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探讨盐霉素联合吉非替尼诱导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T的方法检测盐霉素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盐霉素对A549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比色法检测caspase-3、-8和-9活性;Western bloting 分析细胞色素C、Bcl-2、p-EGFR、p-Akt和p-ERK蛋白水平。结果:盐霉素与吉非替尼单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而盐霉素与吉非替尼联合作用,能更显著地抑制细胞增殖,且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5)。盐霉素单独作用A54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细胞内活性氧和Ca2+在短期内显著升高,胞浆细胞色素C含量以及caspase-3、-8和-9活性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吉非替尼单用则主要表现为对p-EGFR、p-Akt和p-ERK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而对胞浆细胞色素C含量以及caspase-3、-8和-9活性影响较少。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联合用药组的Bcl- 2、p-EGFR、p-Akt和p-ERK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但是对EGFR、Akt和ERK总蛋白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盐霉素与吉非替尼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可能通过Bcl-2途径及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提高A549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2.
刘成成  黄慧瑶  石菊芳 《中国肿瘤》2017,26(11):859-867
摘 要:[目的] 了解我国结直肠癌经济负担研究状况。[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摘录汇总1996~2015年结直肠癌经济负担研究相关文献的基本信息、方法与结果,费用数据均贴现至2013年值。[结果] 纳入文献24篇(近5年13篇),人群研究仅1篇,其中23篇个体研究指标多为单一直接医疗费用。例均、次均和日均直接医疗费用中位数(范围)分别是27 962(9428~83 320)元、21 959(15 263~51 971)元和882(527~1310)元,年均增长率分别是6.9%、3.7%和7.8%。例均费用中,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降低,直肠癌高于结肠癌。[结论] 我国结直肠癌经济负担研究数量增长较快但人群层面数据匮乏;直接医疗费用呈缓慢增长,其中例均直接医疗费用存在大幅低估,且费用可能存在地区和癌变部位差异。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交互式群组管理对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6例.干预组接受为期12周的交互式群组管理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基础版、日常生活能力量袁、阿尔茨海默病生命质量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认知功能、生命质量得分高于干预前水平和对照组同期水平(均P<0.01),干预后,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低于干预前水平(P<0.05),但与对照组同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互式群组管理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和线下群组活动交融,是一种有效的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管理模式,可改善其认知功能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4.
刘成成  陈利群 《全科护理》2021,19(23):3197-3201
介绍癌症相关性睡眠障碍患病率、发生机制及对病人和家属的影响,阐述癌症相关性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的研究现状,总结各种疗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旨在为临床上改善癌症病人睡眠障碍提供参考,为今后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5.
<正>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化疗、肠外营养、长期间歇式输液及5d以上的连续输液[1]。但是,PICC置管后导管在血管内留置过久、长时间机械刺激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1,25-(OH)2D3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微环境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60只雄性7周龄健康BALB/c小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20只。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给予6.0 Gy 60Co γ射线照射,照射+给药组于照射前48 h开始给予1,25-(OH)2D3 2.5 μg/kg(用DMSO稀释)灌胃至辐射后第8天,单纯照射组给予相同剂量DMSO对照。干预后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外周血象,并取股骨制作骨髓切片观察骨髓病理改变,测定脂肪细胞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照射后第8天不同组间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 接受照射后小鼠均出现体重减轻,外周血白细胞降低,骨髓脂肪化等骨髓造血抑制改变。与单纯照射组比较,1,25-(OH)2D3能改善小鼠一般情况,减轻体重下降(t照射后3 d、6 d=-2.23、-2.34,P<0.05);另外,照射后第4天和第8天,照射+给药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单纯照射组(t=-4.99、-4.46,P<0.05);脂肪空泡面积减少(t=-3.75、-2.10,P<0.0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1,25-(OH)2D3通过抑制PPARγ表达,减少骨髓脂肪化的形成。结论 1,25-(OH)2D3可抑制辐射后骨髓脂肪化,保护辐射后小鼠骨髓微环境。  相似文献   
27.
背景:造血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功能不断衰退。 目的:观察小鼠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造血系统自然衰老的延缓作用。 方法:取孕13.5 d Balb/c小鼠胎盘,制备胎盘间充质干细胞。6月龄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均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尾静脉输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每月1次,共6次;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第3个月进行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成纤维细胞集落培养、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和外源性脾集落形成单位计数检测;第6个月时增加骨髓切片观察、骨髓细胞重建造血能力测定。 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组小鼠一般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第3个月,细胞移植组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巨噬系祖细胞、巨核系祖细胞多于对照组,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别;干预第6个月,除外周血象仍无差别外,其他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期内两组的上述指标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细胞移植组下降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组织学观察发现,细胞移植组骨髓造血组织较对照组丰富,而对照组骨髓脂肪化显著增加;实验还发现细胞移植组骨髓细胞的造血重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小鼠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延缓小鼠造血系统的衰退。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制备蟑螂主要过敏原Bla g7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 用含编码Bla g7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Origami/pGS21a,诱导表达并纯化出Bla g7蛋白,以该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Bla g7 mAb;通过ELISA、Western blot技术鉴定mAb的特异性.结果 获得...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 NAC-1 (nucleus accumbens-1)基因特异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联合紫杉醇诱导人卵巢癌HO8910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测定不同浓度 NAC-1 基因特异的siRNA与紫杉醇单用或者合用对HO891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设立阴性siRNA对照和空白对照。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检测NAC-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NAC-1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下游信号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 单用 NAC-1 基因特异的siRNA作用48 h能抑制HO8910细胞NA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下调71.2%和80.5%,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p-Akt和p-ERK蛋白水平分别下降43.7%和49.8%;作用72 h细胞增殖被抑制45.6%,与转染阴性siRNA 及未转染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NAC-1 siRNA(0.5 μmol/L)与紫杉醇(2 μmol/L)联合作用于卵巢癌HO8910细胞72 h细胞凋亡率为(30.93±4.57)%,显著高于单用紫杉醇时的细胞凋亡率[(23.85±3.65)%],P<0.05。结论: 靶向抑制 NAC-1 基因表达能显著抑制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增强其对紫杉醇的敏感性,这与部分抑制EGFR下游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胎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探讨其改善肌无力患者或者中老年体弱者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取孕13.5 d的BALB/c胎鼠,分离纯化得到胎鼠MSCs。6月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单纯运动组和MSCs+运动组。MSCs+运动组尾静脉输注第5代MSCs, 其余2组输注同体积生理盐水。24 h后进行负重游泳试验,测定血尿素氮(BUN)、血乳酸、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及肝、肌肉、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结果:(1)原代细胞呈梭形、多角形,散在、集落式分布;第5代细胞均匀平行排列或者漩涡状排列,表达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能向成骨细胞或脂肪细胞分化,具备MSCs基本特点。(2)MSCs缓解体力疲劳作用:MSCs+运动组与单纯运动组比较,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BUN和血乳酸水平降低,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备增加,肝脏和肌肉组织SOD活性升高,MDA水平降低,以上差异均显著(P<0.05)。(3)心功能增强:MSCs+运动组与单纯运动组比较,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左室舒张期容积均增加。结论:胎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缓解小鼠体力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