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氨格鲁米特治疗不同雌激素受体状态的复发转移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格鲁米特治疗不同ER状态的复发转移乳腺癌29例次,口服剂量为0.25g,qid。持续用药1mo以上。结果表明对ER阳性乳腺癌的有效率为7/15(47%),ER阴性为0/14(p<0.05)。ER阳性乳腺癌中以首次复发转移的病人,骨及软组织病灶的效果相对较好。其副反应不严重,极少需要停药,多可自行消失。临床应用时应通过ER检查,提高治疗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2.
反义药物在经历了20年后,又迎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反义药物在抗肿瘤、抗炎和抗病毒等方面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前景,反义寡核苷酸可能成为新药开发新的生长点。本文调查了近年反义寡核苷酸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对反义寡核苷酸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23.
24.
患者 :女性 ,4 2岁 ,体重 4 5 kg,主因活动后心慌、气短伴间断性双下肢浮肿 5 a。以扩张型心肌病入院。查体 :心界扩大 ,各瓣膜区未及杂音。心电图示 :左室肥厚劳损 , 、 、a VF、V3~ 6 ST- T改变 ,重度 R- on- T现象。超声心动图示 :左室扩大心肌运动欠协调 ,左室收缩功能重度减低。入院后一直使用正性肌力药和利尿剂维持。麻醉处理 :术前3 0 min肌注吗啡 10 mg,入室后左桡动脉置管监测血压为12 0 / 70 m m Hg,心率 10 0次 / min,缓慢静脉推注咪唑安定15 mg、芬太尼 0 .5 m g、万可松 4 m g,面罩给氧 ,血压下降至 10 0 / 60 mm Hg,心…  相似文献   
25.
目的在肿瘤患者中观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突变体rhTNF-αD11a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在单次肌内注射160×104 U和240×104 U及连续肌内注射160×104U,qd×7d后,用ELISA法测定其抗原浓度.结果方法学检验表明,灵敏度、特异性、线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肌注0.5 h后血清浓度显著高于内源水平(P≤0.05~0.001),24 h后多数患者恢复至药前水平.Cmax和AUC随剂量增高,平均Cmax分别为10.5和14.7 pg-eq·mL-1,AUC分别为50.1和106.1 pg-eq·h·mL-1,但无统计学差异.Tmax随剂量有延长趋势.连续注射7次后浓度明显低于首次注射(P<0.05).蓄积因子(AUC第7次/AUC第1次)为0.65.结论在研究剂量范围内单次肌内注射药代动力学近似线性,连续注射后药物浓度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26.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分布和排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25Ⅰ标记结合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SHPLC)研究小鼠体内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代谢、分布和排泄.标记-rhTPO体外可刺激TPO依赖细胞系TD3增殖;体内刺激外周血血小板增加活性与未标记标准rhTPO相似,而SHPLC放化纯度(96.9±1.5)%(n=3)符合药动学研究要求.小鼠皮下注射1微克/鼠后血清和尿SHPLC分析除原形外,出现了分子量较小的125Ⅰ-代谢物Ⅰ和Ⅱ.血清以原形和125Ⅰ-代谢物Ⅰ为主,尿中有少量原形,主要是125Ⅰ-代谢物Ⅰ和Ⅱ.原形消除半衰期为10.8小时,组织TCA可沉淀放射性分布特点是靶器官骨髓较高,泌尿系统最高,脑内最低.主要经尿排泄,少量经粪排泄.72小时排出(98.3±5.6)%.  相似文献   
27.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反义核酸,可方便地对反义核酸的体内行为进行研究,或者进行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目前已有多种不同性质的放射性同位素被用于反义核酸标记,标记方法也不断得到完善。本文对常用于反义核酸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及其标记方法进行综述,介绍其在反义治疗药物和反义显像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评述了反义核酸同位素标记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储存磷光质屏放射自显影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兔血中12 5I 重组人尿激酶原 (12 5I rhpro UK)浓度的方法。方法 将含12 5I rhpro UK样品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贴于储存磷光质屏上曝光 ,根据储存磷光质屏上检出的吸收度值计算12 5I rhpro UK浓度。结果与结论 该方法特异性、线性及线性范围、灵敏度、重现性、回收率均可达到蛋白多肽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并测定了 0 .8mg·kg-1静脉给药时 (12 5I rhpro UK/rhpro UK =1∶9混合 ) ,兔血浆12 5I rhpro UK浓度 -时间曲线  相似文献   
29.
用[125I]标记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酸沉法研究大鼠体内蛇毒神经生长因子(vNGF)药物代谢动力学. [125I]vNGF体外有刺激神经突起生长活性. 药后血清存在游离和结合[125I]vNGF及[125I]降解物. 12 mg·kg-1 iv后t1/2α为0.13 h,t1/2β为3.8 h;12和48 mg·kg-1 im 后t1/2β为7.1和4.1 h,AUC与剂量呈正比,CLS相近, 生物利用度为0.62. 体外[125I]vNGF与血清最大结合率24.6%±0.4%,平衡解离常数3.2±0.3 nmol·L-1. im后颈上神经节,注药侧和对侧坐骨神经放射性明显高于血清,注药侧最高,不被100倍非标vNGF抑制. 主要经尿排泄,2 d排出约86%.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