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我院自1998年8月—2000年8月,应用中药配合凯时注射液治疗ASO 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头孢唑啉钠与氨茶碱、三氮唑核苷在5 % 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变化,供临床应用参考。方法:配伍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 H P L C色谱法进行。结果:头孢唑啉钠与氨茶碱配伍溶液色泽加深,含量略有下降,其余各组色泽未变,含量略有下降。结论:头孢唑啉钠与氨茶碱不能联合应用;头孢唑啉钠与三氨唑核苷可联合应用,但最好在6h 用完。  相似文献   
2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3-01~2007—10共收治食管破裂穿孔26例,本组26例,男23例,女3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5.4岁。来院就诊时间:小于8h者3例,8h~12h者5例,12h~24h者15例,2d、5d、35d各1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应用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4年来采用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20例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20例经手术内固定治疗后,胸廓塌陷畸形得到满意矫正,呼吸困难、胸部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固定安全可靠、组织相容性好,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是一种治疗连枷胸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郭建峰  刘延风 《河北医学》2013,19(9):1343-1345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与外科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接受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对照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食管功能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疗效与手术的疗效相当,但并发症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费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6.
刘延风  陈平 《中原医刊》2003,30(23):19-20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选择40例ASO患者,采用国内外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案及我们拟定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按照同一方法观察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治疗结果,动态观察血粘度、血脂、纤维蛋白原变化。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ⅢA-N 2 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原发瘤体、N 2 淋巴结及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状况是否存在差异性,从基因层面为目前所提倡的“个体化医疗”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方法:用突变富集—液相芯片法检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及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49例病理分期为ⅢA-N 2 期的NSCLC 原发瘤体、N 2 淋巴结及外周血中EGFR 基因19号及21号外显子突变状况,并对检测结果整理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有18例(36.7%)从原发瘤体中检测出EGFR 基因突变,11例(22.4%)从N 2淋巴结中检测出EGFR 基因突变,而从外周血中仅有2 例(4.1%)检测出EGFR 基因突变;其中9 例仅有原发瘤体中EGFR 基因突变,2 例仅有N 2 淋巴结中EGFR 基因突变;而外周血中检测出EGFR 基因突变的2 例,同时也在原发瘤体及N 2 淋巴结中检测出EGFR 基因突变。结论:在NSCLC 原发瘤体及转移淋巴结中EGFR 基因突变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ⅢA-N 2 期NSCLC 患者外周血中,EGFR 基因突变检出率较低。以上结果提示肿瘤在转移过程中从分子水平上可能已经发生改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今后EGFR-TKIs 治疗NSCLC 乃至于其他针对基因靶点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28.
29.
本研究探索和优化非整合质粒的方法,将人脐带血来源的CD34+(CB CD34+)细胞进行重编程,建立无病毒的iPS技术体系。利用细胞核转染仪将质粒pEB-C5和pEB-Tg转入短暂培养后的CB CD34+细胞中,使其进行重编程形成iPSC,14 d后观察到2×106CB CD34+细胞中约有200个类似ES细胞特征的克隆出现,并对产生的iPSC进行体内外多能性鉴定及细胞核型检测。结果表明,重编程后的CB CD34+细胞的多能性基因表达与ESC类似,细胞核型正常,外源基因无插入,且具有体内分化成三胚层的全能性。结论:利用非整合型质粒的方法重编程CB CD34+细胞形成iPSC,该方法无外源基因插入、重复性好、操作简单、且效率较高,为建立相对安全的iPSC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为深入探索iPSC应用于临床药物的筛选、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等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点。方法将2007-12~2012-3 62例创伤性血气胸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即VAMT组)、传统标准后外侧切口(即开胸组)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止痛剂用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较佳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