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FBC预处理1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FBC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可行性.[方法]以FBC预处理对1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FBC预处理方案组成:磷酸氟达拉滨30mg/(m2·d),静滴,-5d~-1d;白消安0.6mg/(kg·d),口服,q6h,-7d~-4d;环磷酰胺30 mg/(kg·d),静滴,-3d~-2d.[结果]14例患者移植后均安全通过骨髓抑制期,顺利重建造血功能,白细胞升至1×109/L为 11d( 9d~ 15d),血小板上升至20×109/L为 12d( 9d~ 21d).8例(57.1%)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5例(35.7%)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至今仍存活11例(78.6%),3例(21.4%)死亡.[结论]用FBC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2.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根治恶性血液病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但传统预处理方案所用的致死性放、化疗剂量对患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有进一步损伤,致使移植相关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1].为降低预处理的毒性,我们对1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FBC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造血系统淋巴类肿瘤化疗疗效的关系,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63例造血系统淋巴类肿瘤白细胞GR,其中淋巴瘤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多发性骨髓瘤18例。结果显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R水平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P<0.05),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GR水平与化疗疗效无相关性(P>0.05)。结果提示,测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R水平可预测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54.
原发耐药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是临床治疗难点,其死亡率几乎为100%,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小剂量全身照射联合小剂量化疗对小鼠白血病模型疗效的基础上,采用该方法治疗原发耐药难治性AL患者1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血液病临床研究(附117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难治性血液病的效果。方法117例患者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6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23例,急性白血病(AL)35例,多发性骨髓瘤(MM)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例,恶性淋巴瘤48例。接受自体骨髓/外周血HSCT58例,同基因骨髓/外周血HSCT2例,异基因骨髓/外周血HSCT53例,脐带血HSCT4例。结果随访(62±57)个月,至今仍存活84例(71.8%),死亡33例(28.2%);死因为未成功植入2例(1.7%),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HVG)1例(0.9%),感染6例(5.1%),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例(1.7%),复发22例(18.8%)。结论HSCT能治愈常规方法难以治疗的血液病;AL、MM、MDS及有骨髓浸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自体HSCT的复发率较异体HSCT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6.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首先由Miya-Chi等在1978年发现并初步描述。PCNA是分子量为36kd的酸性蛋白质,等电点为pH4.8,56℃30′即被灭活,其抗原性可被胰蛋白酶破坏,但对核糖核酸酶及脱氧核糖核酸酶不敏感;可溶于生理盐水。PCNA不同于SS-B、SM,RNP、RAN及Scl-1抗原,为一种新的核抗原。它主要分布在增殖细胞及受有丝分裂原刺激转化的淋巴细胞,前者包括组织培养细胞(如Wil-2,Hep-2,田鼠肾细胞,Ehrlich鼠腹水瘤细胞)、脾及淋巴结的生发中心、胸腺皮质区、肠上皮细胞、睾丸精原细胞以及白血病原始细胞。实体瘤中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也含PCNA。肝肾实质细胞中不存在PCNA。研究表明,PCNA实质上是DNA多聚酶△的辅助蛋白,起调节DNA  相似文献   
57.
T淋巴细胞在移植物抗白血病(GVL)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中占有中心地位,但也能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后者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转染T淋巴细胞,GVHD发生后给予前体药物丙氧鸟苷(GCV)诱导T淋巴细胞死亡,从而治疗和控制GVHD,国外已进行Ⅰ~Ⅱ期临床试验.本文就近年来HSV-TK基因治疗GVHD的动物实验、l临床试验疗效及副作用作一综述.作者单位: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病科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SAA患者6例,采用环磷酰胺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预处理方案;移植方式为HLA不全相合UCBT;应用环孢素A和骁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随访时间为60~1358d。结果移植后l2~38d造血重建。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显示移植后l7~150d基因型表现为完全性患者型,未发生GVHD。血常规、骨髓象检查正常。结论非血缘HLA配型不合的脐血用于治疗SAA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检测行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CT)前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T细胞亚群和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分析二者异常与疗效的相关性,评价NSCT在重型S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重型SAA患者(SAA组)及16例正常者(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IFN-γ及IL-2。结果SAA组76.6%T细胞亚群异常,IFN-γIL-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T细胞亚群异常及IL-2、IFN-γ升高者比无T细胞亚群异常及IL-2、IFN-γ正常或低下者的临床有效率高;部分患者治疗1a后T细胞亚群及血浆细胞因子恢复正常。结论异常升高及活化的免疫效应细胞对骨髓造血细胞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能是导致SAA的重要机制;NSCT能影响SAA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SAA-2)患者疗效。方法采用亲缘和非亲缘allo-HSCT治疗SAA-2患者30例。预处理方案为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3mg·kg^-1·d^-1,连用5d)+氟达拉滨(35mg/m^2,连用5d)+环磷酰胺(50mg·kg^-1·d^-1,连用4d),用或不用全身放射治疗(2Gy)。结果输注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5.59(3.91~8.87)×10^9/kg,CD34+细胞中位数为6.60(1.05~11.51)×10^6/kg。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13(11~19)d和16(14~34)d。远期移植失败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和2年存活率分别是20.0%、26.7%、46.7%和66.7%。结论 Allo-HSCT是治疗SAA-2的有效方法,建议临床确诊SAA-2后尽早施行allo-HS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