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 5 1例 87个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除男性 4例外均为女性 ,年龄 2 2~ 78岁 ,平均42 6岁。所有患者均摄有标准的骨盆前后位X线片 ,18例行CT扫描 ,10例行MR扫描。结果  87个发育不良髋臼的主要X线改变为髋臼浅小 ,倾斜度增加和对股骨头覆盖不全。测量中心边缘角 (CE)为 - 10°~ 3 0°,平均 12 9°。测量髋臼指数为 3 5°~ 67° ,平均 45 3°。其中 75髋 (84 2 % )有继发性骨关节炎 ,5 4髋 (62 1% )出现髋臼或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囊性变 19髋 ,伴有髋关节半脱位。CT和MRI发现平片不能显示的小囊变和股骨头向前移位者分别为 13髋和 10髋。结论 髋臼或股骨头囊样病变是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常见表现 ,CT或MRI能显示其早期征象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高场强MR对椎管对神经源性肿瘤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总结本病的MR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神经源性肿瘤2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Siemens63SP型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的自旋回波T1加权及T2加权序列进行扫描。常规行矢状位扫描,必要时加扫描位和/或冠状位。所有病例均通过MR图像对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信号、是否发生坏死囊变、椎间孔改变及增强后强化情况各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3例神经源性肿瘤发生于颈、胸椎19例,所有病例均位于椎管两侧,肿瘤呈长圆形12例,15例肿瘤引起椎间孔扩大,病灶平均长度3.42cm,肿瘤信号等T1信号17例,长T1信号5例,短T1信号1例,等T2信号2例,长T2信号21例,病灶发生斑点状坏死5例,斑片状坏死于8例,明显囊变2例,15例经增强扫描病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均匀强化8例,结论: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具有特征性MR表现。通过MR表现可做出正确的诊断,并根据这些特征性表现可与其他一些椎管内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3.
螺旋CT多层面重建(MPR)在腰椎间盘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层面重建 (MPR)对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常规扫描和螺旋扫描MPR重建腰椎间盘病变患者共 41例 ,对L3~ 4 、L4~ 5和L5~S1扫描所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41例经常规扫描患者中有 35例表现为椎间盘膨出或/和突出 ,经螺旋CT扫描MPR重建示有 36例表现为神经根受压、硬膜囊受压或椎间孔骨性狭窄 ,其中常规扫描无异常发现的 6例患者 ,经MPR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或椎间孔骨性狭窄致神经根受压。结论 MPR重建在诊断腰椎间盘病变、显示腰椎疾病的原因以及腰椎疾病的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具有iPATH200光学引导系统的低场开放式磁共振引导下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患者行iPATH200光学引导系统MRI穿刺活检,用抽吸针、活检枪或骨钻获取标本。结果:iPATH200光学引导系统MRI穿刺简单易行,准确率高,45例均获取足够的组织标本。结论:iPATH200光学引导系统引导下MRI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7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观察(10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对出后1小时至10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患儿临床主骨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惊厥及颅内压增高,根据标准,轻度者48例,中度者50例,重度者6例。CT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区域性低密度灶,脑液腔受压及并发颅内出血,对低密度形态,分布范围和皮髓质反转征,脑液腔受压程度进行观察,并认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与临床表现呈正比关系,而CT表现程度重于临床表现,最常见低密度部  相似文献   
76.
史浩 《长寿》2013,(6):22-23
在公园聊天的老朋友们,对聊天的地方戏称"月园论坛",每次聊天都有一个主题。主持人说,今天的主题是"孤独对人的危害"。大家纷纷抢着说,人是有情感的群居动物,从出生起便生活在人群中。小时候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上学后在同学们的呼  相似文献   
77.
目的: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寻找合适的手术时间。方法93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成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在发病的24 h内进行手术;对照组在发病的24 h后进行手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2.35±11.42)min、(134.81±22.67)mL、(6.53±1.83)d和6.12%,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36±12.53)min、(156.93±28.78)mL、(8.07±1.95)d和20.4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早期行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78.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CKD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患者。肾功能选择合适药物并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加强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实施个体化给药。本文综述CKD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肾脏损害的发生率、损害程度和临床预后.结果 在确诊的146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中,107例(73.29%)首诊于皮肤科,仅4例(2.74%)首诊于肾脏科;共3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发生率为20.5%.肾脏损害表现为单纯血尿者10例(33.33%),单纯蛋白尿6例(20.00%),蛋白尿合并血尿13例(43.33%),高血压7例(23.33%),水肿3例.10例单纯血尿患者中,镜下血尿>+++者7例;11例接受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患者中,尿蛋白<1 g/d者7例;4例首诊于肾脏科的患者均接受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发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和狼疮性肾炎各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免疫抑制刺治疗.痊愈1例,病情好转或无恶化23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5例患者死亡(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合并肺癌),病死率16.67%.结论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发生肾脏损害并非罕见,临床表现为较明显的镜下血尿、少量蛋白尿和轻、中度高血压以及轻度肾功能异常;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利用MRI体积测量技术精确测量胎儿肾脏体积,并分析其与孕周、羊水指数(AFI)、胎儿性别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5只兔的10只肾脏采用5mm层厚、0.5mm层间距进行T2WI横、矢、冠状位扫描,分别测量出体积;扫描后解剖取肾脏测量实际体积,计算MRI各方位测量的误差率,找出最佳方位;采用与动物实验相同层厚与间距及最佳方位对114例30~39孕周无泌尿系统异常(经MRI检查和随访确认)胎儿双侧肾脏进行MRI扫描,测量出肾脏体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兔的MRI肾脏体积测量最佳扫描方位为横轴位,MRI测量误差率为(2.26±0.55)%;(2)胎儿平均肾脏体积由30孕周的(6.42±1.28)cm^3逐渐增长至39孕周的(14.14±2.26)cm^3,与孕周相关系数r=0.766(P〈0.05),与AFI相关系数r=0.179(P〉0.05);相同孕周男性肾脏体积大于女性(P〈0.05)。结论 MRI体积测量技术可以精确测量胎儿肾脏体积;胎儿肾脏体积与孕周呈正相关,与AFI无明显相关性,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