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 建立以C57BL/6小鼠为供体、致死剂量照射的BALB/c小鼠为受体的aGVHD动物模型.将小鼠分成6组:PBS组(单纯放射组)、BM组(单纯输注骨髓)、GVHD组(输注骨髓+脾细胞)、MSC-A组(输注骨髓+脾细胞,并于移植当天输注1×10~5 MSC)、MSC-B组(输注骨髓+脾细胞,并于移植当天输注5×10~5 MSC)、MSC-C组(输注骨髓+脾细胞,并于+7 d输注1×10~5 MSC),观测各组的生存状态;绿色荧光蛋白基因(Ad-EGFP)转染MSC,输入aGVHD模型小鼠,观察MSC在靶器官组织中的分布.结果①供体MSC可显著控制小鼠的GVHD症状,延长aGVHD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PBS组为(13.5±2.6)d、GVHD组为(11.1±4.0)d,MSC-A组为(26.4±7.7)d、MSC-B组为(22.7±9.2)d,MSC-C组为(22.9±8.2)d,MSC各组与GVH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MSC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28).病理评估显示MSC可明显减少小肠及脾脏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减轻损害.②MSC可明显减少aGVHD环境中Th1类炎性因子的分泌:GVHD、MSC.A、MSC-B、MSC-C各组+14 d外周血上清中IFN-γ的水平分别为(607.9±157.1)、(143.6±37.5)、(117.0±77.8)、(131.4±63.4)ng/L,各组TNF-α的水平分别为(52.31±17.95)、(6.02±3.99)、(5.21±0.28)、(22.39±18.21)ng/L;MSC不影响aGVHD环境中异基因T淋巴细胞的增殖,但促进其凋亡:GVHD、MSC-A、MSC-B、MSC-C各组的CD3+ Annexin V+ PI-细胞率分别为(10.3±6.6)%、(13.5±13.8)%、(19.7±6.0)%、(16.6±7.3)%,其中MSC-B组与GVH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d-EGFP成功高效转染MSC,输注入aGVHD模型鼠6 d后,共聚焦显微镜下发现MSC可大量分布至肺及小肠,而肝、脾及肾脏有少量分布.结论 MSC可促进异基因T淋巴细胞凋亡、抑制其二次活化功能、减少Th1类炎症因子的分泌表达、参与修复aGVHD靶器官组织,可有效防治aGVHD.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大深度饱和潜水对潜水员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在进舱前和出舱后,空腹抽取潜水员血液,自动生化监测仪进行检测。结果潜水员出舱后,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在正常范围内。潜水员出舱后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较进舱前有所增加(P>0.05),但是在正常范围内。1名潜水员出舱后总胆红素有所增加,为34μmol/L,超过正常水平(5.1~19μmol/L);另1名潜水员出舱后谷丙转氨酶为43 U/L,较正常值(5~40 U/L)稍有增加;这2名潜水员的其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本次饱和潜水研究方案是安全的,对潜水员健康无严重影响;但长时间在高氧环境下,潜水员出现红细胞破坏增加,需要今后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极快速减压致兔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2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模型组10只,治疗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真空泵抽气方法建立极快速减压致肺损伤兔模型.出舱后即刻,各组处死3只测定肺湿干质量比.模型组和对照组其余动物常规喂养3d,不治疗;治疗组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 mg/kg)后行高压氧治疗(表压0.10 MPa,稳压吸氧2h),每天1次,连续治疗3d.3d后处死所有动物,观察各组兔肺湿干质量比、病理形态学、肺组织TNF-α、IL-1β含量及NF-κB p65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极快速减压后即刻和3d后,模型组肺湿干质量比(分别为5.29 ±0.26,3.20±0.21)较对照组(分别为2.32±0.54,2.15±0.40)增高(P<0.01),肺组织渗出和炎性浸润明显.经高压氧和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3d后,治疗组肺湿干质量比(2.34±0.49)明显降低,与对照组(2.15±0.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3.20 ±0.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后,模型组肺组织匀浆液TNF-α、IL-1β含量[分别为(9.53±1.28)、(20.34±1.87) ng/L)]较对照组[分别为(6.42±0.95)、(15.63±1.85)ng/L)]明显增高(P<0.05或P<0.01);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1.32±0.48)也较对照组(0.35±0.07)增高(P<0.05).经过3d高压氧和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后,治疗组急性病理损伤评分(4.43±0.93)与模型组(8.56±1.73)比较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0.97±0.17)比较仍然较高(P<0.01);肺组织匀浆液TNF-α、IL-1β含量[分别为(7.17±0.65)、(16.63 ±0.57) ng/L]较模型组[分别为(9.53±1.28)、(20.34±1.84) ng/L)]明显降低(P<0.05);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0.43±0.15)也较模型组(1.32±0.48)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极快速减压肺损伤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其中NF-κB炎性途径受抑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4.
