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9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量与肿瘤腋下淋巴结转移等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 6 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nm2 3 H1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2 1.7% (13/ 6 0 ) ,nm2 3 H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v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6 1.7% (37/ 6 0 ) ,CD44v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结论CD44v和nm2 3 H1基因在乳腺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正、负性调控作用 ,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92.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对照组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随访情况、并发症以及性功能改变。结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出血量和术手留置导管时间均长于等离子电切术,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2组治疗后IPSS、Qmax和RUV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症状评分和残余尿量降低,最大尿流量增多,但2组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阳萎发生率为15.7%,逆行射精发生率为48.6%,对照组分别为18.6%和50%,2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等离子电切术均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段,但等离子电切术出血量少,导管留置时间短,并发症也少,安全性更高,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93.
目的探讨弧刃针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弧刃针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每周1次,3次1疗程,随访3个月至1年。结果治愈39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3%。结论弧刃针联合臭氧注射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且操作起来方便,患者的痛苦小,治疗时间较短,患者能够有明显的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294.
目的探索聚维酮碘泡腾片控制菌检查方法,提高控制菌的检出率。方法聚维酮碘泡腾片崩解后采用淀粉吸附法和硫代硫酸钠中和法排除其抑菌作用,再按常规法对控制菌进行检测。结果聚维碘泡腾片控制菌检出率高,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结论淀粉吸附法、硫代硫酸钠中和法均可用于聚维酮碘泡腾片控制菌的检查,提高控制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95.
聚焦超声治疗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技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Ⅱ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CINⅠ级及Ⅱ级患者,行聚焦超声治疗,其中CINI级患者随机分为A1、A2及A3组,CIN Ⅱ级随机分为B1、B2及B3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辐照剂量,6个月后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必要时行阴道镜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A3组患者治愈率为88.24%(15/17),与A1、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7);B3组患者治愈率为81.82%(9/11),与B1组治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而与B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167)。结论采用适当治疗剂量的聚焦超声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低级别CIN。  相似文献   
296.
浅部真菌病是军队发病率最高的皮肤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已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对广大官兵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和用药现状,以及当前中草药抗浅部真菌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发挥中草药在军队浅部真菌性疾病防治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7.
摘 要 目的:考察复方苦参酊剂对炎症小鼠和大鼠的抗炎作用,为该药的新药申报奠定基础。 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复方苦参酊剂低、中、高剂量组(33,66,110 mg·ml-1)、消肿止痛酊阳性药物组,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小鼠腹腔通透性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以耳廓肿胀度抑制率、毛细血管通透性、棉球肉芽肿增生、足趾肿胀度为检测指标,比较复方苦参酊剂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及阳性药组的差异。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方苦参酊剂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度、降低小鼠腹腔灌洗液吸光度值、减少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生、抑制大鼠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P<0.05)。 结论: 复方苦参酊剂对炎症小鼠和大鼠均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98.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252Cf散裂中子及噪声复合作用于大鼠的生物效应,为阐明复合环境因素对特殊作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每天暴露于60Coγ射线(剂量率为0.072 Gy/h,累积剂量为0.5 Gy)、252Cf散裂中子(剂量率为0.085 mGy/h,累积剂量为12 mGy)和噪声〔(90±5)dBA〕复合环境因素中,连续7 d,对照组置于正常环境中。第8天检测2组大鼠外周血象、主要脏器指数、骨髓DNA含量、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实验组的血小板为728 G/L,明显低于对照组(838 G/L),P0.05;实验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分别为0.002和0.001 7 mg/g,低于对照组(0.003和0.002 2 mg/g),P0.05;实验组骨髓DNA含量(吸光度值)为0.886 2,明显低于对照组(1.303 9),P0.01。结论低剂量γ射线、散裂中子及噪声复合作用对大鼠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299.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联合作用对银参胶囊稳定性的影响,为该产品产、储、运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取3批样品,置高温[(37±1)℃]、高湿(相对湿度75%)条件下,分别于0,30,60,90 d时取样,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检测外观性状、功效成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结果模拟上市的这3批样品在高温高湿环境放置30,60,90 d后,各项检测指标与0 d时比较无显著变化,且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银参胶囊在(37±1)℃、相对湿度75%条件下放置90 d内稳定。  相似文献   
300.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为麦角科(Clavicipiraceae)虫草属(Cordyceps),具有复型生活史的药用真菌,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贵州等海拔4 000~5 000 m的高山草甸土中.药材为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蝙蝠等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为较常用的名贵中药材之一,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等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