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蜕皮甾酮 (ecdysterone ,ED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侧支循环形成的促进作用 ,以及上述过程实现的基本机制是否与蜕皮甾酮上调心肌细胞分泌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有关。方法 ①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实验组给予蜕皮甾酮治疗 7d后进行血清心肌酶测定 ;免疫组化检测VEGF表达 ;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内皮细胞 ,检测毛细血管密度。②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在常氧与缺氧状态下 ,实验组分别给于蜕皮甾酮治疗 ,2 4h后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经计算机扫描 ,图像分析定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蜕皮甾酮治疗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明显降低〔(5 4 10 0±3 15 4)vs (73 5 5 7± 3 2 80 )U·L-1,P <0 0 1〕 ;VEGF表达增强〔(17 76 2± 1 42 0 )vs (2 0 90 5± 0 976 ) ,P <0 0 1〕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1 12 7%± 0 147% )vs (0 793 %±0 0 76 % ) ,P <0 0 1〕。在常氧与缺氧状态下 ,蜕皮甾酮治疗组心肌细胞VEGF表达高于对照组〔(2 5 0 0 0± 0 5 44 )、(2 1 2 86± 1 0 96 )vs (31 381± 0 912 )、(2 3 5 71± 0 95 7) ,P <0 0 1〕。结论 蜕皮甾酮通过刺激心肌分泌VEGF ,促进大鼠缺血区侧支循环建立 ,增加毛细血管密度 ,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伴有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血清Gd-IgA1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住院且尿蛋白定量为1-3.5 g/d的初次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单用ACEI/ARB;B组(30例),ACEI/ARB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5mg/kg);C组(30例),ACEI/ARB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霉酚酸酯(1.0-1.5 g/d),治疗时间为1年。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收集治疗前、治疗1年后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Gd-IgA1,分析血清Gd-IgA1与伴有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前,与D组相比,A组、B组和C组患者的血清Gd-IgA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1年后,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血清Gd-IgA1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B组和C组治疗后的血清Gd-IgA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前后血清GdIgA1水平与同时期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P<0.05)。与肾脏病理分级低的患者相比,肾脏病理分级高的患者肾穿刺时血清Gd-IgA1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1年后,B组和C组的部分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均高于A组,无效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Gd-IgA1水平在伴有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中明显升高,且该水平与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肾脏病理等相关。对尿蛋白定量在1-3.5 g/d的IgA肾病患者,与单用ACEI/ARB相比,联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miR-20a-5p调控HOXB13基因表达抑制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转染HOXB13过表达质粒与HOXB13 siRNA到肺癌细胞系A549,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OXB1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及EdU实验检测HOXB13对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HOXB13可能结合的miRNA;通过qRT-PCR检测转染miR-20a-5p mimic与miR-20a-5p inhibitor到肺癌细胞系后miR-20a-5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OXB13在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CCK-8及EdU实验检测miR-20a-5p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在A549细胞中共转染miR-20a-5p mimic及HOXB13过表达质粒,CCK-8及EdU实验检测A549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HOXB13促进了A549细胞的增殖(P<0.05);生物信息学筛选出HOXB13可能结合的miRNA为miR-20a-5p;在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20a-5p后,HOXB13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而干扰miR-20a-5p表达后,HOXB13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5);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miR-20a-5p与HOXB13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相反,miR-20a-5p及HOXB13同时过表达,细胞增殖情况介于单独过表达miR-20a-5p及单独过表达HOXB13组之间(P<0.05)。结论 miR-20a-5p调控HOXB13基因表达抑制肺癌细胞系A549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4.
高血糖对动脉瘤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糖水平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糖水平。用Cox回归来分析入院时血糖的平均值、住院期间血糖的平均值、胰岛素用量、糖尿病病史、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结果在175例患者中,53例(30.4%)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入院时血糖为(9.7±2.2)mmol/L和住院期间血糖值(9.2±1.4)mmol/L相比,显著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期间血糖值[RR=1.02,95%可信区间(CI)1.02~1.04],Hunt-Hess≥3级[RR=2.22,95%可信区间(CI)1.20~3.98],FisherⅢ级[RR=1.26,95%可信区间(CI)1.14~3.0]是影响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糖是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控制高血糖可减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5.
