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呃逆是指胃气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肝病顽固性呃逆是指在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晚期等肝细胞损伤较重的基础下,轻症则在治疗后好转,重者则提示胃气大败,疾病预后不良的一种表现。呃逆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主要是膈神经受到刺激,兴奋性增高,反射在大脑皮层,引起膈肌不自主的阵发性痉挛的一种临床表现~[1]。若持续48h及以上即  相似文献   
42.
乳头状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全甲状腺切除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其优点是可彻底清除病变、减少复查和降低再次手术概率等[1]。但是全甲状腺切除术导致的术后永久性低钙、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因此全甲状腺切除术的应用指征及价值在中国国内外有着广泛的争议[3]。本研究仅就本院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65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3.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免疫功能特异性损伤,最终导致HBV感染的慢性化。现代研究表明,激活的特异性炎症细胞及其所释放的细胞因子IFNγ、IL-4,在病毒清除及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对免疫调控系统(特别是IFNγ、IL-4等)也产生广泛的影响。就近年来中西医有关CHB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中医药从免疫调控角度打破CHB的免疫耐受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4.
<正>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持续感染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中等程度流行区,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1]。近年来CHB免疫学方面取得不少进展。自死亡程序分子PD-1于1992年首次被发现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总结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23例诊断为宫颈妊娠并行子宫动脉造影术及化疗栓塞术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全过程中进行精细临床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介绍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安全性和优越性,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以更好地配合手术;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过敏反应发生情况;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症状.结果 22例患者介入术后1个月复查血β-HCG降至正常,B超检查子宫颈恢复正常大小,1例原发性宫颈妊娠而后继发绒毛膜癌,介入治疗后2个月行子宫全切术,术后l周复查β-HCG降至正常.未发生与治疗及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对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把组织出血控制在最小范围,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在腹部大手术后病人液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18例择期腹部大手术病人分为三组:中分子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130/0.4,HES)组、晶体组和蛋白组。三组病人术中皆按晶胶比2:1给予平衡盐溶液和加玛,术后加玛组按晶:胶比2:1给予晶体液和HES,晶体组只给予晶体液,蛋白组则在晶体组液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0%白蛋白10g qd×5。分别测定各组病人术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静脉血乳酸与丙酮酸比值(L/P)、术中和术后输血、输液量、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结果。结果晶体组和蛋白组手术后第一和第二天CVP和MAP显著低于HES组、L/P显著高于HES组,且两组SIRS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显著高于HES组,三组间术中和术后输血、输液量、围手术期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大手术病人术后使用HES较传统的晶体液和白蛋白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平片、CT,MRI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8例骨样骨瘤均摄平片,其中16例经CT检查,4例行MRI检查;分析骨样骨瘤的平片、CT,MBI影像学表现.结果骨样骨瘤典型表现为瘤巢及周围反应性骨质硬化,且随病变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诊断准确性平片为92.9%,CT为100%,MRI为83.3%.结论平片是诊断骨样骨瘤的基本手段,CT为最可靠方法,MRI需结合平片、CT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各种影像表现,重点是确定X线和CT表现以及MRI表现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搜集了经临床追踪或手术病理证实25例患,25例全部摄平片,其中12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扫描,并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MRI特点。结果 25例共30个病灶,其中16个位于股骨下干骺端,5个位于股骨近端,4个位于胫骨近端,3个位于腓骨干骺端,1个位于尺骨下端,1个位于锁骨。单骨单发21例;多发4例中,单骨双发一例,双骨单发2例,3骨单发病灶1例。X线表现;缺损的大小为0.6~36cm,病灶位于干骺端皮质内或自骨皮质膨向髓腔,呈卵圆形、分叶状或“泪滴”状偏心性骨皮质缺损区,病变长轴与骨干平行,病灶表面可无骨壳,周有骨性硬化边,局部皮质可膨大变薄或毛糙,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部分缺损内有纵行骨性分隔。CT表现12个病灶为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无膨胀骨质破坏区,外侧骨壳完整或缺损,邻近骨质无骨膜反应,28个病灶邻近软组织无肿胀,仅两个有轻微肿胀。MRI:5例MRI表现T1WI、T2WI均为低信号,周边硬化缘更低。30个病灶随访观察,无1例病灶扩大或出现新病灶,18个病灶随访复查逐渐被增生骨质填充缩小,8个病灶无变化,4个病灶经复查,病灶完全消失。结论 X线、CT和MRI对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能进行准确诊断,观察随访可了解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转归过程。  相似文献   
49.
脑血吸虫病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脑血吸虫病的CT和MRI表现与手术后病理材料进行分析,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和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颐性分析65例脑血吸虫病的CT和MRI平扫和增强表现,并结合4例手术后病理材料进行比较。结果 病灶位于脑皮层或皮层下区,直径多在5~35mm。病灶密度或信号与脑灰质一致,周围水肿环绕。增强后病灶小结节呈簇状聚集成团,明显延迟强化延迟消退。结论 脑血吸虫病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如出现上述征象高度提示脑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MRI延迟动态增强扫描表现。方法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20例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MRI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资料。结果60s内病灶无强化;120s-5min内出现大小不等、散在多发的小结节状轻度强化;5-10min后结节灶高度强化,且逐渐融合成团;10min后病灶强化逐渐消退。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具有“慢强化、慢消退、融合成团”的特征性表现,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