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与代谢综合征紧密联系且相互影响,而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肥胖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成成分更是被深入研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目前治疗OSAHS最主要的方法.该...  相似文献   
42.
余红  叶贤伟  万自芬  刘维佳  李敏  张湘燕 《重庆医学》2012,41(28):2919-2921,2900
目的探讨Snail1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分别检测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Snail1蛋白、MMP-1蛋白的表达,以及Snail1mRNA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Snail1蛋白和mRNA水平以及MMP-1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0,P<0.05,P=0.000)。Snail1蛋白和MMP-1蛋白表达的增高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均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化程度无关(P>0.05)。癌组织Snail1蛋白的过度表达和MMP-1的表达上调相关(P<0.01)。结论 Snail1和MMP-1表达增高是NSCLC侵入和转移过程中的频发事件,可能是判断不良预后的有价值指标和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43.
对539例院内及院外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行痰细菌培养,其中294例培养出病原菌,检出率为35%。共分离菌株300株、菌属20种,其中G^+菌161株,占53.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属、G^-菌为139株。主要为克雷伯氏杆菌属、埃工菌属、肠杆菌属。用标准药敏纸片法测定下呼吸道感染的六种主要菌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发现阿米卡星。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贵州省少数民族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行为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等的影响,为临床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3年1-12月,选取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少数民族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标准的118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及每月随访,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戒烟状况、规律用药、康复锻炼及生活质量(CAT问卷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18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观察组6个月前后比较,戒烟比例增高(28.6%VS71.4%),规律用药比例提高(46.4%VS75.0%),康复锻炼比例提高(28.6%VS57.1%),CAT问卷评分降低[(18.93±5.91)VS(14.04±6.17)],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6个月前后比较,戒烟比例(27.4%VS45.1%)、规律用药比例(41.9%VS38.7%)、康复锻炼比例(38.7%VS29.0%),CAT问卷评分[(22.10±7.19)VS(25.77±7.3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规律用药、康复锻炼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T 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可改变COPD患者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对贵州少数民族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液免疫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为临床上评估该药治疗COPD的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同期门诊随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60例,健康人分为老年健康组(n=30)和非老年健康组(n=30),均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测定IL-8、TNF-α、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含量。COPD稳定期患者再随机分成2组:A组30例,B组30例。COPD B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0.35 mg/d,肌肉注射,3次/周;COPD A组只接受稳定期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1个月,于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IL-8、TNF-α、Ig A、Ig G、Ig M含量。结果老年健康组外周血IL-8、TNF-α与非老年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g A、Ig G、Ig M较非老年健康组降低(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老年健康组比较外周血Ig A、Ig G、Ig M下降(P<0.05),但IL-8、TNF-α升高(P>0.05)。COPD A组常规治疗前后外周血IL-8、TNF-α、Ig A、Ig G、Ig M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 B组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外周血Ig A、Ig G、Ig M较治疗前及A组治疗前、后升高(P<0.05),而IL-8、TNF-α较治疗前及A组治疗前、后下降(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人的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老年COPD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急性加重期更为显著。卡介菌多糖核酸可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含量,增强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估吸入皮质类固醇联合茶碱在24周内对支气管哮喘病情恶化、控制情况和FEV1%预计值的影响.方法:筛选门诊未控制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88例,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缓释型茶碱,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疗程24周;比较两组治疗24周时哮喘急性发作率、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并通过哮喘控制测试(ACT)评估哮喘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24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急性发作次数、ACT评分、FEV1%预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急性发作次数、ACT评分和FEV1%预计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联合茶碱,在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方面与ICS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有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47.
支气管灌洗在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入性肺炎多见于机体抵抗力降低的老年患者,炎症吸收缓慢,病情多危重,且可短时间内多次再发,甚可导致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多以单纯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且病情容易反复,我科近年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局部支气管灌洗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beta,ER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44个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32个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距肿块5 cm以上)及17个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中ERα、ERβ的表达。结果 ERα和ERβ在肺良性病变组织、癌旁肺组织、NSCLC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2.23%、84.38%、87.50%和47.06%、53.13%、66.67%,两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ERα、ERβ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癌细胞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因素无相关(P0.05),NSCLC患者年龄≥60岁的癌组织中ERβ阳性表达率77.27%高于年龄60岁患者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NSCLC组织中ERα阳性表达率在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α、ERβ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癌细胞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因素均无明显相关,ERβ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可能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被动吸烟对贵阳市300名城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影响,为初步探讨本地COPD发病的可能因素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在贵阳市将300名居民纳入调查对象,询问有无吸烟史包括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情况,据此将所有居民分为3组:被动吸烟组,主动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各组均检测肺功能,行胸片检查,分析被动吸烟对COPD的影响.结果长期被动吸烟组和主动吸烟组较非吸烟组比较,COPD的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长期被动吸烟组和主动吸烟组比较,COPD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一样均为COPD发病的诱发因素,前者虽然不及后者对COPD发生影响大,但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0.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6岁。1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伴咯血,为整口鲜血,量少,每日量约5~10ml。伴中等度活动偶感呼吸困难,无发热、盗汗、胸痛。遂就诊我院门诊行支气管镜示:右中间支气管狭窄原因,于外院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后咳痰、咯血症状稍缓解。2015-06-15本院门诊行胸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