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髓磷脂相关抑制物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CNS)元轴突再生的关键因素之一。Nogo-A、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ligodendrocyte-myelin glycoprotein,OMgp)与Nogo受体(NgR)结合具有抑制成熟中枢神经元轴突再生及诱导生长锥溃变的作用。NgR是CNS三种髓磷脂相关轴突生长抑制蛋白Nogo-A、MAG、Omgp的共同作用的靶点,干预NgR可以同时影响Nogo-A、MAG、Omgp对轴突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正常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对北京、河北、新疆及重庆的409名健康成年汉族志愿者行下肢全长CT扫描,获取746个正常膝关节图像数据。男214名,女195名;年龄17~65岁,平均37.7岁;左膝374个,右膝372个。通过垂直于股骨机械轴线的断层图像进行膝关节重建,对轴线参数进行平面测量,包括股骨后髁角、髁扭转角、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按性别和侧别进行分组,比较轴线参数的差异。结果 股骨后髁角平均为3.29°±1.24°、男性3.31°±1.30°、女性3.26°±1.17°、左膝3.24°±1.26°、右膝3.33°±1.22°,髁扭转角平均为7.06°±1.63°、男性7.02°±1.63°、女性7.11°±1.63°、左膝7.06°±1.68°、右膝7.06°±1.58°,不同性别及侧别股骨后髁角及髁扭转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平均为3.81°±1.14°、男性3.72°±1.11°、女性3.91°±1.17°、左膝3.83°±1.20°、右膝3.80°±1.08°,不同侧别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大于男性。结论 通过较大样本的中国汉族人群正常膝关节的影像学观察和测量,得到相对准确的国人股骨远端旋转轴线数据,从而精确指导手术操作。股骨远端的旋转对线应联合多种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表达Nogo受体(NgR)特异性siRNA199的重组质粒。方法按照Elbashir等设计原则和siRNA表达载体的要求,在合成、筛选出基因沉默效率较高的siRNA199基础上,设计带有BamH I、HindⅢ酶切黏性末靖、终止识别序列和LOOP环的shRNA,并将其克隆入载体pRNAT-U6.1/Neo,构建成NgR特异siRNA199重组质粒,然后进行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结果设计的shRNA成功克隆人载体pRNAT-U6.1/Neo,构建成NgR特异siRNA199重组质粒,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表明设计序列完全相符,目的基因序列准确无误。结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为构建病毒载体及观察重组质粒抑制大鼠NgR基因的表达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5月~2012年12月共收治下颈椎压缩性及爆裂性骨折患者32例,其中颈脊髓损伤患者28例,采用前路减压复位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方法一期手术治疗。按照Frankel评分系统对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以X线片测量的Cobb角、"D"值改变评价复位效果、观察融合节段曲度及颈椎生理曲度重建和维持情况。结果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Frankel评分恢复平均1级以上。Cobb角、"D"值测量统计表明术前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术后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临床疗效满意,能重建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26.
背景:多节段颈椎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前路长节段减压存在着手术创伤大、难度高、植骨融合率低等的不足,影响术后疗效。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式的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设计:对比观察。
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
对象:选择1999—06/2003—06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三间隙连续节段病变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35~62岁;病程3~26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多节段颈椎病;均不伴有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及黄韧带骨化;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方案知情同意。
方法:所有病例植骨均采用自体骨植骨。取自体髂骨或将咬除椎体的松质骨填充入钛网或Cage内,所用钛网或Cage为钛材质,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按照手术方式分为3组:①长节段减压组11例,其中4例为长钛网植骨,7例为自体髂骨植骨。行两椎体次全切除长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②分节段减压组16例,其中12例为钛网+Cage植骨,4例为自体骨+Cage植骨。行单间隙减压+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③三间隙减压组9例。不作椎体的次全切除,仅行多个椎间盘切除减压,减压后,应用3个cage内填充人工骨或自体骨植入。
主要观察指标:所有病例于术后1周内及3,6,12个月复查颈椎正侧位、伸屈侧位片。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评价术前、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该评分总分17分,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越好。分别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3个月时植骨融合情况、术后3个月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分数。术后采用复诊的方式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观察。
结果:多节段颈椎病患者3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分节段减压组和三间隙减压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短于长节段减压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长节段减压组(P〈0.05)。分节段减压组、三间隙减压组和长节段减压组术后JOA评分提高分数和植骨融合率相近(P〉0.05)。
结论:综合植骨融合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多种因素,3种术式中以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为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方式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27.
28.
多节段颈椎病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前路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方法治疗113例,后路手术方法治疗1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方法治疗8例。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颈椎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前路手术方法治疗组JOA改善率为58.5%,后路手术方法治疗组54.6%;前后路联合方法治疗组56.8%;各手术组患者颈椎Cobb角、D值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椎间高度前路手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路手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与后路Cobb角、D值、椎间高度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颈前路手术方法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优于颈后路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9.
30.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其治疗策略。方法总结伴急性颈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45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分析围手术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其治疗选择。结果呼吸衰竭死亡2例,其他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障碍15例,均接受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4例,肺部感染4例。术后局部血肿2例,严重咽痛、吞咽困难8例,声音嘶哑6例。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并发症常见,合并呼吸功能障碍较多,应重视围手术期并发症治疗管理,保证围手术期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