疗6个月后的病毒学应答比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代偿期组差。结论接受ADV治疗2年的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毒学应答差。  相似文献   
74.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基因分型研究,以确定医院内是否存在MRSA流行。方法:收集我院临床分离的40株MRSA,采用RAPD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40株MRSA经电泳可得到1~11条片段,分为6个基因型。结论:RAPD分型技术简便、快速,在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对近几年来浙江产石荠苧属植物在化学成分、药理学、生药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认为石荠苧属植物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吴晓宁  贾继东 《胃肠病学》2008,13(7):385-387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的临床病理过程,其病因复杂,明确病因至关重要,准确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是观察抗纤维化疗效和确定治疗终点的基础。目前我国肝纤维化的病因仍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但近年来疾病谱已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所占比例相对增加。各种无创性诊断模型在评价肝纤维化的分期和分级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用途,但肝活检仍是肝纤维化分级的金标准。肝纤维化的治疗应立足于病因,并积极探索适用于临床的抗肝纤维化药物。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单药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两种治疗方案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比较研究中入组1年时的患者基线数据特点。方法疗效比较研究的方案为对临床或病理诊断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患者进行随访,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HBV DNA,每半年检测一次甲胎蛋白、凝血功能、腹部超声和肝脏弹性,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至2013年8月,共入组通过临床诊断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382例,截至数据统计时可获得240例患者的随访资料。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6个月。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患者为200例(83.3%),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组为40例(16.7%)。两组在患者年龄、性别、HBeAg及HBV DNA水平分布方面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患者中男性176例(73.3%),女性64例(26.7%),平均年龄为(44.6±11.6)岁,HBeAg阳性占58%,HBV DNA的中位数为5.94(4.33,6.87)log10 IU/ml。上述特点与经典的4 006研究中肝穿证实的肝硬化人群特征相似。结论本研究入组患者1年时,通过临床诊断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基线特征与既往研究中肝穿证实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基线特征相似,恩替卡韦单药组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联合用药组偏组明显。  相似文献   
78.
自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普通干扰素用于治疗丙型肝炎以来,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国内外学者积极探讨基于各种基线因素和早期治疗应答的疗效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加紧研发新型抗HCV药物.  相似文献   
79.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已有三次历史性飞跃,即1992年普通干扰素用于治疗丙型肝炎、1998年利巴韦林的应用和2000年长效干扰素的出现。而2011年5月特拉泼维(Telaprevir)和博赛泼维(Boceprevir)在美国获批上市则标志着丙型肝炎治疗史上的又一次飞跃。特拉泼维和博赛泼维都属于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测ST-T段改变情况。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心电图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组患者ST-T段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ST段缺血性压低、V1-V6 T波直立V1 T>V5 T、V4-V6 T波低平或倒置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ST-T段检测可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诊断也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