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人外泌汗腺上皮细胞(hESGc)的迁移、凋亡及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HGF(2、20、40 μg/L)培养hESGc,采用细胞损伤愈合模型,培养20 h后计数进入刮痕区的细胞,观察HGF 对hESGc移行的作用。采用Annexin V-FITC及PI双染(膜联蛋白-异硫氰酸荧光素及碘化丙啶双染)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观察HGF对hESGc凋亡的影响,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Akt的变化。结果 2 μg/L HGF无促细胞移行作用,20 μg/L和40 μg/L HGF组进入划痕区的细胞分别为(23.0 ± 6.3)个和(56.7 ± 7.9)个,与对照组(17.3 ± 5.5)个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53、15.858,P值 < 0.05或0.01),两种浓度HGF促移行能力分别为33.2%和2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对照组凋亡率14.76%相比,2 μg/L HGF和20 μg/L HGF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其凋亡率分别为14.16%和13.50%,而40 μg/L HGF组细胞凋亡率为8.87%,显著下降(t = 7.852,P < 0.01)。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加入HGF后Akt被磷酸化,p-Akt升高。结论 HGF能促进hESGc移行,抑制hESGc凋亡,并刺激p-Akt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32.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并发后凸畸形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14例,平均32岁.其中C21例,C32例,C42例,C4~54例,C5~63例,C6~71例,C7 T11例.经右侧颈前入路,撑开病变椎体,矫正颈椎后凸畸形,彻底清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髂骨椎间植骨融合,一期内固定.应用Orion内固定5例,Zephir4例,Codman4例;C2结核行后路髂骨植骨C1~2融合Apofix内固定.术后颈围或头颈胸石膏外固定3月,抗结核治疗12~18月.结果:平均随访21个月,疗效满意,结核病灶愈合;颈椎后凸畸形得以矫正,颈椎生理弧度得以恢复,术后随访未见矫正角度明显丢失;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植骨于术后3~6月融合,无内固定器械断裂,无结核局部复发.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可恢复病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愈合.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检测椎间盘髓核细胞退变前后锌指蛋白A20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 获取我院骨科患者术中切除的椎间盘组织,分为正常组和退变组,采用阿辛蓝染色观察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的退变情况,免疫组化观察人椎间盘髓核细胞A20、TNF-α、IL-1β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体外培养胚胎小鼠髓核细胞,分为对照组(只加入等量的PBS)、内毒素(LPS)刺激组和NF-κB抑制组,分别以Real-time PCR检测LPS刺激细胞和加入NF-κB抑制剂后,A20、TNF-α、IL-1β、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ST-4)、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ADAMST-5)、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20、TNF-α、IL-1β、ADAMTS4、ADAMTS-5、MMP-13、p65、磷酸化p65(p-p65)的表达变化.结果 退变组髓核细胞数量显著少于正常组,并有明显的聚集现象;退变组髓核细胞中A20、TNF-α、IL-1β、p6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LPS刺激胚胎小鼠髓核细胞后,LPS刺激组A20、TNF-α、IL-1β、ADAMST-4、ADAMST-5、MMP-13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高于NF-κB抑制组与对照组(P<0.05),A20、TNF-α、IL-1 β、ADAMTS-4、ADAMTS-5、MMP-13、p65、p-p65蛋白含量也较NF-κB抑制组与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核细胞炎症反应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20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抑制髓核细胞退变时炎症反应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4.
米红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10例疗效分析(摘要)刘渤1992年5月~1995年5月,我科采用米红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病人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病人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45~56岁,平均50岁。溃疡直径约0...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退变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前后,核因子kappB(NF-κB)与炎症因子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退变的人椎间盘髓核细胞,设立对照组、LPS (500 μg/mL)刺激组、NF-κB抑制剂(BAY11-7082)+LPS(500 μg/mL)刺激组.ELISA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的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内p65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1β、NF-κB结合蛋白p65以及磷酸化p-p65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TNF-α及IL-1β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髓核细胞后,p65入核增多,p-p65表达明显增加,ELISA实验结果表明LPS刺激组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结果也表明其髓核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与LPS刺激组相比,NF-κB抑制剂+LPS刺激组p65入核减少,p-p65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水平降低(P<0.05),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结果也表明其髓核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LPS能够通过激活人退变髓核细胞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性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增多,抑制NF-κB信号通路后可明显减轻炎性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37.
腹膜透析患者应用ACEI后对EPO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行腹膜透析(PD)后的患者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之后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疗效。方法选择26例PD患者分成A、B、C、D4组。分为接受EPO治疗及ACEI治疗组及不接受EPO及ACEI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EPO浓度、红细胞压积(HCT)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A、B、C3组患者试验前后血清EPO浓度、HB及HCT无明显变化(P>0.05),D组患者血清EPO浓度、HB及HCT试验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行PD后,服用ACEI对丧失大部分EPO分泌功能的患者不影响外源性EPO的疗效,但对保留有部分分泌EPO功能的患者,则可使血清EPO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38.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青紫兰兔脊髓缺血40min和再灌注4h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s)和细胞内Ca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3种可能的支架载体在以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介导细胞为基础的裸鼠成骨基因治疗模型中的不同促成骨特性.方法:4~6周龄雌性裸鼠40只,体重15~20 g,随机分为4组.3种支架载体分别为:Ⅰ型胶原纤维,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脱钙基质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分别将表达BMP-9重组腺病毒Ad-BMP-9感染后的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细胞注入埋植于皮下一侧的3种载体.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重组腺病毒Ad-GFP感染后的C2C12细胞分别注入埋置于其对侧皮下的3种载体作为对照.第4组仅在双侧皮下分别注入Ad-BMP-9或Ad-GFP感染后的C2C12细胞.4周后处死实验裸鼠,行X线检查和组织学分析.结果:X线检测显示:Ⅰ型胶原纤维组90%样本出现新骨形成,HA-TCP组、DMB组和皮下注射组的新骨形成率分别为89%、50%和44%.组织学分析显示:Ⅰ型胶原纤维组和HA-TCP组新骨质量和数量更佳;Ⅰ型胶原纤维组样本中干细胞及新骨分布较其它组更趋均匀;DBM组样本中存活干细胞数量少于其它组.结论:在以BMP-9基因转导细胞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中,使用Ⅰ型胶原纤维或HA-TCP载体较脱钙基质骨载体可更有效成骨.同时,Ⅰ型胶原纤维和HA-TCP载体可为基因治疗中使用的细胞提供更好的组织工程环境.  相似文献   
40.
我们分析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