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及视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简称糖网病)早期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及视细胞(视感受器)的病变发展规律。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1个月(DM1)组、3个月(DM3)组和6个月(DM6)组。按55mg/kg体重一次性向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取大鼠视网膜制备成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病程1个月时,周细胞和内皮细胞核异染色质聚集靠边,视杆细胞膜盘模糊不清,膜盘间隙略有扩大。病程3个月时,周细胞和内皮细胞异染色质聚集严重,毛细血管扩张,基底膜增厚,膜盘间隙明显扩大,并发生局灶性断裂、溶解。视杆细胞膜固缩、异染色质浓集。视杆内节线粒体肿胀、甚至发生空泡变性。病程6个月时,以上改变更加严重,但毛细血管由扩张转为狭窄、变形、甚至闭塞。结论:糖网病早期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出现病变的同时,亦出现视感受器超微结构的改变。该两种变化随病程的进展而呈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比较检测EB病毒(EBV)的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探针PCR技术对27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不同样本进行EBV的检测.结果 270例患儿中EBV-DNA、VCA-IgG、VCA-IgM阳性率分别为34.8%、87.8%、0.4%.结论两种方法各有特点,荧光探针PCR检测EBV-DNA方法样本易取,时间短,准确性、敏感度均好,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93.
宋冰  刘学政 《山东医药》2011,51(38):32-33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2型糖尿病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血糖均均≥13.9 mmol/L的SPF级KKAy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灌服无菌水)、低、中、高剂量大黄素治疗组[分别予12.5、25、50 mg/(kg.d)大黄素灌胃]和吡格列酮治疗组[予1.95 mg/(kg.d)灌胃],连续给药8周。8周后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用RT-PCR法测定小鼠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PI3-K及GluT4的mRN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大黄素治疗组和吡格列酮治疗组小鼠的FPG、FINS、ISI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大黄素治疗组组FINS、ISI均高于吡格列酮治疗组(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大黄素治疗组及吡格列酮治疗组小鼠PI3-K、GluT4的mRNA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大黄素具有良好的降血糖、降低胰岛素水平和提高胰岛素敏感度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I3-K、GluT4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94.
95.
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是当前医学院校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与发展趋势,介绍了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辽宁医学院的实践,提出了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6.
宋冰  刘学政 《山东医药》2012,52(30):29-30
目的观察Exenatide对KKAy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KKAy小鼠16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Exenatide治疗组(EX组),并选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EX组予Exenatide 2μg/kg腹腔注射,2次/d,DM组与NC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共8周。8周后测定三组小鼠血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采用RT-PCR法测定三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及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小鼠血清FPG、TG、TC明显升高,ISI明显降低,肝脏组织中PPAR-γ、Glu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均<0.05);与DM组比较,EX组小鼠血清FPG、TG、TC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肝脏组织中PPAR-γ、Glu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Ex-enatide可降低KKAy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可能通过上调小鼠肝脏组织中PPAR-γ、GluT-2 mRNA的表达,改善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7.
小脑内部微血管构筑的光镜及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甲醛碳素墨水灌注组织切片法及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法研究小脑皮质,髓质的微血管构筑。小脑皮质及髓质动脉来源于小脑动脉皮质支及中央支,多以梳齿式及轮辐式穿入小脑实质,可分为皮质浅,中,深动脉,皮质髓动脉及髓质动脉,皮质浅动脉短而纤细,在分子层内构成毛细血管网,皮质中动脉多以叉状分支进入蒲氏层,并与此层平行延伸,其返支与降支分别与皮质浅,深动脉分支吻合,皮质深动穿过分层子层及蒲氏层分布于颗粒层,皮质髓  相似文献   
98.
胃癌Hsp70-肽复合物致敏树突状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Hsp70-肽复合物致敏树突状细胞(DC)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GM-CSF,IL-4刺激,培养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产生大量DC,用离子交换层析法从临床胃癌组织中提取Hsp70肽复合物,并行westernbolt鉴定,Hsp70-肽复合物修饰DC,通过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对修饰DC上清液进行检测,用DC激活混合T淋巴细胞,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用未被Hsp70-肽复合物修饰DC作对照。结果Hsp70-肽复合物DC分泌IL-12、TNF-α、IL-1β含量分别为(305.02±20.70)pg/ml、(480.61±32.52)pg/ml和(519.60±39.12)pg/ml,而未被Hsp70修饰DC分泌IL-12、TNF-α、IL-1β的含量分别为(3.81±0.84)pg/ml、(3.50±0.21)pg/ml、(50.11±2.86)pg/m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sp70修饰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后对胃癌细胞的杀伤率为(93.54±8.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0.38)%(P<0.01)。结论胃癌Hsp70-肽复合物致敏DC并激活T淋巴细胞后对胃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9.
搞好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搞好继续医学教育是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认为,搞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分级管理;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各科项目平衡;加强考核,落实计划,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提倡走出去,请进来。进一步宣传、完成、落实,使其步人规范化管理轨道。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