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临床医学 | 71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综合类 | 5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4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42.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0.5Hz组、1Hz组和2Hz组,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对健侧大脑皮质M1区进行不同频率(0.5Hz、1Hz、2Hz)的rTMS治疗,持续治疗20d,于治疗前、治疗第10天及第20天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上肢运动力指数(MI)、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各组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①上肢功能变化:治疗后3组上肢功能均明显提高,治疗10d时,0.5Hz组上肢MI评分明显高于2Hz组(P<0.05),1Hz组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0d时,0.5Hz组各项评分均优于2Hz组(P<0.05),1Hz组上肢MI评分优于2Hz组(P<0.05),0.5Hz组与1Hz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神经电生理学变化:治疗后3组MEP皮质潜伏期及CMC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治疗10d时,0.5Hz组CMCT明显短于2Hz组(P<0.05);1Hz组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0d时,0.5Hz组MEP皮质潜伏期明显短于2Hz组(P<0.05),CMCT明显短于1Hz组和2Hz组(P<0.05);1Hz组CMCT较2Hz组缩短明显(P<0.05)。结论:0.5Hz或1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作用于脑梗死患者健侧半球均可明显提高患侧脑区运动皮质的兴奋性,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且0.5Hz的刺激频率对提高患侧运动皮质的兴奋性最有效。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研究咪唑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D)果蝇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对c-Jun N-Terminal kinas(JNK)的调控。方法:采用Gal4/UAS系统建立Aβ42果蝇模型;连续给药后利用巴甫洛夫嗅觉学习实验观察咪唑对AD果蝇行为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咪唑干预JNK信号通路中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 mmol.L-1,100μmol.L-1,10μmol.L-1,1μmol.L-1,0.1μmol.L-1的咪唑可显著改善Aβ42果蝇的学习能力,同时1 mmol.L-1、100μmol.L-1和10μmol.L-1的咪唑显著降低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两者的有效工作浓度近似。结论:咪唑显著改善了Aβ42引起的AD果蝇学习缺陷,且对JNK神经元凋亡信号通路也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同时说明Aβ与细胞膜作用形成的通道侧的H13-H14组氨酸侧基,是探索Aβ毒性作用机制和寻找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甲基苯丙胺(MA)染毒雌性大鼠模型,动态观察针刺干预对不同发育期雌性大鼠生殖发育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7周龄针刺组(7WA组)、7周龄不治疗组(7W组)、9周龄针刺组(9WA组)、9周龄不治疗组(9W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每组12只。以2.5 mg/kg的MA制备MA染毒大鼠模型。观察肛殖距,卵巢、子宫重量和系数,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7W组与N组、7WA组比较,肛殖距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W组血清LH水平与N组、7WA组比较,9W组与7W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W组血清FSH水平与N组、7WA组、9WA组及9W组比较,9W组与N组、7W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干预可增加雌性MA染毒大鼠的肛殖距;提高其血清FSH、LH水平,可能对雌性大鼠MA暴露所致生殖发育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有氧训练对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均n=16):①假手术组(于大鼠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有氧训练);②AD+有氧训练组(于大鼠侧脑室注射Aβ25-35制作AD大鼠模型+4周有氧训练);③AD组(仅于大鼠侧脑室注射Aβ25-35制作AD模型)。AD造模后第3天开始进行连续4周的无负重游泳训练,训练结束后各组大鼠分别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认知行为能力、Hoechst染色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凋亡、BrdU/NeuN荧光双染观察齿状回(DG)区新生神经细胞分化及成熟。结果:①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D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AD+有氧训练组逃避潜伏期较AD组显著缩短(P<0.05)。②与对照组比,AD组齿状回区Hoechst阳性细胞显著增多(P<0.05);AD+有氧训练组Hoechst阳性细胞较AD组显著减少(P<0.05)。③与对照组比,AD组齿状回Brdu、Brdu/NeuN双染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AD+有氧训练组较AD组相比齿状回Brdu、Brdu/NeuN双染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有氧训练后,AD大鼠海马亚颗粒细胞区神经细胞的凋亡减少,齿状回神经再生增加,上述改变可能为有氧训练改善AD大鼠认知行为能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屏蔽板厚度与窗口形状对8字形经颅磁刺激仪线圈聚焦性的影响,并补偿屏蔽板带来的线圈性能损失。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线圈加上不同厚度和窗口形状的屏蔽板后的感应电流强度、刺激面积等参数。仿真不同形状软磁铁芯对线圈性能的改善。结果屏蔽板厚度取1mm即可起到有效的屏蔽作用,窗口尺寸的选择应以尽量小的矩形包围尽量大的线圈孔内缘长度为原则。加入铁芯可以增强感应电流,并补偿屏蔽板带来的线圈电感减小。结论窗口屏蔽板与铁芯联合使用可以在保证刺激强度和线圈电感值的同时显著提高线圈聚焦性。 相似文献
48.
49.
皮质下失语症的特点及其相关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质下失语症是指病变部位局限于丘脑、基底核-内囊区、脑室周围白质的失语症。其可表现为具有特征性的皮质下失语综合征,主要包括丘脑性失语症和基底核性失语症。也可表现为其他各种类型的失语症。对其机制目前主要有3种解释:①神经功能联系不能理论:即皮质下病变阻断了皮质下与皮质的功能联系,使皮质区因传人减少而发生功能和代谢下降,导致失语。所伴随的皮质低灌注是低代谢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②皮质下结构参与语言活动,其损害直接导致失语。③皮质下损害导致皮质的血流低灌注(血肿影响、缺血半暗带),由此引起失语。目前最多达到共识的是对第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d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78例发病3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一般常规治疗,在人组前、治疗1个月、3个月分别评价ADL。结果:在治疗1个月时,康复组的修饰、用厕、转移、穿衣4项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lt;0.05),在发病3个月时,除上述能力外,行走、上下楼两项能力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尿便控制、进食、洗澡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康复的早期干预有利于大多数ADL项目的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