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严重颌面外伤病情复杂,手术与麻醉共用气道,突出问题是气道管理困难,使其成为临床麻醉中受到高度重视的手术种类之一。如果麻醉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以下二例病人的麻醉处理具有代表性,现将处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S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怀疑或诊断冠心病的104例患者行128层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CTA)并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有意义(50%)的患者行导管法冠状动脉数字减影检查(DSA),并与CTA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6例患者CTA未见明显狭窄,42例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19例重度狭窄及闭塞,共检出30例(28%)心肌桥;47例患者行导管法DSA,共检出9例(19%)心肌桥,其中6例患者CTA评价狭窄程度较DSA偏轻。结论:128层螺旋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筛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在评估肌层浸润深度、宫颈侵犯程度及术前分期时,采用多模态MRI进行评估,探讨该方式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采用多模态MRI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这一金标准,对该检查方式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全部50例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与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8例经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磁共振的DWI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72(48.5±4.7)岁;其中肿块型49例,非肿块型19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简称Ki-67)的表达,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癌、不同生物学标记物及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ADC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ADC与生物学标志物和分子亚型的相关性。 结果 肿块型乳腺癌的ADC低于非肿块型(0.95±0.13)×103 mm2/s vs.(1.03±0.12)×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3,P=0.023)。19例非肿块型乳腺癌中ER(−)、PR(−)、Ki-67>14%者的ADC低于ER(+)、PR(+)、Ki-67≤14%者(t =2.742、2.054、2.323,均 P<0.05),HER-2过表达型的ADC高于其他分子亚型,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5、2.336、2.721,均P<0.05)。49例肿块型乳腺癌中ER(−)、Ki-67>14%者的ADC低于ER(+)、Ki-67≤14%者(t=3.291、2.183,均 P<0.05),HER-2过表达型的ADC高于其他分子亚型,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3、2.453、2.512,均P<0.05)。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ADC与ER(+)、PR(+)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394、0.360、−0.407,均P<0.05);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ADC与ER(+)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371、−0.397,均P<0.05)。 结论 非肿块型乳腺癌的ADC高于肿块型乳腺癌,肿瘤ADC与分子生物学表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296例HIE的临床资料、临床分度、HIE与产伤、窒息、Apgar评分的关系。结果296例HIE轻度148例(50%)主要表现兴奋,中度118例(39.9%)主要表现为抑制,重度30例(10.1%)表现为昏迷。71.6%HIE于生后6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结论HIE主要与产伤、窒息有关,及早控制抽搐、降低颅内压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营养代谢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84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其基础代谢疾病做治疗,治疗后采用BPRS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BPRS评分没有差异,但治疗1、4周末后发现实验组的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显效的有50.00%,好转的有35.71%,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分别为30.95%,42.86%,总有效率为73.81%。结论对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应观察分析其基础疾病并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精神障碍的治疗取得的效果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和DR在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均进行螺旋CT与DR检查。将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螺旋CT与DR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成像质量。结果螺旋CT的总体诊断符合率高于DR(P<0.05)。螺旋CT的Ⅰ级比例高于DR,Ⅱ级、Ⅲ级比例均低于DR(P<0.05)。结论与DR相比,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可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诊断符合率更高,诊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房颤患者117例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前进行常规检查评估,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左房环肺静脉消融,必要时加行左房线性消融、右房线性消融等策略。如果在消融结束后心电监护仍为房颤心律,则行体外电复律。通过术后随访(>3个月)确定房颤消融术后是否复发,收集相关的随访资料分析房颤术后晚期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①所有患者均完成环肺静脉隔离。58例患者在环肺静脉消融基础上加行左房线性消融、右房线性消融等方法。37例房颤患者在消融后房颤仍持续,经体外电转复均恢复窦律。32例(27.3%)患者在术后晚期复发。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并发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病程、持续性房颤、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复律与术后房颤晚期复发相关(均P<0.05)。③经多因素分析后仅有性别、左房内径、房颤病程是房颤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分别P<0.05,P<0.05,P<0.01)。结论:性别、房颤病程、左房内径是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