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严重颌面外伤病情复杂,手术与麻醉共用气道,突出问题是气道管理困难,使其成为临床麻醉中受到高度重视的手术种类之一。如果麻醉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以下二例病人的麻醉处理具有代表性,现将处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S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怀疑或诊断冠心病的104例患者行128层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CTA)并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有意义(50%)的患者行导管法冠状动脉数字减影检查(DSA),并与CTA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6例患者CTA未见明显狭窄,42例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19例重度狭窄及闭塞,共检出30例(28%)心肌桥;47例患者行导管法DSA,共检出9例(19%)心肌桥,其中6例患者CTA评价狭窄程度较DSA偏轻。结论:128层螺旋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筛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在评估肌层浸润深度、宫颈侵犯程度及术前分期时,采用多模态MRI进行评估,探讨该方式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采用多模态MRI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这一金标准,对该检查方式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全部50例患者... 相似文献
14.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296例HIE的临床资料、临床分度、HIE与产伤、窒息、Apgar评分的关系。结果296例HIE轻度148例(50%)主要表现兴奋,中度118例(39.9%)主要表现为抑制,重度30例(10.1%)表现为昏迷。71.6%HIE于生后6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结论HIE主要与产伤、窒息有关,及早控制抽搐、降低颅内压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营养代谢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84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其基础代谢疾病做治疗,治疗后采用BPRS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BPRS评分没有差异,但治疗1、4周末后发现实验组的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显效的有50.00%,好转的有35.71%,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分别为30.95%,42.86%,总有效率为73.81%。结论对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应观察分析其基础疾病并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精神障碍的治疗取得的效果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18.
杨萧琪王煊煊王晓野卢晓娟陈伟健 《临床医学工程》2021,(12):1611-1612
目的探讨螺旋CT和DR在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均进行螺旋CT与DR检查。将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螺旋CT与DR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成像质量。结果螺旋CT的总体诊断符合率高于DR(P<0.05)。螺旋CT的Ⅰ级比例高于DR,Ⅱ级、Ⅲ级比例均低于DR(P<0.05)。结论与DR相比,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可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诊断符合率更高,诊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房颤患者117例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前进行常规检查评估,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左房环肺静脉消融,必要时加行左房线性消融、右房线性消融等策略。如果在消融结束后心电监护仍为房颤心律,则行体外电复律。通过术后随访(>3个月)确定房颤消融术后是否复发,收集相关的随访资料分析房颤术后晚期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①所有患者均完成环肺静脉隔离。58例患者在环肺静脉消融基础上加行左房线性消融、右房线性消融等方法。37例房颤患者在消融后房颤仍持续,经体外电转复均恢复窦律。32例(27.3%)患者在术后晚期复发。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并发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病程、持续性房颤、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复律与术后房颤晚期复发相关(均P<0.05)。③经多因素分析后仅有性别、左房内径、房颤病程是房颤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分别P<0.05,P<0.05,P<0.01)。结论:性别、房颤病程、左房内径是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