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总结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的骨盆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对北京积水潭医院2008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例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骨盆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患者病史、损伤程度、急诊救治等特征,通过影像学判断损伤情况,给予手术治疗,术后功能锻炼,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估术后恢复情况,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全部6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感染和术后神经症状出现,X线示骶髂关节复位良好。随访1.6年(8个月至2年),患者6个月后Majeed功能评分优2例、良2例、可1例、差1例,评分差的病例主要表现为持续疼痛,肢体活动能力下降,行走长距离时需用手杖,有跛行。评分低的2例患者不能恢复原有工作。结论: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的骨盆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急诊处理困难,应尽早手术,前方入路有利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髋臼骨折围手术期康复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经急诊收治入院行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病例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试验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髋臼骨折治疗,试验组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的髋臼骨折围手术期康复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共24周。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时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BI)评分和Majeed骨盆功能评分。结果 共获得76例病例完整随访资料。两组不同时期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Z|<1.926, P> 0.05)。试验组BI评分在出院,术后2周、6周和12周随访时均高于对照组(|Z|> 2.121, P <0.05);术前和术后24周,两组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Z|<1.862, P> 0.05)。试验组Majeed骨盆功能评分在术后2周、6周、12周和24周随访时均高于对照组(|Z|> 2.428, P <0.05)。试验组在术后6周、12周、24周Majeed骨盆功能评分为“优”的患...  相似文献   
43.
桡骨远端骨折是急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无论是采取保守治疗或是作为手术前的处理,闭合整复石膏固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指导下,规范的无痛闭合整复及石膏固定可以减少患者应激,进一步优化此流程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经全国创伤骨科专家讨论,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ERAS理念为指导,特制定该共识,为医务人员在治疗此类骨折时提供指导。该共识适用于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44.
在骨折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预防并发症以及在并发症出现后如何进行合理的处理,是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折的并发症种类繁多,与患者的因素、骨折的部位等密切相关,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分类方法。有些并发症与患者的年龄和身体健康情况密切相关,例如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容易出现认知能力甚至意识的障碍、心血管或肺部问题、泌尿系感染、电解质紊乱、褥疮等并发症。有些并发症和骨折的治疗方式及个体  相似文献   
45.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对于任何创伤骨科医师都是一个挑战。在诸多问题上仍然需要通过研究提供更高等级证据,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引入以及循证医学的发展,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做出多方面的改进,以使患者的主观体验及客观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经过全国创伤骨科专家的讨论后达成本共识,为在急诊情况下处理开放性骨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多学科协作模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进一步完善临床诊疗路径的突破点。 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创伤骨科以多学科协作模式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包括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手术治疗率、受伤至急诊时间、急诊至入院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入院48 h内手术率、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等。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 275例,平均年龄79.7岁(65~105岁);男性663例(29.1%),女性1 612例(70.9%);股骨颈骨折1 219例(53.6%),股骨粗隆间骨折1 016例(44.7%),股骨粗隆下骨折40例(1.8%);ASA评分高分级占比49.6%;手术治疗率为97.7%;院内死亡率为0.2%(4例)。相较于2019年,2020年所收治患者受伤至急诊平均时间明显延长(1.7 d VS. 3.4 d,P=0.000),急诊至入院平均时间无明显变化(23.4 h VS. 24.0 h,P=0.109),入院至手术平均时间略有增长(30.7 h VS. 38.3 h,P=0.000),入院48 h内手术率有所下降(82.1% VS. 72.4%,P=0.000),平均住院时间略有延长(4.1 d VS. 4.3 d,P=0.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16.9% VS. 22.5%,P=0.001),主要体现在压疮、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结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诊疗模式院内死亡率极低;有效地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可能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评价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42例,采取闭合复位33侧,切开复位16侧。导航操作14例,其余为X线透视下进行。影像学评价采用Majeed影像学评分。功能评价采用Majeed和Harris评分。使用χ2检验确定影响结局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影响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平均随访34个月。术后X线片Majeed影像学评分优25例,良14例,一般3例。功能评价Majeed评分优29例,良13例;Harris评分优31例,良11例。优良率100%。术前合并神经损伤的11例,2例完全恢复,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影响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腰骶神经丛、坐骨神经损伤。结论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技术可有效稳定骨盆后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应力求解剖复位并尽力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适应证及方法 ,初步评估手术效果. 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收治16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Tile分型:B2型2例,B3型3例;C2型8例(2例合并髋臼骨折),C3型3例(1例合并髋臼骨折).透视导航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14例26枚螺钉,耻骨支螺钉9例15枚螺钉,耻骨联合螺钉4例4枚螺钉,髋臼前柱螺钉2例2枚螺钉.术后根据影像资料评估螺钉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分别记录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术中透视时间. 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9.6±2.3)d(63~527 d)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7.7±9.7)d.3例患者术后有轻微会阴区及下肢麻木症状,无其他螺钉置入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及CT确认所有螺钉位置均满意.平均每枚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置入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26.39±6.23)、(0.57±0.03)min,(18.20±1.59)、(0.61±0.13)min,(13.70±2.13)、(0.33±0.06)min,(19.40±0.79)、(0.63±0.02)min.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骶髂关节脱位或者骶骨骨折、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是术中透视影像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适应证,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50.
的带锁髓内针重新固定,或者辅助钢板固定,加上自体骨植骨是治疗这种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