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3篇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剖宫产率的调查与分析辽宁省妇幼保健院(沈阳110005)钱雅贤刘爱群解放军二○二医院宋丽华刘风仪为了解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我们对辽宁省妇幼保健院和沈阳驻军某医院近7年的产妇进行回顾性资料调查。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对1990~1996年两院产妇的分娩...  相似文献   
22.
23.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其治疗方式与时间一直有争论。为比较几种方法的疗效,作者将117例(125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婴幼儿,(年龄从半月至4岁半),分三组治疗:A.滴药组;B.按摩组。以上两组均坚持治疗一月后观察疗效。C.探通组,以探通术后10天内观察疗效。结果,探通组疗效最好,其痊愈率为65%,显效率为30%,失败率为5%;滴药组与按摩组的痊愈率分别为33.3%与28.6%,显效率分别为6.7%与11.4%,失败率均为60%:经统计学处理,探通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另33眼滴约与按摩组失败者接受探通术。本文接受探通术共93眼,年龄为2个月至48个月,痊愈率为68.9%,显效率27.9%。经3个月至4年半的随访,好转或治愈率提高。对鼻泪管的阻塞部位、性质、探通次数、探通术中的不同情况亦作讨论。探通仅用表麻,固定患者的方法简单,由专人执行,无一例发生手术合并症。作者提出本法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一较好治疗手段,为早日解决症状,可作早期探通。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并肝硬化的MR表现,以期早期诊断。方法:对20例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患者的MR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脾增大者8例;3例表现为肝脏多发再生结节,体积萎缩,肝裂增宽;6例表现为再生结节形成,肝脏体积萎缩,肝裂增宽,同时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3例表现为再生结节形成,门静脉增宽、脾大同时合并食道下段及胃冠状静脉曲张。结论: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MR检出率为100%,其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早期诊断无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26.
韦宗萍  黄雪  刘爱群  覃桂聪 《内科》2009,4(6):866-867
目的探讨大肠癌近年来的发病情况、内镜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来697例大肠癌的临床、肠镜及病理资料。结果697例大肠癌中男394例,女303例,男女之比为1.3∶1,其中青年组(〈40岁)328例、中年组(40~60岁)297例、老年组(≥60岁)72例。各年龄组构成比分别为10.33%、42.61%、47.06%。内镜下表现各年龄组均以肿物型为主,以直肠为好发部位,病理以管状腺癌为多见,青年组以低分化性腺癌多见,中、老年组以高分化性腺癌多见。结论结肠镜联合病理检查是诊断大肠癌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的术中有效的观察与配合的护理措施,总结经验,提高手术治疗质量。方法对456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患者MPCNL术前、术后访视,充分了解需求,做好术前心理辅导,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取得患者配合;术中运用整体护理责任制模式对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术后及时回诊,了解患者手术的效果。结果456例患者因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得当,患者无意外事故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原有合并症的加重,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人胃癌细胞HGC-27生长及Fas相关因子1(fasassociated factor 1,FAF1)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Hp致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人胃癌细胞HGC-27与不同浓度Hp标准菌株NCTC11637共培养24 h,根据感染复数(细胞/细菌比)分为1∶1共培养组、1∶50共培养组、1∶100共培养组、1∶200共培养组及对照组(未与Hp共培养),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0 h、12 h、24 h、48 h的OD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共培养24 h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技术检测HGC-27细胞FAF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浓度Hp感染前后FAF1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革兰氏染色及生化实验证实培养细菌为Hp。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12 h时,1∶50共培养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1∶1共培养组、1∶100共培养组及1∶200共培养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共培养24 h、36 h、48 h时,各共培养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共培养24 h时,1∶1共培养组及1∶50共培养组细胞凋亡率及FAF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100共培养组及1∶200共培养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FAF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Hp感染可导致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失衡,下调胃癌细胞FAF1 m RNA的表达,FAF1m RNA的表达量与Hp的感染浓度有关,FAF1 m RNA的表达下调可能是Hp致胃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0.
脂肪肝及其腹围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进一步探索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本质,比较观察对象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无与腹围的大小中代谢紊乱何者更严重。方法对2007年10~12月我院1416例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腹围的大小与脂肪肝的有无将1416例体检人员分为正常腹围非脂肪肝组、腹型肥胖非脂肪肝组、正常腹围脂肪肝组和腹型肥胖脂肪肝组,观察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分布情况。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及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腹型肥胖不一定有脂肪肝,其致代谢综合征(MS)的情况不如正常腹围脂肪肝组的严重,有脂肪肝组无论腹围大小,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等代谢指标紊乱程度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存在明显相关性,要重视脂肪肝的严重性,早期干预,以预防心血管事件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