经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科应用桡骨远端 T 形钢板经后外侧入路固定后踝、结合内外踝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5例三踝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低氧处理对不同年龄 C57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法从3~6周年轻C57小鼠(年轻组)股骨和胫骨的骨髓中提取、分离 BMSCs,传代至第6代,部分于37℃、5%CO2条件下中常规培养,连续5 d观察细胞的形态及数目,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部分细胞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另取第6代BMSCs,随机分为低氧处理组(37℃、5%O2条件下培养30 min,再常规培养)和阴性对照组(不行低氧处理,仅常规培养),常规培养8h后固定细胞,结晶紫染色。观察两组细胞处理前后的数量变化。全骨髓法提取18~24个月老龄C57小鼠(老龄组)的骨髓细胞常规培养,连续12 d 观察细胞的形态及数目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将老龄组C57小鼠的骨髓贴壁细胞分为低氧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处理方法同年轻小鼠低氧处理和阴性对照组,于常规培养24 h后固定细胞,结晶紫染色,观察两组细胞处理前后的数量变化。结果:年轻 C57小鼠 BM-SCs 增殖能力强,可传代至第6代,经过5 d的培养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并具有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能力;但经低氧处理后,BMSCs呈片状脱落。老龄C57小鼠的骨髓贴壁细胞增殖能力差,经过12 d 的原代培养,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并且只有一个集落形成;经低氧处理,贴壁细胞数量锐减,无新的集落形成。结论:低氧处理不能在体外扩增阶段提高C57小鼠BMSCs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01—2016-12-31期间于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接受MDT模式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4例,对该群患者的病例特点、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35.58%)及消化性溃疡(34.62%),采用MDT策略后,79.17%的患者在入院24h内完成内镜检查(治疗),最终92例(88.46%)患者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2.93±8.34)d。结论:MDT策略的实施可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诊疗效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方对肾阴虚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加利血平诱发肾阴虚小鼠模型,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肾阴虚小鼠耐缺氧、抗疲劳、耐低温和耐高温的影响.结果:补肾活血方明显延长肾阴虚小鼠耐缺氧和游泳时间,可使肾阴虚小鼠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存活时间延长.结论:补肾活血方具有较好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蜕皮甾酮体外促进人表皮干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EDS)对人表皮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中性蛋白水解酶-Ⅳ型胶原黏附法分离正常人包皮的表皮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第3代细胞β1整合素、角蛋白19(K19)、K14、K10抗原表达以鉴定表皮干细胞。分别用EDS终浓度为0(对照组)、10、20、40、80、160mg/L的Epilife培养基培养表皮干细胞,于培养1d、2d、3d、4d时用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MTT)法于酶标仪上检测490nm处的吸光度值(A值),判定EDS对表皮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4d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改变,计算增殖指数(PI)。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提示β1整合素、K19、K14抗原明显阳性,K10抗原阴性。培养1d、2d时,20、40、80mg/L组吸光度高于对照组(P〈0.05),10、160mg/L组吸光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培养3d、4d时,各实验组吸光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所检测的吸光度值均以80mg/L时最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实验组PI值分别为40.00%、40.41%、40.96%、43.76%、40.87%,均高于对照组35.53%;实验组中以80mg/L时最高。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EDS能促进人表皮干细胞的增殖,该促进作用在80mg/L时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0.
十二指肠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误诊误治屡见不鲜。我院 1997~ 1999年经胃镜、大肠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疾病 2 546例 ,其中 11例以血便为突出症状而误诊为下消化道出血。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4 3~ 79岁 ,平均 6 2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4 .5年。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以血便为主要症状 ,其中间断少量至中量血便 7例 ,大量血便伴轻、中度休克 4例 ;脐周隐痛及不定位腹痛 7例 ,1例并发贫血性心脏病。血红蛋白 <6 0 g/ L4例 ,6~ 11g/ L7例。所有病例因经济及设备条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