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加替沙星不良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23岁,因早孕于2009年1月26日晚入我院行无痛人流术治疗。术后给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利欧,0.2g/100ml,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80903)200ml静脉滴注,要求每100ml静滴时间〉60min。患者静滴约30min后,面部即出现皮疹,并波及躯干、四肢伴瘙痒。立即停药,静注地塞米松10mg、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和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生素C4.0g,1d后患者全身皮疹明显消退,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Seminar教学法对呼吸内科的本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至2018年两届临床和药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74人)和对照组(71人),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授法,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对带教老师的评分中,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Reminar教学法有效可行,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3.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诱导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研究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SAHA诱导HSCs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pti Prep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原代HSCs;通过实时细胞分析技术检测SAHA对HSCs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SAHA处理HSCs后的形态变化;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检测GRP78蛋白与HDAC6蛋白是否形成复合物。结果:成功分离的HSCs连续培养14 d,HSCs逐渐由静止状态变为激活状态。SAHA可显著抑制HSCs增殖,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SAHA对HSCs的促凋亡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P0.05)。SAHA处理HSCs后,α-SMA、Ⅰ型胶原、HDAC6和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GRP78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激活型的HSCs相比,SAHA处理后的HSCs中免疫共沉淀下的蛋白复合物中GRP78与总的乙酰化赖氨酸蛋白显著增多,而HDAC6蛋白显著降低,同时证明GRP78与HDAC6形成复合物。结论:SAHA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是,SAHA下调HDAC6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乙酰化GRP78蛋白表达水平,诱导HSCs内质网应激,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综述“互联网+”麻醉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方式、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完善“互联网+”麻醉护理健康教育平台、探索有效的麻醉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建立基于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回归的活动性肺结核(ATB)早期诊断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03例ATB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75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基于R软件使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ATB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校准曲线进行内部验证,并使用临床决策曲线进行临床效用分析。结果 LASSO回归共筛选出19个潜在的危险因子,分别为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AP)、免疫球蛋白G(IgG)、CD4+淋巴细胞绝对数(CD4+)、CD4+淋巴细胞与CD8+淋巴细胞的比值(CD4+/CD8+)、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IL-17、淋巴细胞百分数(LYM%)、单核细胞百分数(MON%)、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EOS%)、红细胞平均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促进爱滋病科关于药学服务的开展.方法:通过药物咨询、合理用药和职业风险的防范三个方面介绍在爱滋病科开展药学服务的体会.结果:患者增强了治疗信心,医生提高了医疗水平,药师的工作模式顺利转型.结论:药师要实现顺利转型,工作重点应由物转向人,从单纯的药物调剂进而到运用心理学、医学及药学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引导和药物指导,形成药师、医生和患者三方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4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的分子病理学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学整合诊断为4级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的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及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检测肿瘤分子病理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细胞特征性的蛋白表达。结果 73例4级IDH突变型星形细胞肿瘤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38岁;男性占56.2%(41/73);75.3%(55/73)肿瘤位于额叶。形态学结果显示,13.7%(10/73)的肿瘤在镜下未见微血管增生和坏死,表现为2级或3级星形细胞瘤的形态,其他86.3%(63/73)的肿瘤可见微血管增生和坏死,符合4级星形细胞瘤的特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73例肿瘤IDH1 R132H染色均为弥漫阳性,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8.1%(59/67),α-地中海贫血/精神发育迟滞综合征X染色体相关基因(ATRX)表达缺失率为83.6%(56/67)。分子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为IDH1 R132H突变,76.7%(...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脊髓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脊髓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世界卫生组织(WHO)3、4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期及生存率;log-rank检验分析年龄、性别、病程, 肿瘤的部位、累及椎体节段长度、切除程度、WHO分级、H3K27M突变及术后辅助放化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将上述部分指标(P<0.10)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 9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5岁(7~63岁), 其中18~45岁者占58.3%(56例);中位病程为5.5个月(1~60个月), 其中病程≤6个月者占67.7%(65例)。肿瘤好发于脊髓的颈膨大(34.4%, 33例)和圆锥(30.2%, 29例)。肿瘤累及椎体节段的中位数为3个(1~9个)。51.3%(51例)的患者肿瘤切除程度≥50%。WHO分级4者占81.3%(78例), H3K27M基因突变者占75.0%(7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0.5个月(2.7~133.0个...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益补方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耐药肺结核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益补方治疗,观察2组在不同时间痰菌转阴情况、血糖情况,治疗6个月后的中医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以及细胞免疫指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中医疗效为87.5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6、9、12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77.50%、82.50%和87.50%,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3、6个月后,观察组FBG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Th1、Th2、Th17和Treg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补方可以显著提高耐多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化疗药物作用,具有减毒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为了挖掘影响山西道地药材潞党参道地性形成的转录因子,该研究基于山西潞党参与甘肃白条党转录组数据筛选潞党参特异性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为通过分子辅助育种进行潞党参优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根据不同产地潞党参与白条党转录组数据,对差异转录因子进行GO功能注释、鉴定、保守基序分析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自转录组数据库中共筛选出61个差异基因,分属最多的AP2/ERF-ERF家族的保守基序为[2X]-[LG]-[3X]-T-[3X]-[AARAYDRAA]-[3X]-[RG]-[2X]-A-[2X]-[NFP]。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中43个在潞党参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白条党,包括AP2/ERF-ERF家族11个、NAC家族5个、bHLH家族1个、RWP-RK家族2个,而有18个转录因子基因在白条党中上调表达。转录结合活性、代谢进程、应激反应相关的GO terms分别为103、26、23个。不同器官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转录因子基因CpNAC92、CpNAC100、CpbHLH128、CpRAP2-7不仅在潞党参中上调表达,在根系中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器官。环境胁迫条件下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除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