重症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可能需要在舱内进行生命体征监护与急救, 高压氧舱的特殊环境对相关医疗设备提出了安全要求。目前国内放置于高压氧舱内的经过临床测试的医疗设备较少, 国外仅有少部分医疗设备通过了欧盟认证。笔者就高压氧舱的特殊环境、医疗设备在高压氧舱内使用面临的风险、高压氧舱内医疗设备的安全要求、高压氧舱内重症患者所需医疗设备配置要求及目前可应用于高压氧舱内的医疗设备进行分析, 以期为后续的医疗设备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对首次再加压治疗效果欠佳减压病患者实施较高压力(≥70m)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医院收治的40例Ⅱ型减压病患者,按入院前是否已在外院接受了再加压治疗分为二次加压组(6人)和本院首诊组(34人)。二次加压组为发病后首次再加压治疗(低压力吸氧方案)效果欠佳后转至我院患者,采用《海军医学研究所空气潜水减压病加压治疗表》方案Ⅴ(氧)》,治疗方案70m(绝对压0.70MPa),吸氧总时间225min。本院首诊组为同期收治的Ⅱ型减压病患者。统计分析2组较高治疗压力方案延迟时间、使用率、疗效。结果二次加压组的再加压治疗前延迟时间[(14.5±4.9)h]明显长于本院首诊组[(4.3±3.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次加压组的较高治疗压力方案使用率(83.3%)高于本院首诊组(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的疗效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5)。结论较高治疗压力方案可以有效治疗首次再加压治疗效果欠佳的减压病患者。对于延迟治疗的减压病患者,合适的再加压治疗方案也可获得满意的有效率。在低压力吸氧方案、辅助治疗手段等疗效有限的情况下,对Ⅱ型减压病患者要尽快安排较高治疗压力的再加压治疗。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通过测定高压氧暴露不同时间后大鼠的血气分析值,探究肺型氧中毒时体内酸碱平衡的动态改变.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暴露于2.3绝对压(ATA)、100%氧气中3、6、9、12 h,空气暴露组作为对照.出舱后观测大鼠生存率、行为改变、肺组织湿干比.抽取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在2.3 ATA、100%氧气暴露后大鼠体内酸碱平衡呈现动态改变.与空气暴露组相比,血气分析值在暴露后3h无明显改变;暴露6及9h组与暴露3h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暴露12h组与6及9h相比又有显著性差异.肺湿干比的结果显示,暴露3h组与空气暴露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暴露6、9及12 h组显著上调,12 h组与3、6及9h组相比明显增高.结论 高压氧导致的肺型氧中毒动物体内酸碱平衡紊乱,从代偿期向失代偿碱中毒过渡,最后发展至失代偿性酸中毒.血气分析值在判断肺型氧中毒的疾病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氧惊厥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氧惊厥组、惊厥前组、氮氧组、抑制剂+高压氧(HBO)组,每组8只.氧惊厥组:实验动物放入动物高压氧舱内,用纯氧加压至600 kPa,当动物发生惊厥大发作时减压.惊厥前组:纯氧加压至600 kPa,动物出现惊厥前期症状时开始减压.氮氧组:动物在含氧3.5%的氮氧混合气下,在600 kPa停留30 min,再减压.抑制剂+HBO组:动物进舱前10 min腹腔注射L-NAME(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其他处理同氧惊厥组.正常对照组:动物置于加压舱内,模拟除压力和氧浓度以外的其他实验条件.各组动物出舱后取海马组织,抽提RNA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iNOS、nNOS的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 相对于正常对照组(0.3563±0.1036,0.5625±0.1035),氧惊厥组和抑制剂+HBO组海马组织中的iNOS(0.5513±0.1253,0.8588±0.1062)和nNOS(0.9300±0.1061,1.2238±0.1374)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氮氧组NOS基因表达改变不明显;NOS抑制剂可诱导氧惊厥动物海马组织的NOS基因表达.结论 NOS抑制剂可通过不完全阻断NOS的合成,延缓氧中毒的发作及降低发作程度,在氧惊厥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