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1.
肿瘤治疗中由于化疗或放疗引起骨髓功能抑制而致血小板急剧下降 ,临床通常输注浓缩血小板作为有效治疗措施预防患者出血以完成治疗方案。随着血小板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其输注作用、输注效果及无效输注亦倍受关注。笔者对我院输注血小板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9- 0 7~ 2 0 0 0 - 0 3在我院化疗或放疗期间输注血小板的恶性肿瘤患者 5 2例 :男 37例 ,女 15例 ,年龄 2 6~ 74岁平均 5 1.4岁 ;其中肺癌和肺部转移癌 18例 ,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淋巴瘤各 5例 ,直肠癌 3例 ,宫体癌、多发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改进经典式肝移植术中大腔静脉及门静脉重建方法,观察该方法对提高吻合速度与质量、缩短无肝期、减少无肝期对机体的严重影响及缩短手术时间的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5—02/2006—03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动物外科完成。①3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供受体各16只,进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②在不使用静脉转流的情况下,利用氧化钛涂层磁环进行大血管的快速重建,在供肝修整时选用相应口径的磁环将血管断端外翻套入磁环,然后荷包缝合固定。③在受体肝脏游离切除以后,将相应口径的磁环套入血管断端,使用尖镊子外翻固定。④检查血管方向,然后快速对合,开放血流。⑤如果发现吻合口扭曲,可以轻度旋转磁环进行调整,至最佳位置。⑥观察受体总手术时间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吻合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吻合口情况及肝移植术后存活情况。 结果:预实验选用犬12只,正式实验20只,进入结果分析20只。①手术时间:受体犬总手术时间(3.24&;#177;0.49)h,其中无肝期(5.89&;#177;2.27)min.肝下下腔静脉吻合时间约(3.89&;#177;0.73)min。②血流动力学:受体犬在不使用静脉转流的情况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不用升压药,平均补液(730.56&;#177;150.56)mL。③吻合口情况:血管吻合口通畅无狭窄,均无渗血,少数扭曲吻合口通过轻度旋转磁环予以纠正,术后均无血栓形成,术后27d愈合良好。④术后存活情况:正式实验手术10例,存活9例。 结论:使用磁环进行犬肝移植大血管重建,吻合过程简便,无肝期明显缩短。但是有异物存留体内的缺点,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在接受不同类型的血小板输注后的输注效果,探讨有助于解决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方法。方法:对223例曾经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肿瘤患者按照输注的血小板类型分为单采辐照、单采非辐照、手工辐照、手工非辐照4组,通过CCI值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输注后疗效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在单采和手工血小板中,辐照组的有效输注率均略高于非辐照组,在辐照和非辐照血小板中,手工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高于单采血小板;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输后有明显症状改善者单采血小板优于手工血小板。但均未达到统计学的显著差异。结论:总体上手工血小板的输注疗效不亚于单采血小板,辐照血小板有助于提高输注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辐照手工血小板。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面部皮炎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皮肤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面部皮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药物导入结合冷喷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药物于皮损处涂抹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5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面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后轻度刺痛2例,患者可耐受,后自行缓解.结论面部皮炎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处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反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5.
血小板和冷沉淀在肝脏及其它外科手术中的联合输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目前在人类常见的肿瘤当中,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在第六位,死亡率排在第三位,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因素。我国是肝癌发病大国,高发年龄40~50岁,由于起病隐匿(40%诊断时没有症状),因此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充分利用"外科梦工场"这个外科实验教学平台,以"外科创新小课题"着力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取得初步效果的经验与实践.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dysfuncton,AR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2000年11月~2006年8月实施的107例次原位肝移植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术后ARD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筛选相关临床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MELD评分、术前RD、术中低血压累计时间、术中输血量与术后早期ARD成正相关,而与术中总尿量呈负相关。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肝功能MELD评分(P=0.30)和术中输血量(P=0.40)是术后早期AR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早期ARD是一种后果严重的肝移植并发症,常导致受体死亡。影响术后早期ARD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术前肝功能MELD评分和术中输血量是术后早期AR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二者与患者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54例脂代谢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113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采用PCR-荧光探针技术检测SLCOIB1和APOE的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探讨高脂血症患者SLCOIB1和APOE基因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高脂血症患者SLCO1B1基因以正常代谢性基因表型(*1a/*1a、*1a/*1b和*1b/*1b)为主,占所有基因型的79.9%,其中各单体基因型频率分布以1b型占比最高,为64.4%,疾病组和健康人对照组基因表型频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者APOE基因表型以E3组(E3/E3和E2/E4)为主,占比66.9%,APOE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以E3表型占比最高,为76.7%;疾病组E3基因表型明显低于健康人对照组,E4基因表型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者SLCO1B1各基因表型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血管钠肽(VNP)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体重200~25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VNP组(V组)、PD98059+VNP组(P+V组), 每组5只。大鼠肝热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动脉夹夹闭肝左叶和肝中叶的肝动脉和门静脉45 min, 然后再灌注120 min。V组于缺血前10 min注射VNP, P+V组在给予VNP前20 min注射PD98059, 再行VNP给药和缺血再灌注处理。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 以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磷酸化的ERK (p-ERK)1/2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相比, I/R组和P+V组血清ALT[(489.65±11.22)、(333.05±24.77)比(33.78±4.88)U/L]、AST[(651.43±14.99)、(503.18±21.48)比...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在传统的消融手术中,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二维影像对肿瘤大小、位置、形态进行粗略估算从而进行手术方案规划。这种方式严重依赖医生的主观经验和专业技能,极易造成消融范围过大或不彻底,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科学的术前规划和精准的消融电极及电场作用区域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胰腺肿瘤最优空间覆盖模型算法,以为胰腺肿瘤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提供最佳电场作用区域。方法 基于单根双极高压脉冲电极产生的电场消融区域为椭球体,在椭球长轴方向与电极导入路径即胰管方向相同、球心在胰管上及长短轴轴长满足一定比例关系的约束条件下,首先利用积极集算法求解球心,再借助Rodrigues旋转求解正定矩阵,得到的椭球即为电场作用区域,然后对长短轴轴长比值进行迭代寻优,最后将肿瘤在椭球中的占比作为评价指标以寻找最小消融椭球即最优电场作用区域。本文在公开数据集MSD上进行广泛实验寻找每个病例肿瘤的最小消融椭球及其占比。结果 最小消融椭球与肿瘤的几何形状及其距胰管的位置密切相关,对于大多数病例,肿瘤在最小消融椭球中的占比在20%~50%之间,最高能达到59.5%。结论 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为胰腺肿瘤不可逆电穿孔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