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9 毫秒
21.
近年来,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发病的60~70%,位居第一,在死亡率“排行榜”上也是“名列前茅”,且呈年轻化趋势。随着人类对恶性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入,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的关系已日益受到重视。各种促肿瘤因子和抑瘤因子形成一个调控网络共同作用于肿瘤细胞。PTTG也叫生命安全子,最初于1997年由Pei和Melmed从鼠的脑垂体腺里提取出的具有强致癌作用的癌基因,可通过多条途径参与肿瘤的病理过程。现综述PTTG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1 PTTG基因的发现、结构和生物学特点1.1 PTTG基因的发现1997年Pei等[1]为了证明垂体肿瘤细胞中mR-NA有差异性表达,利用差异显示PCR、Northern blot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了1条与当时分离出的基因库中已知序列无同源性的,约369 bp的DNA片段,以此DNA片段作探针,从大鼠垂体肿瘤细胞系GH4的cDNA文库中分离出1条约974 bp的cDNA克隆,该cDNA被命名为PTTG。随后,从人T细胞淋巴瘤瘤细胞系Jurkat细胞、人胚胎肝细胞中克隆出大鼠PTTG的相应物...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全组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56例;保脾治疗99例。结果保脾组中10例非手术治疗;89例行保脾手术,其中单纯缝合修补6例;医用生物蛋白胶粘合止血6例;3例行单纯修补+医用生物蛋白胶粘合;行脾部分切除术44例,其中5例同时行脾动脉结扎。30例脾切除行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术。全组病例中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病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病人选择最恰当的手术方式,方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非静脉转流下猪原位肝移植术监测指标的变化。方法12对健康猪在全麻下,手术中不应用静脉转流,行原位肝脏移植。颈动脉、静脉穿刺。在不同时间段术中分别检测受体猪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K^+、Na^+、Ca^2+的变化。结果受体猪无肝期和新肝期HR明显加快,MAP、CVP无肝期下降明显,动脉血pH值下降,碱剩余(BE)负值加大(P〈0.05)。新肝期随肝循环的开放,酸中毒进一步加重。血钾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转流下猪肝脏移植术随手术过程的进展,HR加快、MAP、CVP下降,pH值下降、血钾升高、酸中毒加重。应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的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胃上部及胃体部胃癌行幽门保留型胃切除术、空肠间置消化道重建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无手术死亡率和早期术后并发症。术后3~6个月复查,患者每顿进食200~300g(糖类),每日进食3~4次。平均体重丢失是术前的14.5%,均能参加轻体力劳动。经上消化道钡餐透视X线撮片、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发现,无吻合口狭窄,无钡剂滞留,无反流性食管炎。结论保留幽门的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式在胃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及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48例人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48例人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TTG的表达情况.分析Survivin和PTTG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0.4%(29/48)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22.9%(11/48),χ2=13.886,P<0.05.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TTG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4.2%(26/48)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2.5%(6/48),z=-3.890,P<0.05.PTTG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研究显示,Survivin与PTTG呈正相关(rs=0.555,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PTTG的表达均上调,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激活机制, 构成肿瘤细胞凋亡的多种途径.两者的检测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6.
乌雷合剂治疗包虫病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年1月—2001年1月,我们采用纯中药验方乌雷合剂治疗多脏器包虫病12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手法一层吻合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吻合技巧。方法1990年6月至2004年6月,187例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采用端端一层手法吻合的方法,全部线结均打在腔外。结果187例无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食管空肠手法一层吻合具有组织层次对合好,简便省时的优点,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漏和狭窄,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效果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09月于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0例和开腹手术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早期并发症。结果从术中出血量、低位直肠癌保肛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导尿、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直肠癌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在低位直肠保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9.
食管空肠端端一层吻合在经腹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一层吻合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技巧。方法1900年6月至2004年6月,168例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采用一层端端手法吻合的方法。结果全组应用168例无吻合口漏发生。结论食管空肠一层吻具有组织层次对合良好,简便省时,有效地预防吻合口漏和狭窄,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0.
新疆沙湾县牧区788名哈族儿童学生蛲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蛲虫病在新疆牧区哈萨克族儿童、学生中的流行情况,788名儿童的平均感染率为68.9%,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