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246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急性中毒事件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以及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370 000人因急性中毒而死亡[1],在我国,急性中毒患者占急诊就诊人数的1.2%~8.0%[2],病死率最高可达14.07%[3].因此掌握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于临床救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科的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以期找出内在规律,指导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882.
 目的:探讨shRNA介导的泛素连接酶SIAH2(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 2)基因表达抑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已构建的pGenesil-SIAH2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技术检测重组质粒对SIAH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MTS比色法测定重组质粒转染对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Genesil-SIAH2能显著抑制SIAH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Genesil-SIAH2转染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pGenesil-SIAH2组细胞明显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 pGenesil-SIAH2能有效抑制HepG2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诱导其早期凋亡。上述研究为以SIAH2为靶点的肝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83.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在临床诊断中因难以量化海马体萎缩程度而难以确诊,耽误了尽早治疗干预.提出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对患者的脑核磁影像数据进行像素级语义分割,实现高效的自动化脑区分割,辅助医生临床诊断.方法:数据来自ADNI数据集,使用基于模板算法的自动化分割软件FreeSurfer标注训练数据.使用3D-UN...  相似文献   
884.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虽然子宫内膜癌大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但也有约25%的患者发生于绝经前,其中40岁以下患者占3%~14%。然而,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手术疗法使年轻患者失去了生育机会及卵巢内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为了满足年轻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强烈愿望,长期应用大剂量孕激素的保守疗法成为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方法。但是部分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出现孕激素拮抗现象,降低了激素治疗的效果,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拮抗及增敏机制,对提高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以及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拮抗机制及其增敏途径。  相似文献   
885.
目的分析新毕业护士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能力及培训需求,探索高质量的培训模式。方法对2008年-2013年我院从不同院校本科、大专及中专毕业从事护理工作的323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学历护士操作能力有差异,P<0.05;体温单绘制考核成绩具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科室常见护理技术操作不同,新护士最重视的护理技术操作依次为静脉输液、肌肉注射、静脉采血;工作后应重点加强培训的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依次是CPR、鼻饲、除颤等;最感兴趣的护理技术操作依次是静脉输液、肌肉注射、测TPR等;最不感兴趣的护理技术操作依次是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卧更等。结论根据新毕业护士的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规范、高效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使新毕业护士尽快掌握护理技术操作,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88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清醒镇静在眼科斜视矫正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该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B组),每组40例。A组手术开始前5min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5mg/kg,舒芬太尼0.2μg/kg静滴入壶。B组手术前15min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然后以0.5μg·kg~(-1)·h~(-1)持续泵注,手术开始前5min,舒芬太尼0.2μg/kg静滴入壶,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药物输注。观察2组患者警觉与镇静评分(改良OA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指标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有无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心动过缓等并发症。记录总麻醉时间和各药物用量。术后随访患者对手术的记忆情况,以及如果以后接受类似手术是否愿意选择相同麻醉方法。结果与A组比较,B组在T_1、T_2、T_3、T_4时MAP、HR、OA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相比,B组在T_1、T_2、T_3、T_4时HR、OA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B组对术后记忆明显优于A组,B组有92%的患者愿意再次接清醒镇静的麻醉方法。A组有48%患者愿意再次接受清醒镇静的麻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清醒镇静是斜视矫正手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87.
目的 优化豨桐凝胶贴膏的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豨莶草的有效成分奇壬醇、臭梧桐的有效成分芹菜素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研究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考察指标的影响.结果 豨桐凝胶贴膏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水,每次2 h,提取3次.采用优选出的工艺进行提取,奇壬醇质量分数为2.568 mg/g,芹菜素质量分数为0.05589 mg/g,干膏率为22.09%.结论 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为豨桐凝胶贴膏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8.
目的 重视低钾血症的病因鉴别和提高对肾小管酸中毒的认识.方法 分析2例低钾血症首诊的干燥综合征致肾小管酸中毒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病程长达多年而未被及时诊断.消化道症状及低钾血症是主要特点,临床容易误诊漏诊.结论 低钾血症病因复杂,肾小管性酸中毒是其中之一,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深入寻找低钾血症的病因,以便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889.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严重肝病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精神神经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受多个因素影响,尽早发现和及时诊治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此文就肝性脑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90.
目的:探讨基于Notch1信号通路观察缺血后处理(CI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海马区神经元中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其机制。方法:128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作)、CIP组(在彻底再灌注之前进行反复3次的再通/阻断血管)和DAPT组(实施CIP之前3 h按10mg·kg-1·d-1腹腔注射DAPT),每组32只。分别在缺血后6、24、48和72 h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表现并计算存活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yclinD1、CDK4和Notch1表达的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各时间点大鼠海马区中Cyclin D1、CDK4和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结构损伤,各时间点海马区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CIP组相应时间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与CIP组比较,DAPT组相应时间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海马区Notch1、Cyclin D1和CDK4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与I/R组比较,CIP组大鼠海马区Cyclin D1和CDK4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Notch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与CIP组比较,DAPT组大鼠海马区Cyclin D1和CDK4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Notch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海马区Notch1、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I/R组比较,CIP组大鼠海马区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otch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IP组比较,DAPT组的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Notch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CIP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Notch1蛋白活性和抑制Cyclin D1和CDK4蛋白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