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以 IMDM 为基础,补充戴氏无血清培养基血清代用品、表皮生长因子(EGF)、牛垂体提取物(BPE)、乙醇胺(Etha),组成 CSFM 无血清培养系统培养人表皮细胞。动态观察人表皮细胞在该培养体系中的生长增殖过程和特点,用~3H-TdR 掺入法测定人表皮细胞代谢活性,同时观察过氧化氢酶对表皮细胞 DNA 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人表皮细胞生长良好,增殖稳定,其生长增殖过程和特点与有血清培养方法相近似。透射电镜观察证实有张力原纤维和桥粒结构。过氧化氢酶对表皮细胞的 DNA 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呈剂量效应关系。认为本培养体系适用于对表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精细研究,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2.
三度烧伤创面削痂植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削痴植皮术在三度烧伤创面早期祛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997-2004年肢体三度烧伤患者157例作为A组,1991~1996年肢体三度烧伤患者80例作为B组,排外电烧伤、热挤压伤等深三度烧伤。A组行削痂植皮术,B组行切痂植皮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问、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后肢体外形、对称性和功能的恢复。结果A组创面愈合后肢体外观、对称性和功能较好,自身对照上下肢分别缩小5.7%和5.8%,差异无显著性;B组创面愈合后肢体明显缩小、左右明显不对称、功能较差,上下肢分别缩小21.6%和25.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三度烧伤创面采用削痂植皮术治疗能更好地维护肢体的美观、保护肢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3.
粉防己碱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观察粉防己碱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粉防己碱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与浓度、时间呈正相关。据此结果,作者认为粉防己碱在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4.
可调式药物绷带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调式药物绷带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同体对照 ,观察可调式药物绷带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结果 :5 1例增生性瘢痕患者 ,可调式药物绷带治疗组显效率 2 7.5 % ,总有效率 92 .2 % ,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可调式药物绷带治疗增生性瘢痕 ,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可作为防治增生性瘢痕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皮肤创面组织微小RNA(miRNAs)差异表达谱及其意义.方法 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 ~ 250 g,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4周后,取糖尿病成模大鼠及正常大鼠各6只,于背部制备全层皮肤切除创面;造模后3d,手术切取上述创面组织;用Trizol抽提总RNA并质检,纯化后进行荧光标记、芯片杂交,然后扫描得到杂交图片;利用软件提取数据并行差异分析;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 筛选出在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组织中上调的miRNAs有18个,下调65个.其中显著上调的miRNAs有mo-miR-496-5p、mo-miR-105、rno-miR-122-5p等;显著下调的miRNAs有rno-miR-196a-5p、mo-miR-134-5p、rno-miR-31-3p等.Real-time PCR的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明显的miR-31、miR-222、miR-449a等miRNAs分别参与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Wnt、Notch等与创面修复相关的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结论 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皮肤创面组织中存在明显的miRNAs差异性表达,可能与糖尿病创面难愈合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6.
学术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非造血多能干细胞,是细胞工程及基因治疗理想的靶细胞。 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7—01/2007—07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bone marrow,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mesenchymal stemcells.bone marrow,tissue engineer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01/2007-03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313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87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 文献评价:从检索到的313篇文献中选择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2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26篇文献中,12篇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4篇涉及在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资料综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软骨膜、骨膜、骨骼肌、骨小梁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向多种细胞系分化,具有向损伤局部集中的趋化性及“局部专一诱导性分化”、免疫调节、支持造血等生物学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和软骨、心脏、皮肤、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修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结论:随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认识的深入,其在组织修复领域将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7.
128.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对转化生长因子 β促瘢痕胶原基质收缩效应的作用。 方法 :将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基质和转化生长因子 β共同构成体外瘢痕实验模型 ,观察粉防己碱对其收缩指数的影响。结果 :粉防己碱对转化生长因子β促瘢痕胶原基质收缩具有阻断作用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这一效应可能是粉防己碱抗瘢痕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