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80篇
预防医学   160篇
药学   55篇
  5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比较开放及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行开放(ORC)及腹腔镜(LRC)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资料,其中ORC组13例,LRC组21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控尿情况及肿瘤学随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RC组较ORC组具有术中出血量少(P=0.013)、术后恢复进食时间短(P=0.001)、住院时间短(P=0.005)的特点。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725)。所有患者术后切缘均为阴性,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个数(P=0.393)以及淋巴结阳性率(P=0.562)方面无统计学差。中位随访时间28.5个月(8~47个月)。在术后1年内,LRC组与ORC组在日间控尿率(88.2%vs.84.6%,P=0.773)及夜间控尿率(70.6%vs.76.9%,P=0.697)无明显差异。在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其中盆腔复发2例,脑转移1例,肺转移1例。3例患者死亡。LRC组与ORC组在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其术后控尿功能及肿瘤学结果与开放手术疗效相当,因此应作为首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暴露评估中多检出限回归在存在多个检出限的情况下未检出值数据填补中的应用。方法介绍多检出限回归方法中次序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与于处理2004年全国淡水鱼重金属镉残留量数据,对未检出值进行填补,并将填补后的参数估计与简单替换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检出限回归填补数据后估计的2004年全国镉残留平均值(mg/kg)为0.01509,3种不同替换值(0、1/2和1倍检出限)的估计结果分别为0.014759、0.015270和0.015781。结论多检出限回归填补估计方法利用检出值的信息对未检出值进行填补,较简单替换法更为合理。通过SAS宏程序可以方便得以实现,值得在食品暴露评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输尿管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应用输尿管镜治疗结石、异物、输尿管狭窄等疾病,插管成功154例,成功率93.9%。9例检查失败改行开放手术,6例结石上移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发生输尿管黏膜撕脱6例,黏膜下假道4例,输尿管穿孔3例,均置double-J管1个月后痊愈。结论 输尿管硬镜技术对尿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济源市加碘10余年来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孕妇、02岁婴幼儿和72岁婴幼儿和710岁学龄儿童随机一次尿样,采用酸消化—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含量。结果尿碘中位数为242.2μg/L,尿碘小于100μg/L的878份,占12.0%。其中孕产妇、010岁学龄儿童随机一次尿样,采用酸消化—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含量。结果尿碘中位数为242.2μg/L,尿碘小于100μg/L的878份,占12.0%。其中孕产妇、02岁婴幼儿、学龄儿童的尿碘中位数依次为266.4μg/L、169.5μg/L、213.6μg/L。结论按世界卫生组织技术顾问拟定新的碘需要量和易感人群监测推荐标准判定,济源市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02岁婴幼儿、学龄儿童的尿碘中位数依次为266.4μg/L、169.5μg/L、213.6μg/L。结论按世界卫生组织技术顾问拟定新的碘需要量和易感人群监测推荐标准判定,济源市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02岁婴幼儿处于适宜水平,孕产妇、学龄儿童处于超适宜水平,能够满足其本身、胎儿和婴幼儿的生理需要。现行的加碘水平对这一特殊群体是适宜的[1]。  相似文献   
65.
乙型重型肝炎基因变异与免疫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讨在重型肝炎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位基因突变与机体免疫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检测HBV基因组前C区1896位是否存在变异,以单克隆抗体APAAP法比较末梢血T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用双抗体夹心ELIS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NF-γ、IL-6、IL-8)水平。结果 23例重型肝炎中,HBV基因变异株感染率为52.2%,而22例急性乙型肝炎中仅1例为变异株感染;变异株组CD8^ T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CD4^ /CD8^ 比值明显增高,CD3^ 、CD4^ T细胞的百分率未见明显变化;重型肝炎中细胞因子(TNF-α、INF-γ、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相应之细胞因子水平,而变异株组INF-γ、IL-6水平明显高于非变异株组,TNF-α和IL-8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变异株组病死率(100%)明显高于野毒株组的病死率(9%)。结论 重型肝炎中,变异株HBV感染率很高;基因变异HBV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活化,从而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肝衰竭。  相似文献   
66.
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持续牵引手法复位、伸直尺偏位前后石膏夹板固定治疗250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后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改良Green和O’Brien临床评分系统评价关节功能。采用腕关节正侧位片测量桡骨长度、桡骨倾斜角、掌倾角、桡尺骨指数及关节间隙宽度。结果:250例中,一次复位成功者209例,41例复位2次。202例腕关节无疼痛,38例偶尔有轻度疼痛,10例中度疼痛。患侧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达到健侧100%者分别为35,72例,达到75%~99%者分别为207,168例,达到健侧50%~70%者分别为8,10例。改良Green和O’Brien评分优178例,良54例,可18例。最终桡骨短缩、桡骨倾斜角、掌倾角、桡尺骨指数明显纠正,与复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既安全经济有效,又能充分减轻患者痛苦的方法,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7.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输尿管0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2年9月~2005年8月对320例输尿管结石采用德国Wolf F98输尿管硬镜和瑞士EMS气压弹道碎石机经尿道置镜碎石,碎石针直径0.8mm或1.0mm,碎石压力200~300kPa,采用单次或连续击发的方式碎石.结果 6例结石冲回肾盂,改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5例插输尿管镜、碎石失败,改开放手术.碎石时间2-1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3~15ml,平均7ml.309例碎石成功,成功率96.6%(309/320).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4.5d.24例输尿管黏膜损伤,4例形成假道,置双J管1个月后痊愈.309例随访1~10个月,平均4个月,1个月内结石全部排净,未出现输尿管狭窄、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方法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8.
细胞免疫反应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清除作用已得到充分的研究和重视,宿主对HBV的免疫应答,需要T、B细胞间的密切合作,而B细胞在宿主抗HBV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  相似文献   
69.
目的构建Au25( CaPt }18纳米簇介导近红外光触发光热一光动力治疗体系,并研究其对皮肤鳞癌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采用一锅法制备Au25( CaPt }18纳米簇,透射电镜表征Au25( CaPt }18的粒径、分散性,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法检侧Au25( CaPt }18发光性能。以紫外线诱导成瘤的SKH-1皮肤鳞癌小鼠的原代鳞癌细胞为研究对象,Cell Counting Kit-8 ( CCK-8)法检侧Au2s ( CaPt) i、对鳞癌原代细胞的毒性。将小鼠鳞癌原代细胞分为光热一光动力治疗组、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给予相应处理,24h后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侧各组处理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热成像仪监侧细胞温度变化评价光热效应,SOSGR单线态氧指示剂检侧单线态氧产出量评价光动力效应。结果 合成的Au25( CaPt }18纳米簇,粒径2 ~ 3nm,分散均匀,在近红外光区域有强吸收。Au25( CaPt }18在Au浓度范围为0~ 80}.A,g/mL时对小鼠皮肤鳞癌原代细胞无毒;各组相应处理后,光热一光动力治疗组细胞存活率为(44. 30士9. 30) %,显著低于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尸均lt;0. 0l)。光热-光动力治疗组照光后细胞温度可达(43. 43士1. 17℃,显著高于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P均lt;0. 01)。光热一光动力治疗组照光后细胞单线态氧荧光强度与空白组相比的相对值为3 . 03士0. 48,显著高于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尸均lt;0. Old。结论808 nm激光照射Au25( CaPt }18可同时产生光热和光动力效应,对皮肤鳞癌原代细胞具有安全有效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