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23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室或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与内皮功能损害、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后左心室肥厚、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998-06/2002-11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高血压门诊就诊的初诊或停服所有降压药物2周以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5例。根据诊室脉压及24h动态脉压水平将555例患者分为脉压≤40mmHg(1mmHg=0.133kPa)组,40mmHg<脉压≤50mmHg组,50mmHg<脉压≤60mmHg,脉压>60mmHg。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男性>134g/m2,女性>110g/m2作为左室肥厚的标准分为肥厚组237例,非肥厚组318例。结果:随24h动态脉压增大,血浆内皮素水平增加(P<0.01),一氧化氮水平减少(P<0.05),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比值增加(P<0.05)。24h动态脉压、白天脉压、夜间脉压、诊室脉压均与内皮素、内皮素/一氧化氮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171~0.377,P<0.01);与一氧化氮呈显著负相关(r=-0.269,-0.259,-0.167,P<0.01;r=-0.141,P<0.05)。脉压较收缩压、24h动态脉压较诊室脉压与内皮素、一氧化氮的相关性更明显。而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与以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均无相关性。左室肥厚组较非肥厚组收缩压及脉压明显增高(P<0.001),舒张压无明显差异,脉压增高的主要因素是收缩  相似文献   
62.
患者男,39岁。因头晕,乏力一周于1990年8月下旬首次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状况好,血压24.0/14.7kPa(180/110mmHg),心率72次/分,律齐,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颈部及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不肿。尿常规、胸透、心电图均正常。诊断“高血压原因待查,原发性高血压1期。”。立即给予硝苯吡啶10mg 舌下含服,20分钟后血压降至160/100mmHg,未诉不适,后给予硝苯吡啶10mg 每日三次口服。二日后由家人搀扶前来复诊,  相似文献   
63.
收缩时间间期一般认为,心音是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加速度和减速度对心血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以及形成的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所产生,但其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目的旨在应用彩色数字化M型超声心动图同步记录心电图心音图检测100例正常人的收缩时间间期(STI),进一步探讨第二心音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4.
女,72岁.主因间断气促30 a,伴发作性喘憋4 a,加重4 h入院.患有高血压病史30 a,最高达170/110 mm Hg,未正规服药治疗.30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促,活动时明显,休息后5~10 min缓解,在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有心脏杂音,未能明确诊断,不影响日常的体力活动.以后反复多次发作,未予特殊处理.10 a前出现晕厥,意识丧失,约2~5 min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65.
高血压病人左房收缩时间间期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高血压病人之左室舒张功能,我们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分析了66例高血压病人及43例正常人的左房收缩时间间期。高血压组按有无第四心音分为两组。18例高血压病人应用卡托普利治疗1周后分析左房收缩时间间期指标。高血压病人的心房射血前期及校正心房射血前期缩短,心房射血时间延长。高血压伴第四心音组与无第四心音组比较心房射血前期及校正心房射血前期缩短,心房射血时间延长。18例高血压病人应用卡托普利治疗1周后左房收缩时间间期指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6.
患者男,80岁,主因“胸闷5h,加重伴胸痛3h”入院。5h前日常活动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病人可耐受,未予重视。3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加重,伴剧烈胸痛,呈压榨样疼痛,局限于前胸,不向周围放射,伴大汗,乏力,休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120大夫在家测不到血压,心率最慢为30次/分,神志清楚,急入院,查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吸烟60年,约20支/天。查体血压:96/55mmHg。神清,口唇紫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率5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7.3×109/L,GRA:71%,B…  相似文献   
67.
单一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未能达到目标血压的高血压病患者主张联合用药或应用复方制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海捷亚(氯沙坦和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的复方制剂,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在国内临床应用还不十分普及,本研究旨在探讨氢氯噻嗪、氯沙坦单用或联用的降压效果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超声心动图检测9例扩张型心肌病(DCM)、41例风湿性心脏病(RHDL29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及24例正常人的心脏结构、心内血流及心功能,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心钠素(ANP)、肾素活性(PRA)及血管紧张素II(AngII)水平,发现DCM及RHD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未径及容积、右房截面积均与ANP呈正相关;随心衰加重,ANP升高(P<0.01及0.001)房颤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ANP降低(P<0.001);DCM及甲亢组左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及各瓣膜区流速与ANP呈负相关;PRA及AngII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康复期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以探讨SARS对心脏的远期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62例SARS治愈1年以上患者与4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 SARS治愈患者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左室舒张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左室收缩功能不低于正常人.结论康复期的SARS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没有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和探讨冠脉慢性闭塞后对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冠脉慢性闭塞的不稳定心绞痛病人 66例回顾分析 ,其中单纯心绞痛为A组 (3 6例 ) ,伴有陈旧心梗为B组 (3 0例 ) ,正常对照为C组 (5 0例 )。分析各组超声心动结果和疗效。结果 ①超声心动结果 :左室舒张末容积 (EDV ) :B组 (15 4.43± 5 0 .5 3 )ml >A组 (12 9.5 7± 3 2 .3 5 )ml >C组(98.3 9± 19.3 1)ml,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B组 (5 .5 9± 0 .75 )cm >A组 (5 .18± 0 .5 7)cm >C组 (4 .6± 0 .3 9)cm ,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②疗效 :治疗后院内无心脏事件发作A组 3 1/3 6(86.1% ) >B组 18/3 0(60 .0 % ) ,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引起左心室扩大 ,心室重构 ,提示对此类病人应进行血管重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