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评价口服等渗甘露醇胃肠低张造影结合能谱成像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消化道病变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检查当日口服2.5%甘露醇等渗溶液行肠道充盈并低张。采用双能CT宝石能谱成像技术行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应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组织最佳对比噪声比(CNR)的单能图像,结合水一碘分离图及能谱曲线分析,并在ADW4.5工作站上进行MPR、MIP和VRT。结果56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检查,胃肠道适度扩张、充盈密度均匀,气粪影干扰少,胃壁及肠壁与低密度的胃腔和肠腔形成鲜明的对比。清楚显示胃肿瘤15例,小肠肿瘤9例,小肠Crohn病2例,小肠过敏性紫癜1例,小肠血管畸形2例,结肠肿瘤13例,结肠息肉8例,直肠肿瘤6例,直肠息肉2例,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缺血3例。结论口服等渗甘露醇胃肠低张造影可以提供良好的胃肠道显示背景,是一种安全、方便、高效的胃肠检查方法,同时结合能谱成像,可突显小病灶,优化血管成像,判断病灶同源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且可真正达到胃肠道一站式检查。  相似文献   
12.
血脂又称血浆脂类,与全身相比其含量只占其小部分,其代谢却非常活跃。测定血浆脂类可及时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状况。就测定方法而言,从历史上看,测定血浆胆固醇是最古老的先行方法,其后陆续进行PL、TG和FFA的定量测定,以后又增加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测定[1]。这些项目,是目前临床用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血管源性急性腹痛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A检查诊断的32例血管源性急性腹痛患者的手术和CT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结果 32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破裂出血6例,其中脾动脉瘤、肾动脉瘤、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各1例,3例为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16例,主动脉壁内血肿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5例,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2例。薄层轴位图像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能清晰地显示不同血管源性病变及并发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安全、快捷、无创、精准等特点,可作为血管源性急性腹痛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详细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似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CTA检查数据信息影像资料;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资料(SCA)进行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比较,并分析CTA检查诊断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综合分析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可评估冠状动脉血管共160支,CTA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无狭窄为95.3%、97.1%、97.6%、94.3%、96.1%;轻度程度狭窄为为66.7%、96.7%、70.5%、95.3%、86.4%;中度程度狭窄为77.8%、94.5%、75.0%、95.2%、91.6%;重度程度狭窄率为83.3%、94.6%、74.1%、96.8%和92.9%。影响CT影像数据质量的因素,包括患者运动伪影、血管壁钙化斑块、心脏高心率等相关因素。结论 CTA检查与SCA检查之间差异无显著性,CTA检查在临床应用上有更多的技术性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前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主要方法之一。多层螺旋CT已成为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术前、后心房和肺静脉成像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本文现就多层螺旋CT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和术后的临床状况和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易嵌顿并发肠梗阻腹外疝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经手术证实腹外疝并发肠梗阻的螺旋CT表现。结果 24例中,根据疝所在的位置,螺旋CT诊断腹股沟斜疝16例(右侧10例、左侧6例),腹股沟直疝1例,股疝3例(右侧2例、左侧1例),闭孔疝2例(右侧),腹壁切口疝2例。疝囊内容物均为小肠,伴大网膜7例(腹股沟斜疝6例、腹股沟直疝1例)。小肠不全梗阻11例,完全性梗阻13例,腹腔积液3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不仅能明确腹外疝并发肠梗阻的部位及程度,而且能为临床提供疝内容物的种类、大小、与周围解剖关系等精细信息,对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CT平扫与CT血管造影(CT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26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然后行CTA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20例为典型主动脉夹层,6例为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按Stanford分型,A型10例,B型16例。20例典型病例中19例CT平扫可见撕裂内膜片,1例只可见主动脉增宽,增强后可见内膜片分隔真假腔内均有造影剂进入。结论主动脉夹层需要增强扫描,但在受各种条件限制、患者不能及时进行检查时,CT平扫可以提示主动脉夹层的存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CT介入导向下臭氧、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臭氧盘内置管注射(29例)和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椎管内置管注射治疗(25例),术后3个月随访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54例59个椎间盘均注射成功术后3个月随访,单纯臭氧组和臭氧联合胶原酶组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分别为11例、15例、3例、89.7%和18例、6例、1例、96%,所有病例总体有效率92.6%,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CT介入引导向下注射臭氧、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高、定位准确、副反应少、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关系,探讨炎症状态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14例,将214例hs-CRP<3 mg/L的病例分为低炎症组,将200例hs-CRP≥3mg/L的病例分为高炎症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差异,并分析hs-CRP与心功能和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①高炎症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均差于低炎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hs-CRP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相关性较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r=-0.26,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r=0.35,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r=0.27,心功能分级(NYHA):r=0.47],与肾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尿素氮(BUN):r=0.18,血肌酐(SCr):r =0.11,胱抑素C(CysC):r=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炎症状态严重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炎症在扩张型心肌病病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到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56例SAH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52例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CTA检查结果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56例患者中CTA检出动脉瘤43例,动静脉畸形(AVM)5例,静脉窦血栓3例,阴性5例;在同时接受DSA检查的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5例,AVM 5例,阴性1例,其中除1例CTA发现并经临床证实的动脉瘤DSA检查为阴性外,其余全部证实CTA诊断.CTA对SAH病因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为95.8%,DSA分别为98%和100%.结论 多层螺旋CTA对SAH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无创、快速、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脑血管立体成像技术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性高,可显示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及周边关系,有助于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难度的评估,可作为急诊SAH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